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台商吴明昆:我想拍摄一部“一带一路”专题片

《人民的名义》火了。这部反腐大剧以前所未有的尺度反映了中国官场的腐败现象和反腐败的激烈斗争,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同和喜爱,而且非常难得地得到了大量年轻人的追剧和“点赞”。在5月15日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人民的名义》主创人员专题介绍了该剧的创作过程和感悟,中国国家话剧院还宣布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话剧《人民的名义》,与其相关的一系列衍生产品也不断推出。

 

人民的名义

 

《人民的名义》不仅得到了大陆观众的喜爱,也受到了台湾一些电视观众和影视从业人员的关注。台湾泛亚洲经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长吴明昆先生在大陆经营影视剧制作和文化产业多年。他作为嘉宾参加了深圳文博会的“一带一路”城市影视产业高峰论坛。他说,《人民的名义》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些官场丑态很透明化地讲出来,80、90后喜欢看,看的过程中也会很客观理性地去判断这个事情,并不会因为国家有这些腐败就不爱国,反倒会更理性地去分析反腐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几年习近平已经证明了他有魄力去反腐败,做得很成功。《人民的名义》是现阶段中国伟大的政治作风的一个缩影。

 

吴明昆

吴明昆(左)在深圳文博会“一带一路”城市影视产业高峰论坛与深圳广弘国际影视文化产业园董事总经理潘志明合影

与深圳文博会同一天闭幕的还有一个更加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国际性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峰论坛取得了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约1500名代表见证了这部时代的华章。

 

一带一路现场

 

对于“一带一路”,吴明昆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从1992年开始通过民间协会与大陆进行接触,一路走过来正好见证了大陆经济的发展。大陆已经为世界GDP贡献了15%的分额,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而且我们没有看到中国去侵犯任何一个国家,还做了许多促进和平的事情,这些都是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的集中式的民主使得国家的发展不以领导人换届而改变政策,得以保持数十年的延续,日本的、英式的、美式的民主制度都是四五年一变,政策得不到延续。事实证明,中国的社会主义目前是最成功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发展方向。下一步,中国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将促进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扩大经济和贸易往来,增进国与国间的理解与合作,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全世界范围的一个伟大工程,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很宏观的计划。

 

深圳文博会

 

作为社会文化的直接反映,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影视制作人反应迅速。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期间,5月12日,一场国际城市影视产业盛会----“一带一路”城市影视产业高峰论坛在深圳广弘国际影视文化产业园拉开帷幕。期间,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影视产业基础的城市组成的“一带一路”城市影视产业联盟也正式成立。联盟将通过合作研究、论坛展会、人才培训、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实现“一带一路”城市影视合作建设目标。

 

来自台湾的吴明昆先生不仅见证和参与了“一带一路”城市影视产业联盟章程的审定和联盟文件的签署,而且,他还有一个伟大的计划――拍摄一部全新的“一带一路”系列专题片。他说,《人民的名义》让我深受触动,中国不仅经济发展到了新阶段,民主思路也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国没有政治枷锁。而我看到的许多关于“一带一路”的宣传片拍得像旅游推介片,比较肤浅,在国际受众眼里完全无感,应该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吴明昆说:“‘一带一路’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我要站在国际的、人类的高度,用国际的语言来表达,希望能够像《人民的名义》一样,让80后、90后以及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理解中国为‘一带一路’所做的努力,看懂泱泱大国的胸襟胸怀。”

 

台湾馆

第13届深圳文博会2号馆专设了港澳台展区

 

吴明昆表示:“现在在台湾和国际社会上对中国的发展都有一些非议,认为是经济侵略,有担忧。我已经完全抛开两岸关系来看待“一带一路”,因为那样太狭隘、高度不够。我想用国际的语言传达这个信息,中国的持续发展不是侵略,是人类的和平、合作和共赢,‘一带一路’的构思是最好的机会。大陆的持续发展会给台湾和两岸和平带来水到渠成的机会。”

 

