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台生体验大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编辑: 马晓叶 | 时间: 2017-08-04 | 来源: 海峡飞虹专稿 |
我是刘馨宜,在北大新闻传播学院读研究生,从台湾来北京近一年的时间,时间虽说不算长,但这段时间,我体验到了与台湾很不相同的生活方式,印象深刻的当属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这几乎渗透到了每个人生活的角角落落,像共享单车、微信支付、网络叫车、无人超市等等。与传统方式相比,这样的支付更便利、更简单、更方便,就如同学所说的“只要身上带着手机,基本上所有的吃、喝、住、行都能解决。”
接下来就以最近我逛北京的无人超市说起吧。走进盒马鲜生,几位身穿蓝色围裙的店员在门口迎接,亲切的招呼到店客人,“下载盒马鲜生的APP,有优惠卷可以领喔!”没错,一旦走进盒马鲜生,由于商品只支持支付宝付款,来店顾客使用店家超强WI-FI下载“盒马APP”,俨然成为一个标配。
对于初次踏入盒马鲜生大门的顾客来说,“体验”是一个挂在嘴边的关键词。你或许会想,超市有什么好体验的,不就是买个东西吗?但对盒马鲜生而言,可说是阿里巴巴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对顾客来说,盒马的定位不单是一家简单的超市,是餐饮店、生鲜市场,也是支持快速配送的电商。
初次体验盒马鲜生,就像是刘姥姥逛大观园一般充满新奇,从商品选材、陈列、加工和整体购物体验,处处都显示着盒马与传统零售业的不同。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绝对是天花板的悬挂炼系统!天花板上密布着金属链条的网格麻绳,这条运输线肩负着商品到店、上架、拣货、打包、配送等任务,工作人员通过智能设备去识别和作业,也是实现“三十分钟极致配送服务”的关键。
根据我现场的观察,店内商品从到店、上架、拣货、打包、配送任务等,工作人员都是通过智能设备去运作的,以达到机器为主、人力为辅的运作模式。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曾说,能做到30分钟配送速度,在于“算法驱动”的核心能力;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用户下单10分钟之内分拣打包,20分钟实现3公里以内的配送,实现店仓分离。
盒马鲜生的海鲜区,壮观程度大概只有“惊艳”一词足以形容,真有种自己在海洋世界的错觉。海鲜区主要由冰鲜、冷冻、鲜活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鲜活区的海鲜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活蹦乱跳的海鲜让顾客完全不用担心新鲜度。
“水产档口”是附属在海鲜区的加工平台,为方便消费者可以实时享用到新鲜食材,也为了最大程度保留海鲜产品的营养,顾客在店内选购商品后,可直接在“海鲜吧”进行现场烹饪、现做现吃。 一边是生龙活虎的海鲜、另一头则是端上桌的海鲜大餐,盒马提供的“一站式”体验着实让人印象深刻。
2016年1月,盒马鲜生在上海推出首家门店后,一直被外界誉为「新零售」的典型代表,今年度更将市场拓场到了北京,并计划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开设至20家店。对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盒马若一直能保持着“高质量、低价格、个性化”的经营模式,辅以耳目一新的购物体验,相较于传统零售业,才能发挥其不可取代性。
在台湾,更多的是24小时台湾便利店,这算得上密度全球第一,而且还提供全年无休且服务多元。像“新零售”这种消费模式对年纪大的人来说或许不容易接受,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我们都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勇于挑战自我。
(作者:北大新闻传播学院读研究生刘馨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