两岸|Observe

在陆台青“六原则”既是“护身符”更是“倍增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郑博宇1

“新时代台湾青年六原则”。正如该倡议发起人郑博宇

日前,选择到大陆创业发展的台青提出了“靠自己、接地气、不投机、重发展、促融合、赢未来”的“新时代台湾青年六原则”。正如该倡议发起人郑博宇所言,为准备赴陆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指明了方向。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六项原则

“新时代台湾青年六原则”

他们认为,登陆发展的台青要靠自己,而不是只拿补助,更不能拿着台胞证当挡箭牌,一味的提出超出常理和法理的条件。更多的要脚踏实地的真正融入大陆,努力加实干打拼自己的天地。这既是台青的工作经验分享,也是台青登陆心路历程的真言。

 

的确,面对大陆无限商机和发展空间,台青登陆的潮流和趋势势不可挡。台青自发的提出登陆“六原则”,为他们更好的融入大陆,更深的感悟大陆,更快的扎根大陆,提供了经验和心得。可以说,台青提出的“六原则” 既是他们扬帆远航的“护身符”,更是圆梦飞翔的“倍增器”。

 

靠自己,扎根大陆打拼创业。随着大陆对台胞释放更多、更好、更实的便利举措,出台更顺心、更安心、更放心的同等待遇,提供更给力、更宽广、更多元的发展商机,让每一位选择到大陆创业、学习、工作的台青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大陆的真实善意和浓浓亲情。和台湾相比,台青深感大陆的打拼机遇和创业岗位更适合他们。不管是薪酬待遇,还是提升空间,诸多事实表明“大陆要比台湾好”。可是,一味的利用大陆的善意,而放弃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再好的机遇也将失去,再多的平台也将失色。所以,台青认为扎根大陆,靠自己不当“小确幸”, 从心得到行动,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大陆打拼属于自己的天地。

 

接地气,认同大陆找准定位。在络绎不绝登陆的台青中,心中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顾虑和疑惑,心中的问号应该是有很多。但是,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或者亲人,冲破阻力,突围登陆。对大陆充满好奇心的“诱惑”中,做出了到大陆闯一闯、看一看的选择。来到大陆之后,发现今天的大陆,应经不是台湾当局精心包装和误导下的情形,尤其是生机勃勃的创业氛围和商机,让他们一眼就“爱得没商量”。随着大陆各地加快推动共同待遇和发展机遇的加速度中,台青发现适合自己的平台很多,创业的商机很多。专业不同,特长不同,需要不同的岗位和平台。台青在各地的精心帮助和引导下,探寻属于自己的舞台。这个过程,既是台青认同大陆善意和亲情的过程,更是找准定位和角色的过程。而“六原则”让他们少了弯路,多了保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郑博宇和年轻人在一起

郑博宇和年轻人在一起

不投机,感悟大陆做好功课。在大陆秉持两岸一家亲,一家人理念的深化推动落实下,通过绿色通道、特办窗口等手段,在服务保障、答疑解惑中,台青扎根大陆打拼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不断增强。在这其中,也有一些人披着“友善之皮”,做着“分裂之事”。这也是台青提出“六原则”的出发点。这些投机者,一时的得势得利,终究会身败名裂,现出原形。感悟大陆,不是口头上的纸上谈兵,而是行动上的脚踏实地。唯有从内心真实感悟大陆,在感悟中发现商机,享受亲情,才能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重发展,立足大陆实现理想。诚然,台湾是“亚洲四小龙”。这种念念不忘的优越感,也让一些台青认为“大陆吃不起茶叶蛋”。可是,今天的大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登陆发展创业的台青,在现实的体验中,让他们感觉到搭乘大陆顺风车不能再等再靠了,否则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即便台湾当局抛出各种阻挡、严审、严惩的招法,依然没有阻挡住他们挡路的脚步。因为大陆的商机和空间,让登陆的台青实现价值有保障、创业打拼最大化,一味的意识形态和口水抹黑,都是延误台青登陆发展的绊脚石。台青在立足大陆中,不再充当台湾当局肆意妄为的买单者,而是担当起两岸和平发展的促进者。