第13届深圳文博会专设了“一带一路”馆和台湾馆,除了有俄罗斯、比利时、埃及、韩国等“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6家海外机构携本国特色文化产品亮相外,66家来自台湾的文创商家也汇聚这里寻找商机。一批年代久远的珍贵台湾老茶参与珍稀茶拍;台湾著名的全球高端礼品供应商法蓝瓷集团推出了以《清明上河图》为灵感创作的全球限量珍藏品;在台湾拥有百余年历史的霹雳木偶布袋戏推陈出新,人偶表情、动作栩栩如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数家多次获得“台湾精品奖”、“金点设计奖”、“红点设计奖”的台湾文创品牌亮相展馆,展现台湾文创精品的原创力量……

 

台湾馆

5月13日下午,在台湾文化创意馆舞台前,霹雳布袋戏操偶表演引得粉丝连连尖叫。

从《人民的名义》到“一带一路”热,也许正如吴明昆先生所说的那样,无论台湾的政局如何动荡,大陆的和平与发展有目共睹,抛开政治的因素,人们总是会朝着发展和向好去努力和追求。

江苏昆山打造两岸跨贸小镇助推“台商走电商”

2017-05-14

昆山花桥两岸跨境贸易小镇13日开园,江苏省台办、昆山市人民政府同日与电商品牌网易严选签定“台商走电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台资企业借助“互联网+”打开销售渠道。

 

跨贸小镇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设有新零售展示体验区、物流配套区、产业孵化区等三个功能区。该小镇依托沿沪对台优势和昆山雄厚的产业基础,打造以出口业务为发展方向、以两岸电子商务为特色的跨境贸易小镇,并在国台办、江苏省台办的支持下,推进“台商走电商”工作。今后,这里将依托台湾精品馆等载体,以及昆山对台邮件处理中心等功能,实现跨境商品“轻松一站购”。为填补台企制造商在思维、人才、服务等领域的经验不足,还专设产业孵化园,提供孵化、培训等服务。

 

江苏省台办主任杨峰表示,近年来,江苏采取多项措施助力台企创新发展。“台商走电商”可助力台企参与大陆电子商务发展,使台企产品更加便捷地进入内销市场,让台企扎根大陆更好发展。

 

根据测算,到2020年,跨境贸易小镇入驻企业将超过500家,集聚从业人数2万人,跨境电商贸易额超200亿元。(新华社南京电 记者刘巍巍)

展开全文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享发展机遇

2017-05-05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起沿线及更多国家的共鸣。倡议成为共识,理念成为战略,“一带一路”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甚至成为联合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

经过38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发展,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各国战略对接,还直接促进了中国这个“一带一路”发动机的快速发展。

 

一带一路大数据

 

包括福建、台湾在内的台湾海峡经济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起点本身就是规划中的核心区,本就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着核心和引领带头的作用。大陆多次提出愿意与台湾分享发展机遇,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系列成果。

4月26日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马晓光局长就说过,我们已经多次做过表示,欢迎广大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享发展机遇,这个态度没有改变。大陆方面一贯都鼓励和支持台商来大陆投资,鼓励和支持两岸经济合作和经济社会的融合。

但是,蔡英文当选执政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这个共同政治基础,片面破坏两岸关系现状,使得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阶段进入冷对抗阶段。台湾当局一意孤行,断然拒绝了大陆提出的两岸共享发展机遇的邀请,使得台湾自外于“一带一路”战略之外,痛失这一全球性盛举的参与机会。民进党当局喜欢把“善意”挂在嘴边,所作所为却是一再对大陆进行要挟、挑衅和对抗。这种“两面派”做法只会让两岸关系的“冷对抗”不断升级,最终损害的是台湾社会的利益,受伤的是台湾的经济和广大民众。

尽管如此,大陆依然愿意倾尽所能,为来海峡西岸发展的台湾同胞提供发展机遇,创造各种机会,为促进台胞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提供帮助,各方面都在为台商发展提供各种便利和优惠。例如:5月3日,2017浙江省台资企业创业创新推进会举行,浙江省将在5年内为台资企业提供总计5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授信额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福建自贸试验区允许台资独资职业介绍所和人才中介机构在平潭区落地,为台湾各界人士提供发展机遇和平台;也是5月3日,海南首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挂牌仪式在海口举行,而海南省台办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扶持台湾青年来琼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

 

四川台湾产业推介会

 

