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字起源于甲骨文 曾是吉祥图案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5-22 15:05:32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2011年4月,陕西凤翔一农民捡到一陶器残片,发现上面刻有一个“囧”字。据文物部门专家介绍,陶片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
陶片上的“囧”是一种象形字,起源于甲骨文,是在先秦战国时代官方发文中经常出现的吉祥图案。在篆体中,最早的“日”字写法就是“囧”。后来,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楷书中运用篆书的写法,把“明”字写成“朙”,现在仍有书法家沿用;2011年7月,一块纪念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殉难碑,因出现“囧”字而惹来围观,实际上正是颜体“朙”字的半边。
在甲骨文中,“明”字左边是一个圆形太阳,到了金文时期,“太阳”变成车轮形状。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小篆,很多字都发生了装饰性变化,《峄山碑》中的“明”变成了“朙”,结构虽复杂,但挺好看;宋代后,“明”字被官方定为正体字,推广使用,“朙”变成了异体字,很少见到。但汉族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孙子的这块“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再次让“朙”字进入大众视野。
当下,“囧”字成为网络使用频繁的汉字之一,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而“囧”字本义是光明。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悲伤、沮丧而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被赋予了悲伤、无奈或尴尬心情等新义,似乎也靠谱。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25万人上凯道发声!马英九劝赖清德“好自为之”被6.6万人点赞2025-04-27
- 税惠宣传进企业 精准服务促发展——沈阳市举办“台港澳企业税务政策解读会暨台港澳企业家座谈会”活动2025-04-27
- 汉台青年东湖高新企业行:解码AI新图景,共探发展新机遇2025-04-27
- 平乐榕津第十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开幕2025-04-27
- 台北、桃园、台东云南同乡会腾冲开启寻亲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里 青春共旅——“相约桃花源·携手向未来”2025年两岸青年交流研学营侧记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