 

促融合,拥抱大陆敢于担当。岛内多家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台青将大陆作为工作和创业的首选目的地,认为大陆是他们打拼圆梦的港湾和实现理想的沃土。现实中,一波高过一波的“登陆潮”,一浪高过一浪的“离岛潮”,他们更是用脚步和行动诠释了“选择大陆打拼,成就希望未来”。台青们认为,两岸融合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唯有两岸联手才能挣世界的钱,台湾也唯有站在大陆的肩膀上才能实现腾飞,台湾立足大陆才能走向世界。登陆的台青,成为这一潮流和趋势的佼佼者和受益者。他们在拥抱大陆中,拥有了成就未来的信心,有了圆梦飞翔的动力。任何的“去中国化”和“绿色恐怖”都没有吓阻他们的脚步,反而在这种阻挡和恐吓中,越发的坚强和自信。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两岸青年

两岸青年集聚北京创业公社

赢未来,依附大陆圆梦远航。越来越多的台青,从误解到拥抱,从误判到深爱,从犹豫到坚持,从观望到坚守,自觉自发形成的磅礴之力和串联起的认同之心,汇聚成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和潮流。即便台湾当局处心积虑的搞“去中国化”,执迷不悟的推“绿色恐怖”,但终究没有阻挡住台青登陆的脚步。因为,他们懂得在台湾这些人只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和意识形态的利用品,而不会关心他们的未来,关乎他们的现状。登陆后,台青们发现,大陆的广阔天地才是他们理想的沃土和港湾。在试一试的心态下,变成了依附大陆圆梦远航的执着。正是如此,他们有了大陆,也有了赢得未来的源泉。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郑博宇

郑博宇和年轻人在一起

如今,大陆正敞开双臂欢迎台青来大陆圆梦。祝愿每一位登陆的台青,在“六原则”的认同中,利用好这个“护身符”,打拼属于自己的天地,把握好这个“倍增器”,收获属于自己的未来。(此文作者系两岸观察专栏作者贾永辉)

东亚青年运动会遭取消 “台独”们该醒醒了

2018-07-27

近两日来重大的新闻事件,莫过于2019年首届“东亚青年运动会”被取消,这不只在台湾岛内造成一股震撼,同时也可谓打醒“台独”有心人挟着“正名”绑架奥运家族体育盛事的企图。国台办也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归根究底的原因就是台湾一些政治势力和“台独”分子所为,加上民进党纵容下搞所谓的“东京奥运正名公投”。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台中市申办2019年东亚青年运动会海报   来源:台中市体育处

 

台中市申办2019年东亚青年运动会的海报 (据资料图)

 

首先得从曾自称为“永远的中国人”,而如今是“东京奥运正名”的发起者纪政说起。纪政同时身兼东亚青运“荣誉总顾问”,素有“飞跃的羚羊”之美名。她曾在19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上获得过田径女子80米跨栏铜牌,更曾以田径一百米10.98秒的成绩刷新亚洲女选手的纪录。她在1981年至1989年期间还担任过中国国民党籍的“立法委员”。从运动员转战政坛,纪政每个角色都扮演得活灵活现。纪政当年曾经说过:“我的皮肤是中国人的,眼睛是中国人的,全身无处不是中国人的,我要永远作中国人,为国增光。”但孰不知在最近短短的五年内,政治立场却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发起了2020年“东京奥运正名公投”。谁也想不到当年口口声声称自己永远是中国人的纪政,现在却如同发夹弯般支持“台独正名”的政治运动。作为一名台湾知名运动权威人士,却因为政治意识形态作祟,害惨了广大无辜的青年运动健儿,作为长期关注台湾体坛的笔者只有遗憾和难过啊。

 

