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台|Businessmen

第11期李维哲
忙碌中享受创业乐趣的台湾设计师李维哲

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攻读建筑的李维哲在台湾几年创业经历后,选择来到北京。他今年39岁,在北京五道口和一个年轻的手机应用创业团队几乎朝夕相处,每周工作六天的节奏仍然干劲十足,乐此不疲。比起人口规模有限的台湾,他更看重大陆巨大的市场,移动互联网及用户生成内容的蓬勃发展更是让他看到势不可挡的潮流和机会。对他而言重要的是有好的创业团队一起共事。

2014-04-16编辑 / 韩旭
往期回顾 >
alt

“喜爱美的事物”因而选择设计

 

李维哲出生于台中,14岁国中毕业赴美读高中,住在位于波士顿的姑姑家。本科升入著名的常青藤联盟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环艺设计。他从小就爱画画,小时候觉得设计是比较喜欢的一个兴趣。选择大学专业时介于读医或者设计,后来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完美的事物,便义无反顾选择这个专业。

 

 

2012年李维哲在天津

 

宾大的设计学院提供了全方位的设计教育课程体系,训练了他如何去看一些设计的理念、历史,还鼓励学生直接参与设计的项目,从建筑、工业设计,到平面设计皆有涉猎。他毕业进而升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参与建筑学和数字新媒体结合的学习项目,这为他日后尝试含有多媒体因素的设计项目和转向IT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哈佛读书期间正是接近2000年,第一拨IT网络潮兴起,IT技术如何对建筑产生启发和影响成为他所在的设计学院建筑系和数字媒体结合的热点。那时候正在流行所谓的镭射雕刻——通过镭射技术建立模型,研究和建造建筑的结构、表面和建筑形式等等。相比起来如今镭射雕刻技术已经过时,3D打印技术取而代之成为新的潮流。因此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会带给建筑设计一种新的启发,引领新的建筑模式和形式。李维哲也正是意识到技术对建筑影响的潮流,有时候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创新,有时也许是微创新,但不可忽视的是数字技术背后的强大力量。

 

 

2012年李维哲在九寨沟

 

2001年,李维哲刚从哈佛设计学院毕业,又加入了该校的信息学设计中心(CDI-Center for Deisgn of Informatics), 继续研究和探讨数字技术和建筑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曾担任产品和项目经理,在微软这类大公司的支持下,依托这些科技企业的IT技术,领导公司和学院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设计系等进行的产学合作。比如他们与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合作设计的360度全景互动展示项目(panoramic interactive tour)在当时是相当具有创新性的作品。他们注重通过技术将建筑局部可视化,或开发一种范例、原型,进而发展成为值得开发和生产的产品。

 

跨出校园开启创业之旅

 

在哈佛信息学设计中心(CDI)结束3年的研修项目时李维哲已经30岁,不知不觉在海外已经生活了15年,思乡心切,他决定回到台湾陪伴家人。2004年,他加入一对设计师伉俪创办的初创公司XRange, 成为4人原始团队的一员。创办人罗伊斯学的是工业设计,他的妻子张淑珍毕业于哥伦比亚的建筑系,较为相似的背景让李维哲与他们一拍即合,开展有趣的创业研发项目。他们为当时刚开始流行的网络电话产品Skype设计了一款可直接连接计算机的话筒设备,就赢得了红点奖(Red Dot Design Award),一项国际公认的工业设计领域的顶级奖项。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了XRange在台湾举办的多媒体展览和建筑项目。

 

 

2012年加入Fotoable公司的李维哲在北京

 

两年后,李维哲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那是2006年,Web2.0的浪潮兴起,预示着互联网新一轮的规则和随之而来的机会。比起Web1.0时代简单传统的门户、搜索、信息服务等功能,Web2.0迎来了用户自定义生成内容的时代,伴随着社区和社交网络的兴起。李维哲说,“当时台湾有很多想创业的年轻人,于是就聚起来,做了一个新闻聚合平台FunP.com,有点像国外的Digg.com,是做新闻聚合服务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李维哲成为这个4、5人组成的核心创业团队中的元老,负责产品设计,尤其是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当时Web 2.0虽然是让人兴奋的新概念,但也是模糊的新领域。大家都在试图探索Web 2.0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一开始他们尝试通过鼓励用户去推荐新闻,调动用户间的互动,便形成社区。之后就衍生出了社交网络如Facbook,MySpace,当时是互联网行业内的一个重大转变。

 