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曾说,“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现在,越来越多的台湾商人尤其是年轻人看到近年来大陆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欣欣向荣、一日千里,而与之相反的是台湾经济持续低迷,无法走出经济困境,大陆对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他们希望到海阔天空的大陆打拼,不愿坐困愁城。日前举行的2017厦门工博会暨第21届台交会可以看出端倪,已经有很多在大陆投资的台商积极投资于智能制造,两岸制造产业逐渐创新合作领域,共同发展智能制造市场;近日,上海台资企业协会在台北举行招聘会,吸引逾万人前往求职,热闹非凡。

 

上海台资企业台北招聘会

 

5月14日,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50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100多位部长级官员以及总共1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国际组织负责人、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代表参会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在“一带一路”这一全球性的发展机遇面前,大陆已经敞开怀抱,愿意通过各种层面的交流,通过对在陆同胞提供发展机遇,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与台湾同胞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未来,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台湾的有识之士和有为商人大可思考和行动起来。

                                                                                            (本文作者朱松岭系北京联合大学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

展开全文

台媒:台湾投资环境日益恶化 蔡当局自我打脸

2017-05-16

台当局正筹组资本100亿元(新台币,下同)的投资公司,而另一方面台塑集团却宣布在美国投资5000亿元,台积电、鸿海、义联也计划赴美投资。台湾《联合报》16日前金融机构退休主管张忠本的评论文章指出,台当局营当重视的是台湾投资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

 

除了特朗普促进美国投资就业的政策影响外,还有什么促成台商外移的因素?台积电张忠谋董事长说“两岸、电力及环保”是台湾企业投资最大的障碍。目前情势更变本加厉。主要有如下表现

 

首先,在两岸关系上,没有“九二共识”作基础的两岸关系不仅陆客减少,更重要的是台湾无法在经贸整合的免关税区域竞争。美国退出TPP后,未来最大的经贸互惠区域是中国大陆领导的RCEP,加上“一带一路”与亚投行已涵盖了世界大半市场。没有和睦的两岸关系,台湾将成为世界经贸市场的孤儿。

 

台湾本有机会与中国大陆先签订服贸协议,再签货贸协议,完成两岸之FTA。再从此展开与世界各主要贸易国之间的FTA或加入世界主要贸易互惠阵营,但目前台湾对外经贸关系的拓展已完全遭封锁。台湾主要产业外销比重均占8成以上,在国际上与竞争对手之间若没有平等竞争条件,企业只得往外走。钢铁、工具机、石化,海外投资是必然的趋势。

 

第二,电力不足。台湾电力供应本已十分紧张,“立法院”民进党委员却决议核一厂一号机及核二厂二号机不再恢复运转,备载电力更降低至6%。6月核二厂二号机组也要停机,台塑麦寮电厂10月也将因云林县政府禁烧生煤,而可能停机。电力供应将更加窘迫。

 

台湾目前核电约占全台发电量18%,2025年“废核”时,计划以再生能源取代。太阳能发电需土地8万公顷;风力发电要在海上盖800座重700吨、50米高、打入地层40米深的发电塔。台湾处台风带,每年只有半年可施工。再生能源能否及时补足电力缺口?何况若以再生能源取代核电,电费必大涨。

 

第三是环保困扰。台湾的环境评估没有客观标准,欠缺程序规范,屈从民粹,少数职业环保人士垄断决策,审核遥遥无期。友达、台积电、台塑集团一再受到刁难。

 

台塑集团过去8成投资台湾,2成投资海外,如今比例颠倒。目前在美国投资已达5000亿元。难道美国不重视环保?

 

台湾欠缺土地规划,早期建厂时,周遭没有住家,建厂后,农田变住宅,后来居民却怪工厂空气污染,要企业迁厂。高雄后劲如此,现在则是台化彰化厂、台塑麦寮厂。麦寮电厂要一年一评,企业如何作长远投资规划?