其次,东亚青年运动会遭取消,民进党当局又将责任推给大陆,说大陆打压云云。上至蔡英文、“陆委会”到台中市长林佳龙,炮口一致称又是大陆打压台湾。但是让我们回顾过去两年多以来,蔡英文当局在台湾岛内放任“台独”兴风作浪,对内大搞意识形态的斗争,“不当党产条例”和“转促条例”就是再明显不过的政治法案。各种挟着改革之名行粗暴斗争之实的“改革”,害惨了多少台湾广大老百姓;民进党当局在两岸关系上坚称要“维持现状”,却又拒绝承认“九二共识”,遇到事情只会抱怨大陆打压却不知反省;大陆出台“三十一条”措施造福广大台胞,民进党却开记者会予以攻击、颠倒黑白;对外关系上又“挟洋自重”对抗大陆,宁作美国的看门狗而不求两岸共同守护祖产合作。这就如国台办发言人指出的,大陆已经多次提醒规劝民进党,但是民进党还一再限制和打压两岸交流,谁对谁错就立马高下立判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参选人游淑慧25日在脸书公布一张公文,直指东亚青运被停办“早有预警”。该公文系国际奥委会发给中华台北奥委会主席林鸿道和秘书长沈依婷,关于台湾地区有“独派”团体欲为台湾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名”一事,该公文明确指出,“国际奥会于2018年5月2日至3日于洛桑召开的执委会中讨论,决议不予核准任何中华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名称的改变,因此,1981年的两会洛桑协议内容维持不变,且完全适用。”。

 

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参选人游淑慧25日在脸书公布一张公文,直指东亚青运被停办“早有预警”。该公文系国际奥委会发给中华台北奥委会主席林鸿道和秘书长沈依婷,关于台湾地区有“独派”团体欲为台湾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名”一事,该公文明确指出,“国际奥会于2018年5月2日至3日于洛桑召开的执委会中讨论,决议不予核准任何中华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名称的改变,因此,1981年的两会洛桑协议内容维持不变,且完全适用。”。(据资料图)

 

其三,“奥委会模式”模式不容挑战和变更。台湾地区运动员参与国际赛事,都是以“中华台北”名义参与赛事,这是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1981年于瑞士洛桑签订并核准后决定采用的名称。简称“奥委会模式”。台湾地区运动员因此能在国际赛事上取得佳绩,这都是中华儿女的光荣,但是却因为“台独”分子的一己之私搞“正名公投”而意图破坏行之有年的“奥委会模式”,少数“台独”分子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祟最终导致广大勤学苦练的运动员和全体台湾同胞受害。运动员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舞台,请“台独”分子莫将其政治脏手再次深入单纯的体育圈中。

 

最后,从“东亚青运”的取消事件观察到,台湾政治的内耗仍旧持续不断,年底“九合一选举”又即将到来,台中市长选情是否会发生翻转,民进党是否能够打着“大陆打压”旗号消费选民,我想台湾的选民是睿智的。回首过去两年多来两岸关系不好、台湾百业萧条,民进党“逢陆必反”的招数还有效吗?

 

此次东亚青年运动会遭取消,“台独”们该醒醒了,“台独”永远都只是天方夜谭的白日梦不可能成功,同时也请民进党真心为台湾老百姓着想不要再内耗台湾了。

 

                                                                                                  (本文作者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罗鼎钧 此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展开全文

“四个坚定不移”为台海和平发展定锚

2018-07-20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习近平会见连战一行

7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

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13日“习连会”上提出的对台工作“四个坚定不移”,是十九大报告后大陆最高领导人对首次涉台谈话。在纷繁复杂的台海和国际局势下,在关乎民族兴衰的历史节点上,展现了以战略定力应对周边变局,以民心大势平抑局部乱流的信心与远见,为未来的两岸关系和对台工作规划了清晰的方向、路径。

【海峡两岸】习近平会见连战一行

首先,坚定不移地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原则,清楚体现了大陆以政治刚性应对台海乱流的战略决心和高度警惕心。

 

其一,坚持“九二共识”的战略决心。蔡英文自上台以来,始终坚信自己可以绕过、否认“九二共识”来“维持两岸现状”,甚至让台湾“走向国际”,直到日前,蔡还在妄言“没有前提的政治对话”。受其蛊惑,美国内部也出现不少否认“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定海神针的声音。此时,习近平总书记用明确对“九二共识”的坚持,回应了近期以来两岸关系各个利益攸关方的期待、疑虑乃至幻想、妄想,再一次为两岸关系定锚、定向,体现了大陆坚守政治原则、维护政治基础,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定力和战略决心。

