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台湾青年,脚随心走
编辑: 何婧 | 时间: 2017-08-11 | 来源: 海峡飞虹专稿 |
2017年6月28日,台北桃园机场。宜兰大学休闲与健康专业大二学生余若宁期待地准备登机,她此行的目的地是北京。她将在那里渡过近两个月的实习生活。
7月6日,2017河南省两岸青年交流月暨第四届台湾大学生“中原文化之旅——汉字起源”夏令营活动在河南大学正式启动。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200多位来自台湾的大学生,除了与部分河南在校大学生开展交流互动外,将走进少林寺、龙门石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地,近距离感受中原传统文化的魅力。
7月15日至21日,以“中华经典·照亮未来”为主题的第九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共享阅读活动在福建举办。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7月31日,当100名两岸青年在河南唱起这首关于友谊的老歌时,为期一周的“情系青春——两岸青年中原行”活动缓缓落幕,学生们依依话别,在团服上留下彼此的签名,争相合影相约再会,不少人湿了眼眶。 8月2日,2017两岸青少年亲情之旅在海南海口开营。 2017上海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8月2日迎来复赛(晋级赛)。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报名项目475个,其中大陆项目210个、台湾项目192个。
……
台湾暑期实习生到景泰蓝工厂亲手实践景泰蓝工艺
大陆每年暑假都会举办很多的活动,敞开怀抱欢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青年到大陆各地参加实习、参观和竞赛活动,开阔青年人的视野,增进港澳台青年与内地青年的交流,丰富年轻学子们的暑期生活。
余若宁来到北京后在一家中央媒体实习。在这里,她了解了丰富的媒体形态和媒介元素,实践了新媒体制作和视频拍摄、制作。她说:“我学习的专业与大众传播有很大的关联。这次实习让我学会了更细致地用眼睛观察生活、比较细节。北京是一个很现代很有包容感的城市,遇到的人也都蛮热情的,城市的绿化比台湾还好,自行车的摆放规划都很好。这次实习真是让我不虚此行,收获很大”。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街支行为过生日的台湾学生赠送纪念品,两岸青年一起过生日
“这次实习让我走出了台湾,体验了不同的生活,还交了很多朋友。”在长沙银行实习的台湾东海大学学生萧家闳说,来到湖南他感触最深的有两样----当地的湖南菜和方便快捷的支付宝。“每一道菜都特别辣,我也从刚来时不能吃辣到离开时已经习惯了辣椒。”萧家闳说,“在这里只要带着手机就能出门,我希望台湾能有可以像支付宝一样,只要有手机就可以出门的付钱方式。”
作为二度参与情系青春活动的团员,台湾戏曲学院民俗技艺系学生吴易庭是在台湾生活的河南三代,外公随国民党渡海来台,父亲的祖籍也在江西,从小受家庭影响,对中华文化很感兴趣。此行除了领略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对长辈渴望归乡的心境加深了理解。
暑期到大陆学习豫剧的台湾学生
来自台北大学的蓝雍渊同学在这个暑期参加了由中国银监会发起的“银鹰计划”,415名台湾大学生来到大陆各大城市的银行展开为期三周的实习活动;蓝雍渊和他的9名小伙伴被分配到了浙商银行杭州分行。蓝雍渊换下平日穿的T恤短裤,穿上衬衫长裤,俨然像个正式的银行员工一样。他实习的部门是运营管理部,他了解到了银行背后的一面,除了与用户打交道的柜台和高大上的数字表格,还要有人在后台为整个银行的运转提供支撑。
来自台湾的BridgePlus两岸青年职业教育与精准就业平台创始人杨哲恺参加了上海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他希望海峡两岸“创客”能够携手创造出“更强大的力量”。“上周我们刚拿到上海市科委20万元人民币的创业补助,从申请到最后的公示,我们只用了2周时间,”杨哲恺说,“上海有这样的资源和氛围,他们高度信任台湾青创团队,这些都是我希望让更多台湾‘创客’知道的东西。”
东海大学财务金融专业大三学生麦德伟是第一次来到大陆。抱着到大陆来看看的心情,他如愿来到厦门。他认为,“大陆发展很快,尤其是在金融业、移动支付方面。”麦德伟说,“我这次来实习学习到如何评估房地产跟企业;同时,对于大陆的金融业现状,我也了解到不少东西。大陆的发展机会很多,未来毕业后,我希望能到大陆就业。”