 

第四是劳资矛盾。民进党执政屈从于少数劳工团体,减工时、提高加班费、紧缩加班管制,弄出世界最僵化的“一例一休”制度。劳工失去赚加班费机会,企业则受限于法令,失去管理弹性。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16日发表评论说,蔡当局政绩乏善可陈,连过去所指控的“依赖中国大陆”,都拿出来当政绩。据民进党中央党部公布,蔡英文上任以来的2016年下半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贸易从同年上半年原国民党当局的负11.5%,升至增长9.4%。据称,这是蔡当局的政绩,以反驳唱衰两岸贸易的论调。然而,民进党在野时,抨击最力的就是国民党执政,就是过度重视两岸贸易,害得台湾“锁在中国”。

 

如今,他们却拿两岸贸易增长来自我标榜。同样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明确宣称要“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化,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其所指的单一市场就是大陆,既然一年前鼓吹以告别大陆市场为施政目标,一年后的现在却以对大陆出口增加来作为政绩,这是兼任党主席的蔡英文在打脸自己吗?

展开全文

“史观”丝绸之路:承载文化软实力的商贸大道

2017-05-16

“史观”丝绸之路:承载文化软实力的商贸大道

 

张骞通西域示意图

 

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日益成为时代的鲜明特征,而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在两千多年中,通过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也促进了各地的繁荣发展。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应为我们讲述这条承载文化的商贸大道的历史,同时指出,我们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注意增强中国的软实力。

 

丝绸之路最早是由德国舆地学和地质学家,近代地貌学的创始人,旅行家和东方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1833-1905年)提出的。李希霍芬于1860年曾随德国经济代表团访问过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在他逝世后才陆续出版完成的5卷本巨擎《中国亲程旅行记》(1877-1912)中,首次将中国经西域与希腊——罗马社会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从此,这一名称便在世界范围流传开来。

 

追溯丝绸之路的形成,人们一般都把这一功劳归于西汉初年张骞凿通西域。但事实上,早在汉武帝为扫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欲“断匈奴右臂”在建元年间(公元前140-134年)派张骞西通大月氏之前,通过欧亚大陆中部已有断续的商贸往来。只是因紧邻中原的河西走廊地区在先秦时先后居住过塞种、乌孙、月氏和匈奴等部族,汉人无法越过这一由雪峰林立的青藏高原与遍布荒漠的西南部蒙古高原所夹峙的地区,也就不能直接与中亚乃至于欧亚大陆西岸进行贸易。因此张骞凿通西域、以及随后的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才使得通过中亚地区的商旅通畅无阻。自此,中原与西域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丝绸之路正式形成。

 

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片交通路线网,在海上贸易大规模兴起之前,贯穿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道,东起中国,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世界、波斯帝国一直通往罗马帝国。从陆路到海洋,从戈壁瀚海到绿洲,途经无数城邦,抵达各时期帝国的都城。来往于这条道路上的不止有商队与士兵,还有僧侣与游客、学者与艺术家。在用丝绸连接各地区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与思想。因此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中西间的经济贸易,更是政治、文化和思想交流的大动脉。中国早期的养蚕术、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技术是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而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以及西域及其更西边的地方性宗教——祆教、摩尼教、犹太教等也是从这条路线传入中国的。

 

在中国早期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大师,或是出生在汉王朝境内丝绸之路上的西域移民家庭,或是以居士身份从西域由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中国出家为僧的。前者如支谦和法护,后者如安玄。支谦本为月氏人,祖先在东汉灵帝时(168-190年)定居中国,法护则为世居敦煌的月支人。而安玄是安息人,在181年抵达东汉都城洛阳后出家为僧。大概在丝绸之路贯通后的两百年不到的时间,中土已有大量佛经梵本流通,而将这些梵本译为华言的多是这些通晓梵语汉文的胡僧。由此可知,佛教的传入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国威及于西陲的唐代,一些西域或中亚的地方性宗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如祆教(拜火教)、摩尼教和基督教(景教,基督教聂斯托里教派)等。在国都长安的布政坊、醴泉坊、靖恭坊、崇化坊和普宁坊等各有胡祆祠一座。此外,洛阳和河西走廊的沙州也有祆祠的记载,可知当时拜火教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兴盛。至今《大唐景教流行中国碑颂》还矗立在西安碑林中,记录着唐代基督教由丝绸之路传入的历史。

 

宗教之外,中亚及西域丰富多彩的歌舞、音乐、饮食、风俗更是浸润入唐代的社会中,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唐代诗人鲍防《杂感》一诗所咏就是反映当时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盛况: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自古以来,作为联系中国内地与中亚腹地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的沟通和交流,成就了这一地区特定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当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在带动沿途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将文化搭载在这条经济通道上。当然,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严防死守极端思潮通过这条经济动脉影响我国的政治、文化。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需要在对历史经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展开。