 

其二,对“台独”高度的警惕心。两年来,蔡当局的“文化台独”、“渐进台独”从未止息而愈加系统,“独派”的“台独”暴冲表演也更加公开、密集和实质化,再加上美、日等国不再把民进党当局视为“麻烦制造者”,域外干预力量从民间到体制内都对“台独”予以纵容和策动,“台独”再度死灰复燃、愈演愈烈,从极端主张上升为带有明确目的性、策略性的政治冒险与社会实践,并转化为美西方遏制中国大陆的便利筹码,成为对两岸和平实质、突出的现实威胁。就在“习连会”同时,一名台湾军官邱裕弘因“台独在岛内独大”,不愿“为分离主义而战”而愤然选择退伍,显示两岸爱国人士都对现状充满危机感。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强调反对“台独”,显示了大陆对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危害性和紧迫性有严肃认识和高度警惕,表明“反独”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

 

其次,坚定不移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是大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工作路径,表明大陆也体现了大陆对两岸关系的恒心,对台湾同胞的同理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分歧,不应影响两岸正常交流合作,更不应成为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的借口”。自去年以来,蔡当局的“远中、去中”路线有所升级,以意识形态和政治分歧为由,加大了借政治、司法和情治力量压抑、干扰和破坏两岸交流合作的力度,试图用“绿色恐怖”来恶化两岸的僵局和对抗局面。而此时,习近平重申理解台湾民众的特殊心态,尊重台湾民众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也提出希望台湾同胞尊重大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两岸同胞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增进理解认同,实现心灵契合。

 

一方面,这是再次明确大陆仍将坚持开大门、走大路的开放胸襟,同时对民进党与台湾民众在政策实施上作适度切割,以交流合作化解淡漠隔阂,在争取民心过程中实现心灵契合。

 

另一方面,大陆也向台湾民众发出真挚感召,应当客观认识大陆所坚持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成就和潜机,有能力包容和承载岛内民众对美好生活和价值认同的期望。今年以来,岛内多份民调均显示,台湾民众对大陆、对共产党的好感度在不断攀升,“中国人”的认同感也在持续强化,说明这一工作思路和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

 

再者,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阐明了大陆对台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而擘画、创造,体现了大陆以“两岸一家亲”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诚心和信心。

 

长期以来,绿营把持着岛内“爱台湾”论述话语权,强行将“乡土亲情”扭曲为“台独”认同,鼓吹“反中仇中”才是“爱台湾”;相应地,将或鲜明、或隐蔽地用“空包弹”来剥削台湾和祸乱台海的西方国家鼓吹为台湾的“战略同盟”、“互惠伙伴”,将年均向台湾输血、让利达800亿美元的大陆视为“敌人”。不过,在民进党再次执政后,其政党认同与蔡英文支持度一同飚低,来到低于国民党认同的2成水平。岛内希望“推翻蓝绿高墙”的“无色选民”占比也越来越高,不少人指出,如今在“蓝绿红”三方对岛内民心的争夺战中,反而是大陆成为越来越多民众对幸福生活的希望所系。近期多份民调和市场报告显示,约6成台青希望西进大陆学习、就业,这些一度被认为打上“天然独”标签的青年世代的转向,可以看出通过“年金改革”、“劳基法修法”、“吴音宁事件”等恶政,民进党充分暴露出执政只为一人一党之私而非民生福祉,使其“爱台湾”自我标榜已经破产,厌恶政治操作、向往幸福生活的民心,才是两岸政治最重要的依归。

 

