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台湾同胞看《南京照相馆》: “如今祖国强盛起来了,再也不会被别人欺负”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5-08-13 22:21:43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
“电影开始几分钟的时候,我眼泪就流下来了,想起我们的祖辈曾经那样被欺负,内心很悲痛。如今祖国强盛起来了,再也不会被别人欺负。”台湾青年茆致远看完电影《南京照相馆》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了自己观影后的感受,并在评论区留言:我们的愿望是?多位网友跟帖回复:“中华复兴”“祖国统一,团结一心。”“我们都是幸存者,要好好活着,替他们!”“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做强大的国家,才对得起我们的先烈。”
7月25日,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式上映。该片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以历史照片为依据,展现了普通中国人面对日军暴行以底片为“武器”的坚定抗争。近期众多台湾同胞在大陆各地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直面民族伤痛记忆,铭记抗战历史。
《南京照相馆》电影海报
“这部电影所讲述的那段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创伤,两岸同胞都应该铭记。”
“电影开始时的场景是南京城沦陷,很多人准备逃离。一位父亲把孩子推上了逃离的车子,而自己却没能离开。那种从家庭破碎引申到祖国山河破碎的痛,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民族伤痕。”茆致远说,历史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它告诉我们,不团结就会给敌人机会,民族羸弱就会挨打。
台湾青年肆零的爷爷是参加过远征军的四川老兵。肆零从小就听父亲讲爷爷作为远征军对日作战的事迹。“我从网上大致了解过这部电影讲述的内容。一开始我是没有勇气去影院看的,我害怕承受不了那份难受。”肆零说:“但我最终还是选择去看,因为我想起去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时,一位东北同胞告诉我的话:罪证陈列是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记住历史,是对先烈的告慰,也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来时路是多么艰难。所以我还是鼓起勇气去看了《南京照相馆》,因为这部电影始终在提醒我们:永远记住历史!”
“我来大陆上大学后,对抗战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当我看《南京照相馆》时,侵华日军惨绝人寰的罪行都重现在眼前。”台湾青年廖妤轩目前在四川一所大学的历史系就读。谈到观看《南京照相馆》的感受时,她说:“这部电影是有真实的历史原型的。看完电影,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照片不仅是影像,更是证据,是被迫留下的痛苦记忆。它提醒着我们,那段历史不能被忘记。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真的很建议台湾青年去看《南京照相馆》。”廖妤轩说,这部电影所讲述的那段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创伤,两岸同胞都应该铭记。两岸青年之间的了解和理解,会让彼此走得更亲更近。而两岸共同的历史,是让我们靠近彼此的桥。传承抗战记忆,就是让我们记得我们共同经历了什么,也提醒我们不要再让那段悲惨历史重演,共同去守护未来。
网友在茆致远自媒体账号评论区留言
“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生活,才是先辈们希望看到的模样。”
看完《南京照相馆》后,茆致远专程去了电影的拍摄取景地。他表示:“尽管在大银幕上看已经足够深刻,但真正到了实景拍摄地又是另一番感受。这让我想起自己19岁刚来大陆那一年就去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对我影响是巨大的。”茆致远说:“后来我又去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也去了四川李庄。在这些地方,我有机会更深刻地学习抗战历史,了解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
台湾媒体人陈淑英日前参加了“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活动。在活动中,两岸媒体人和台湾青年一起观看了《南京照相馆》。陈淑英表示,她相信很多人和她一样,边看电影边不停地流眼泪。侵华日军的残暴让人震惊和愤怒。她说:“非常建议台湾青年看这部电影。台湾因为修改课纲的原因,年轻人对抗战历史了解得越来越少。如果能通过这部电影让台湾青年人对那段历史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廖妤轩说,在看《南京照相馆》时,感觉整个世界都是黑白的。直到走出影院大门,看到城市繁华多彩,街道灯火辉煌。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生活,才是先辈们希望看到的模样。
“先辈们不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要共同开创两岸美好的未来。”
“电影里最让我触动的场景,是照相馆里那一幕幕祖国山河背景切换的画面。故宫的飞檐、西湖的春色、长城的雄姿……那么美,那么壮阔。我突然更深刻地感受到,为什么爷爷那辈人要坚定地用生命去与敌人战斗,因为这每一寸土地,都值得以血相护!”肆零说:“我们要记住为民族浴血奋战过的人,让历史成为前进的力量。我们现在的和平与繁荣,是他们用命换来的。我们,得对得起这份沉重。”
茆致远表示,在四川李庄古镇,看到抗战期间一大批学者、教授在大后方科学救国、学术报国,坚持文化抗战,为中华民族保留了科学和文化的种子,他深受触动。茆致远说:“军人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百姓捐钱捐粮支援前线,学者们学术报国。在中华民族最艰困的时候,我们的军人、百姓、学者都挺身而出。先辈们不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要共同开创两岸美好的未来。”(作者:霍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