在首都博物馆的互动教室,两岸青年正在体验手绘扇面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刘馨宜曾经于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到北京清华大学当短期的交换生,2016年9 月,她又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壤,这次不再是短期的交换生了,而是为期两年的研究生。她对大陆蓬勃兴旺的发展和众多的实践机会非常感兴趣,认为这里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她已经着手准备在大陆找工作了。
然而,大陆对台湾青年敞开的怀抱遭到了台湾绿营人士的“羡慕嫉妒恨”。 “暑假统战热,中国疯狂拉拢台青”----8月2日,岛内亲绿的《自由时报》以此为题酸炒大陆利用暑假机会吸引大量台湾青年赴大陆交流。岛内民众应“注意两岸政治制度差异,评估风险,审慎决定”。
《自由时报》报道声称,大陆对台持续加强具统战意味的民间工作,落实高层核定的“体验式”交流政策,拉拢台湾年轻人。这种“体验式交流”包括到大陆就学、实习、创业等。报道称,从2015年以来,国台办在大陆12个省市设立了41个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12个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截至去年年底,超过6000名台湾青年前往大陆实习、就业、创业,组织超过1.7万名台湾青年参加各类实习就业、创业交流活动。报道声称,大陆的策略是将台湾裂解成“政府”“人民”两块;对民进党当局竭尽所能抵制,对“旧爱”国民党保有情愫,并未割舍,但重点集中台湾基层身上,借由两岸的交流活络,“统战”直接深入台湾基层。
对于大陆这场“攻心战”,《自由时报》认为,整体看来,台湾筹码太少,而大陆有的太多。
对此,有岛内舆论称,“两岸年轻人全方位扩大交流,早就该做了!可怜的绿色政客及独派人士,恐中症病情严重,就留守台湾别去对岸,免得被统战”。有岛内网友称,“这是大势所趋,台湾年轻人在用脚投票”。《中时电子报》刊登评论称,有关中国大陆设立5000万元人民币“台湾青年创业专项基金”的消息,在不少台湾年轻人心中泛起巨大涟漪。虽然指此为“统战手法”的酸话批评不少,但网络社群论坛中到处“打听条件”的留言人数显然更多。台湾社会就业与低薪的艰困现实横在眼前。所有“敢挑战、有勇气、有能力”的年轻一代精英,终将会问自己:为什么不走?
7月25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第二十六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提出,要加大两岸青年交流力度,创新交流合作方式,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就学、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让青年交流走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让台湾青年首先体会到两岸融合发展的好处。
台湾学生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体会浓郁的巴蜀文化
台湾“中华两岸事务交流协会”秘书长练卜鸣指出,青年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渐成规模,为两岸年轻一辈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创造机会让台湾青年更多、更深地了解大陆发展现状。
台湾辅仁大学教授何思慎说,目前两岸青年交流包括参访、就学、就业等多种形式,两岸青年群体建立了多方面连结。近年推动的两岸青年共同创业,成为沟通交流的新平台,为两岸青年交流创造共同发展的新机制。期待有关方面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就学、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让青年交流带动两岸交流合作深入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石勇认为,要更加创新两岸青年交流方式,才能带来更具深度、更能拓宽青年视野、更能启迪青年心灵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要有别于一般参访、拜会、观光和游览,可从两岸青年各自学习生活经验切入,逐步拓展到对青年生活方式的比较、价值理念的认识及社会问题的探讨等。
关于台湾的民心所向,岛内资深媒体人徐宗懋2日在媒体上撰文称,20年前台海危机时,大量台湾人争相移民海外,连伯利兹那样的小国也争着要去,现在呢?有听说谁急着要跑路吗?如果要跑,说不定还跑到大陆去。最近,台当局修改岛内历史课纲,荒唐地将中国史放入东亚史,企图强行向岛内青年学生灌输“台独史观”,妄想着将青年一代培养成所谓“天然独”,进一步磨灭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意识。他提醒蔡英文一句政治真理:“大多数人都只会选择跟胜利者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