一方面,大陆是台湾同胞的机遇之窗。在蔡当局无力增加民众获得感、幸福感之时,大陆不但有庞大的资本、市场和机遇,可以容纳台湾的技术、人才的发展空间需求,习近平也再次确认,将会有更加灵活、务实的惠台政策持续落地,释放实质性的利多,落实台湾同胞的同等待遇,与台湾同胞共享大陆发展机遇,让台湾同胞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不缺席。例如,在台东县长黄建庭于海峡论坛拿下水果销陆订单后,连战此行也向大陆请愿,在蔡当局对水果滞销束手无策之时,能够出手解民生于倒悬。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和平是两岸最大的红利和福祉。面对“台独”和“挺独”势力为台海带来的战争风险,岛内越来越多的民众理性认识到了和平的可贵。连战13年前首次“破冰之旅”,即是在两岸烽火的危机边缘为和平而来,而后开启了两岸不可逆转的和平发展进程。如今,“习连会”再次彰显两岸回到和平交流的正轨不但刻不容缓、而且符合两岸最大利益。两岸命运休戚与共,在发展与和平两个利益维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连战今率团访大陆 台学者期许能成“重启和平之旅”

连战12日率团访大陆 台学者期许能成“重启和平之旅”

最后,坚定不移团结两岸同胞共同致力民族复兴,是从中华民族总体利益高度和中国历史兴衰荣辱的长周期来定位两岸关系,体现了大陆领导人强烈的民族心和高度历史责任心。“习连会”上,双方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当前两岸中国人所应具备的中华民族历史责任感,强调了要矫正历史坐标,牢牢把握舵盘,才能让两岸和平发展、和平统一的历史航船驶向胜利的彼岸。习近平特别提及了自己参访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所在地刘公岛的感慨,这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山河破碎、睡狮梦醒,是百年台湾问题的肇始。如今,中华民族再一次来到了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临界点上,台湾问题也又一次成为决定民族气运的关键。两岸中国人都有相似的历史责任感。正如连战在会上所言,两岸同胞都有权利要求享有台海和平稳定,也有责任为追求两岸和平共荣而献策献力。对比近十年来海峡两岸和朝鲜半岛和平进程的快慢消长,也深刻体现出政党在把握时势时机,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作用。历史的机遇转瞬即逝,两岸中国人岂能不为之惕然?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刘匡宇)

展开全文

两岸青年:家国天下 真诚合作 共创未来

2018-07-13

“新时代台湾青年六个原则:靠自己、接地气、不投机、融合、重发展、赢未来,需要更多人一起实践。”在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上,首钢基金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务部总经理、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协会执行长郑博宇如是说。

 

由台湾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与大陆有关民间团体共同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8日在杭州举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  由海峡两岸交流中心、浙江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台湾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 7月8日在杭州举行。(中国台湾网王怡然 摄)

 

由海峡两岸交流中心、浙江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台湾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 7月8日在杭州举行。(中国台湾网王怡然 摄)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此次带领了300位台湾青年到杭州市参加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本次论坛成员皆由海选面试产生,35岁以下青年约150位,成员组成有学生、中小企业CEO、文化领域与公益领域青年专家学者等。

 

洪秀柱办公室发言人李昶志表示,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主题为“携手开创新时代”,强调“新时代”在两岸所处的历史方位,希望发掘新时代的内涵与机遇,展现新时代的特色与愿景,发展新时代的生机与创新,并着重两岸青年“携手开创”,共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开幕式致辞上表示,青年是时代的先锋,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社会群体。两岸青年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要以“家国天下”为己任,共同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贡献者。台湾同胞的福祉,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发展,与两岸关系息息相关。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前途,台湾青年一代也才会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机遇和舞台。希望两岸青年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共同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月8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出席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台湾网 王怡然 摄)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出席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台湾网 王怡然 摄)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在致辞中表示,未来“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台湾同胞的融合与参与,离不开两岸青年的相互理解与真诚合作。她期许两岸青年致力于推动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希望两岸青年接受时代的考验,携手共创新时代。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台湾网 王怡然 摄)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台湾网 王怡然 摄)

 

主论坛主旨演讲环节,敏实集团行政总裁兼董事长、浙江台商台企专委会主任秦荣华笑称,他把25年的青春献给了大陆,一根根乌黑秀发的“光荣退役”见证并陪伴了企业与大陆共同发展。

 

秦荣华认为,汽车行业的颠覆时代已经到来,而大陆正是两岸有志青年值得挥洒青春之所在。“祖国大陆是互联网创业最好的空间。现在正是台湾年轻人来大陆发展最好的时候,有政策扶持的优势,有天然的市场优势,以及国台办惠台‘大礼包’。我们为你们把办公楼造好,把宿舍装修好,把床铺好,你们还不来吗?”

