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新时代下两岸交流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编辑: 马晓叶 | 时间: 2017-11-17 | 来源: 海峡飞虹专稿 |
两岸交流三十年,1987年出生的我也三十岁了,这彷彿注定我与大陆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年的岁月里,两岸关系之间有热有冷,但不变的是两岸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交流却仍是蓬勃的成长。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罗鼎钧
1987年至1995年之久别重逢初识期。1987年7月台湾解严,伴随而来的是风起云涌的社会变化,老兵返乡也在同年底正式启动,在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初期的广州车站和香港,都可以看到许多台湾老兵们一波波的返乡探亲以一解乡愁,那种久别重逢的思乡之情,两岸同胞血浓于血的故事天天在两岸间不断的上演。此时正值台湾经济发展达到最高速的时期,第一批的台商和台干们也成群结队的西进大陆进行投资,这也造就了广大大陆同胞对于台湾人的第一印象和第一类接触,分隔三十八载的两岸同胞也在这个时期,就像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般一切都重头认识起,两岸上至官方下至民间都不断用最热切复杂的心情重新认识彼此。
汪辜会晤(资料图)
1996年至2008年之忽冷忽热时期。自199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第一次选举以来,两岸之间的互动可以说是忽冷忽热,1998年“汪辜会晤”的成功举办可说是此时期热度的最高点,但好巧不巧李登辉搞了个“两国论”一直到陈水扁上台乱搞“一边一国”两岸关系之间急遽至冰点,好在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赴大陆开启了和平之旅,同时也奠定了两岸政党之间的交流。但最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两岸经贸的往来却急遽的上升,大陆也在此时期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赴大陆台湾同胞人次不断的增加。进入2000年初的台湾社会里,“移民上海”更成为西进大陆的一门显学,两岸婚姻每年结婚数达两三万对达到最高峰。两岸在此阶段政治上冷却到了极点,但在两岸经济和社会往来却屡创高峰,此时期两岸同胞是以台湾同胞从以往的台商台干群体逐步扩张至各个阶层西进大陆发展的开始。
第六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2017年6月在厦门举行,图为论坛期间两岸配偶举行集体婚礼
2008年至2016年之两岸双向大交流时期。在“九二共识”基础下加上马英九上台,实现了两岸“大三通”和大陆游客、学生赴台等双向交流的时期,这也是两岸分隔以来前所未有的一个荣景,两岸之间也正是从以往单向走进双向,台湾校园里可以听到大江南北口音的大陆同学们,一时间来到宝岛旅行也成为大陆同胞亲朋好友间热议的一个话题。台湾青年赴大陆求学就业创业也在此时期成为一个新的热潮,两岸之间的经济实力也在此时画出了一道巨大的分水岭,台湾青年也都把人生第一份工作的目标望向大陆,因为此时的大陆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台湾仍旧在政治内耗和缅怀过去过去经济发展的荣景,大陆已经崛起许多台湾同胞也看到机遇数以万计的台湾青年也默默地来到大陆发展,因为大家知道梦想就在大陆。
前国民党主席洪秀珠2016年参访北京中关村创业公社,给在大陆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加油鼓劲
2016年5月20日迄今的一年多里,蔡英文当局仍旧在重搞政治内耗和意识形态的对抗,大陆则在十九大之后规划了更多五年十年乃至两个一百年的愿景,这些看得到也正在做的规划,特别是让许多赴大陆生活就业创业或即将赴大陆开展新生活的台湾同胞有感。两岸交流三十年了,我在大陆也迈入第四个年头,从1998年第一次来到大陆近二十年以来,看到了大陆整体发展的进步,同时也有幸成为两岸交流三十年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三十年过去了,期待未来两岸同胞能够一起心连心为两岸的下一代一起而努力,我三十岁,两岸交流三十年,我希望两岸之间能更好地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罗鼎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