李维哲说,FunP.com一度成为台湾中文媒体里最火的新闻聚合社区。有趣的是,他的团队曾在2006年带着FunP.com产品代表宝岛台湾到北京中关村参加新创企业Demo Show大赛。那里活跃的气氛让他想要来到大陆创业。但由于合作伙伴的原因,两年后他离开FunP.com,在台湾加入了另一个创业团队,开始制作Hiiir.com产品——基于博客的定向推送新闻插件服务。这些产品虽然一度非常受欢迎,但在2007年Facebook正式大举进入台湾时,当地有限的市场很快被占领,爆发性的垄断让其他优越性略输的产品无法活下去。

 

大陆的市场对创业者更有吸引力

 

2009年李维哲带着Hiiir.com产品再次到大陆参加在苏州举行的Demo Show全国大赛。两次到大陆参赛,推动了他下决心来大陆发展。2011年年底他又一次来到北京,在一名天使投资人的引荐下认识Fotoable公司的创办人胡志农、龚志海,他们都比李维哲年轻四、五岁。胡志农此前是暴风影音创办人之一,2011年离开原来的公司创办了“玩图”手机应用。设计与摄影都是李维哲的兴趣,拍照片几乎是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手机照相正越来越成为趋势,李维哲认为这一领域的产品和服务都大有可为,于是决定加入Fotoable公司。当时加上李维哲只有4、5个人的创始团队,现在已经成长为20多人。2012年7月到12月,充满潜力的Fotoable团队进驻位于中关村的微软办公室,被选为“云加速器”项目的第一批成员。

 

 

2012年Fotoable团队和开发的部分图片处理应用产品

 

Fotoable公司创办2年多的时间里,开发了20多个图片处理类手机应用产品,包括玩图(FotoRus),拼立得(InstaMag), 画中画相机(PIP Camera), 中国风和日记相机,以及几款简单的视频处理应用。最受欢迎的“玩图”应用在全球下载量过亿,产品总体用户活跃度良好,用户来自中国、东南亚、北美和南美,80%为女性,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在不同地域有差别。

 

2014年李维哲和妻子在北京北海公园,经画中画应用处理后的合影照片

 

当全世界的人们都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名目繁多的手机应用覆盖全球的市场,富有创意、提供优质服务并方便实用的手机应用产品会获得全球用户的青睐,价值也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Fotoable 的产品系列也是如此,在国外学习设计的背景令李维哲的设计风格较为国际化,考虑到不同地区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李维哲说,这些产品的中心理念就是让人可以更方便的做出好看的照片。摄影基本上是传统相机到微单,李维哲说,“我们想让用户体验更简易、更方便,于是以人性化的设计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里拍照、修图、做出漂亮的照片。”

 

 

2013年李维哲和妻子在京都,拼立得制作的拼图如旅行杂志内页

 

在图片处理应用领域,Fotoable可谓做足细分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有独特的创新点。李维哲介绍说,玩图就有点像美图秀秀,但像画中画,拼立得有点像创意相机,在基础的修图功能上添加有创意边框的素材,这些产品相当受女性用户的欢迎。Fotoable擅长以创新的方式打造知名度。2013年Fotoable推出的拼立得就是提供创意背景并自动排版的一款应用。李维哲说, “我们想要用最方便、最有设计感的方式展现用户最美的画面。所有的模板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用户只要选择几张照片就可以通过杂志的方式呈现,可以选择加入文字,尤其适合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各种旅游照片的女性用户。它还受到很多明星的欢迎。”

 

2013年李维哲在日本,用拼立得处理过的旅行杂志效果图片

 

平面化的团队中,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

 

李维哲曾说,对于他而言工作地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遇到合适的人,做着投契的事,好的创业团队才是最重要的。他说到Fotoable的创业团队,“同事们合作相当无间,大家工作起来很快乐。这个年轻团队的决策很平面化。项目主导者会听取和综合大家的想法意见,每个成员的意见都有价值,好的意见会被综合商讨,不管是工程师、营销人员,哪怕实习生都会提意见,将所有想法整合起来去做一个对的方案,这才是最主要的。”在每天都充斥变化、更新升级极快的移动互联网行业,速度和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成为公司取胜的关键。李维哲说,我们知道环境是不允许我们缓慢成长的,因此团队在高度默契下,产品从设计到开发有时只1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就可以完成,速度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在与彼此默契合作下,也会体现团队特有的品牌。

 

2014年Fotoable团队在泰国旅行,拼立得处理过的杂志效果合影

 

李维哲说,其实乐趣就在于过程。“我觉得如果每天起床后都能做你有兴趣的事情还是蛮快乐的,你对份内工作就想做更多贡献,一旦贡献就有更多热情,这是更正面的力量。每个人在公司内都能有所贡献,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