 

“我们欣逢伟大的时代,欣逢祖国的改革开放,欣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欣逢‘中国梦’正在逐步实现的新时代。”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富通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建沂主席与两岸青年们分享了浙江“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经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和以“创业、创新、担当、合作、法治、奋斗”为核心的“新时代浙商精神”。

 

而另一位新杭州人——杭州爱尔堡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浙江省台商台企专委会副主任林佳燕则用亲身经历为大陆对台胞台企的政策福利佐证。林佳燕即将新开的一所幼儿园位于杭州大江东的江东村。据林佳燕介绍,在江东村,有不少民居可以供台湾创业青年做民宿或工作室,符合条件的台胞可以获得免租或减租等相应的政策,低廉的租金成本大大降低了创业青年的压力。“事实上,如果不是当地政府有扶持创业政策,你要租到一栋这样的房子至少一年要15-20万人民币不等。”

 

在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的机遇·创享分论坛上,汉鼎宇佑集团董事长王麒诚对两岸青年创业者的建议是“想干就干,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人生”,并且希望大家不要认为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渺小,奇迹就是由每天的微小累积起来的,每天小小的努力,每天的正能量,每天都要充满梦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月8日下午,首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机遇·创享分论坛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举行。(中国台湾网 王怡然 摄)

 

在互动讨论环节,两岸企业家表达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中国台湾网 王怡然 摄)

 

台湾优尼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瑞彣说,公司选择在大陆落地,正是看好大陆广阔的市场。他说,创业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要定位准确,二要找到市场需求,三要对社会有价值,四要了解竞争对手,五要构建商业模式,六要做好财务规划。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波对两岸青年创业者的建议是,要有行动力,要坚持、不怕失败。其次,张亚波认为,大陆消费升级蕴含不少机会,台湾很多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很契合目前大陆消费升级的一些理念。

 

学美(上海)教育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恒瑞分析了台商和台青的优势劣势。他表示,台商和台青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服务创新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市场开拓、渠道建设、本地人员管理、资本运作、人脉这五方面是短板,所以他建议,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要比大陆年轻人更努力,并且可以先就业再创业,一定要能勇敢走出舒适圈,做好充分融合发展的准备。

 

“最苦的时候,我甚至想过就算在天桥上贴膜,也要留在大陆发展。” 2015年博士毕业后到大陆来工作的郑博宇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是,上进勤奋的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在大陆发展得越来越好。  

 

“这是一个让你感受到在往前走的地方”。郑博宇表示,对于大陆的前景相当有信心,不仅很多城市都可以感受到正在发展,而且变化速度相当快。他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挑选并协助台湾的青创团队在大陆创业、生活。在他的帮助下,目前首钢基金创业公社已累计孵化逾50家台湾新创团队,多数集中在互联网、基因技术、智慧硬件等领域。

 

要能在大陆成功发展,“接地气”,真正了解市场需求,绝对是创业者不可或缺的功课。郑博宇恰恰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他所创立的创业公社台湾青年创业驿站,已获得了国台办授予的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发展至今已有团队首个登上北京大学生创业板、首个获得中关村高新技术认定,这些团队皆是两岸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团队。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郑博宇和国台办主任刘结一、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合影

 

郑博宇和国台办主任刘结一、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合影(郑博宇提供图片)

 

郑博宇在大陆的工作让他结识了更多两岸年轻人,大陆的广阔舞台也让他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成长。他现在身兼多职,不但是北京台联名誉理事,也是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协会执行长,他越来越投入地去做更多促进两岸青年交流的工作。

 

郑博宇认为,如果年轻人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更好的发展,一定要选择更适合的落点,大陆正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点,“人才西进是台湾一个很大的趋势,大部分台湾年轻人很有想法,只是缺乏一个平台。”郑博宇认为,台湾年轻人来大陆发展应该着重于事在人为,任何发展,都应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并非台湾同胞的身份。“进入、融入、找出路”,一直是他认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应当依循的务实发展脉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