 

(张晓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展开全文

联合国“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介绍会在京举办

2017-05-16

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习主席提出,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受到了联合国以及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表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建立体现出了中国对国际合作的远见,欢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商业部门、联合国机构、社会组织参与进来,集思广益,献言献策。

 

联合国“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介绍会在京举办

 

15日,联合国环境署在京举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高级别介绍会,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王文彪说,昨天我们聆听了习主席激动人心的主旨演讲,习主席提出的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值得关注的是,“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影响,十几亿人口深受沙漠之困、沙化之苦、沙尘之扰。30年前的中国库布其沙漠和今天的伊朗、埃及等地区就是遭受荒漠化侵害的真实写照。践行绿色“一带一路”理念,沙漠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中国库布其沙漠的治理经验可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分享和交流。亿利集团将积极参与联盟的创建,并在“一带一路”沙漠治理、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保大数据平台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联合国“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介绍会在京举办

 

联合国环境署高级别官员、企业家代表、科学家代表以及中外大学生代表等200多人出席了介绍会,并进行了论坛研讨。(中国网 记者魏博) 

展开全文

文博会上感受台湾顶级工艺

2016-11-07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刘燕枫)每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上创意与工艺总是其中的重头戏,台湾工艺精品展从2012年至今连续四届参展,逐渐遴选出优质的产品,也积累了市场口碑。今年更推出“台湾顶级工艺”着重展现台湾工艺的深度和价值。

 

本次“台湾顶级工艺”从产品材质上更加丰富多元,竹艺、木艺、漆器、金属、染织、陶瓷及石雕。充分展现出台湾工艺制作上的广度;从产品创新和研发角度来看,参展厂商中无论是市场熟悉的品牌,还是新近开拓期品牌,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其中如“天染工坊”、“鹿港窑”、“华泰漆器”、“植物语汇”等都是在传统工艺制作基础上研发出独家技术,并且融合当代设计审美,使产品既创新也富含深度。

 

在历届文博会中,台湾工艺精品的创意及精致每每令人惊艳,但是“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任许耿修却说:工艺家们不会因赞誉而停下脚步,反而会更深刻地感受工艺市场瞬息万变,还要保持技术上的不断研发、创新,以及剖析工艺品与生活的关系。这样不断历练才能在市场上稳扎稳打地发展。

 

海峡两岸文博会是一个文创产品交易的平台,也是交流的场所,更是参展商和设计师们观察市场、把握市场脉动的好机会。除了期盼拓展市场,参展厂商也期盼将台湾工艺精品持续传递给喜爱工艺的两岸民众。

展开全文

两岸文创精品齐聚文博会

2016-11-07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消息:(记者刘燕枫)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延续去年的精彩,在“创意设计”板块首次齐聚大陆和台湾的30多所高校同场竞技,展示他们的近千件作品

 

实践大学、台湾艺术大学、树德科技大学,亚洲大学、正修科技大学、东海大学、弘光科技大学等7所台湾地区设计高校,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大陆30多所高校参加了这一竞赛,展出的近千件作品凝结了两岸高校师生的艺术思感与设计创意之作。组委会还评选出“第六届海峡两岸高校艺术设计奖”、“福建最具创意文化产品评选”等活动。

 

走出学院的两岸青年设计师们经过市场的打磨和考研,一步步成熟起来。在本次展会中有以漂流木为材料制作家具和废料制作家居饰品的厦门文创品牌“再生海”;弘光科技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系廖伦光和他的学生一起研发的泥土染色及文创设计;以“喝一口来自坪林的环境友善茶”为slogan的蓝鹊茶;做儿童教育出身的茶人芮桢在设计茶席的时候也不忘童心,甚至有些玩具还是向小朋友借来的,所以她茶席也是“萌萌哒”;把3D打印技术运用到陶瓷建模,为传统制瓷工艺注入新鲜活力。这是来自台湾青年自创品牌GEEZ;以及全球最红小和尚“贤二”的文创产品的惊艳亮相。

 

以“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文化市场融合”为宗旨。经过八年的培育,海峡两岸文博会已经成为两岸文化产业对接重要平台。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