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视发展历程回顾:有功有过 从单调到竞争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7-04 17:40:27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上世纪中期以来,电视一直是全球阅听人最常使用的信息与娱乐来源,也由于受高度瞩目,因而成为媒体家族中最“恶名昭彰”的一员。平面报刊杂志的静态属性,且较注重文字内涵,尚不致蒙上乱源恶名。电视之“恶”,主要是指其光怪陆离的膻色腥新闻取向,与缺乏启发功能的浅碟式节目内容,尤其在私有企业的经营体制下,成本效益压倒社会责任,股东利得大过公众权益。
台湾电视台数以百计,除了少数境外频道外,几乎找不到高水平或具有深度、广度的大制作;全英语新闻频道更是付之阙如,近年连卡通片和连续剧都以境外购片播出为主。环顾邻近日、韩、大陆的电视产业,在地自制的新闻、记事、戏剧、娱乐类节目大行其道,甚且营销全球,真是汗颜!
话说从头,1962年台视成立,为台湾电视之始;受到观众热烈爱戴,中视和华视于1969年、1971年相继开播,此后30年间,三台鼎足而立,平分秋色,寡占市场下,产业一片荣景,俗称“三台时代”。
当时三台人才济济,主其事者锐意经营,专业人员时有佳作,颇能肩负时代所赋予媒体公共责任。然而,随着社会进步、民主抬头,加上传播科技的突破及民众对于多元信息的需求,台当局决定开放天空,1993年台当局通过“有线广播及卫星广播电视法”,等同宣告由三台时代结束。从此,台湾广电市场进入百家争鸣的崭新局面。
开放后的电视媒体,宛如猛虎出闸、势不可挡,不断冲击世道人心,摇撼政经体制,也在广大观众的心目中留下放任浅薄、不负责任的负面印象。究其原因何在?
首先得归咎台湾市场规模狭小,开放形成过度竞争,经营者以缩减人事、控制成本、置入营销等商业手段来因应,导致内容稀释、质量低下的恶果。新闻专业台受制于广告商习用的个人收视率调查仪(people meter),致内容取材大幅度向最易哗众取宠的社会新闻倾斜,于是,电视新闻网烧杀掳掠画面多过仁义爱善的故事,经政大计的分析少于芝麻绿豆的琐闻。忧心忡忡的父母纷纷选择拒订有费电视,以免孩子们的心智“弱化”。
回想起3、40年前,每逢3家电视台招考新人,总会挤进成千上万的优秀青年前来“圆梦”,一旦飞上枝头,即成社会宠儿,前程无量;曾几何时,三台人去楼空,风光不再,而当红的有线电视却沦为社会乱源,令人分不清时代的变革究竟在引领我们前进还是倒退?
但平心而论,台湾媒体绝非一无是处,台湾民主风气和言论自由举世闻名,民营化的大众传媒,在讯息传播与社会监督上表现不俗。揭人隐私的八卦周刊,夸夸其谈的名嘴节目,惯于把放大镜聚焦在政商权贵、显要名流的不当言行,仔细判读,严厉挞伐,往往能让作奸犯科者无所遁形,让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人士谨言慎行。人皆谓电视谈话秀过于粗糙浮滥,如果真能令居上位之人戒慎恐惧或让公理正义昭彰,升斗小民称快不就是莫大的贡献吗?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