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呈祥”被误解千年:凤原本不存在性别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12-18 11:07:45 | 来源: 解放日报 |
原标题:龙凤呈祥,被误解千年
“龙凤呈祥”是一个被误解千年的词。凤最早作为楚人的原始图腾,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是导引人的精魂“飞登九天、周游八极”的载体。作为一个图腾崇拜,凤原本是不存在性别的。后人将之与凰组合成“凤凰”,便有了雌雄之分,凤自然成为一只雄鸟。
我国古老的动物灵崇拜主要有鸟、龙、犬、虎四类,鸟灵代表着南方的稻作文化,龙灵代表着北方草原的游牧文化,犬灵代表着山地的驯养文化,虎灵代表着山地的狩猎文化。在这四大动物灵中,尤以鸟灵与龙灵最为突出,并最终演化成南北两大图腾,即所谓的“凤翥龙腾”:北方尊龙,谓之龙腾;南方(尤其是楚地)崇凤,谓之凤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北两大图腾“龙凤呈祥”,在华夏大地并驾齐驭,昭示着一种祥瑞之气。这应该是“龙凤呈祥”的本意。
历史上楚国曾是世界“第一大国”,楚人是“不服周(周王朝)”的,楚庄王更是问九鼎于洛阳郊外。因而凤的地位与影响在当时的南中国大地上远在龙之上,而且是“重凤轻龙”。在屈原的辞赋中,凤与龙各出现过24次,但凤充当的是神使,龙只是凤的坐骑。所谓的龙舟,也是凤站在龙尾上充当舵手,驾驭着龙舟行使。
人们常言“龙虎斗”,但在先秦艺术作品中,龙虎从来未曾斗过,倒是在出土的楚人刺绣、漆器等作品中,“龙凤斗”却是屡见不鲜。在楚“龙凤虎纹刺绣”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大凤鸟双足与一龙相搏,双翅则同时与一龙一虎相斗。虎在楚人心中的地位则比龙更低,它常常是巨凤踏在脚下的玩物罢了。
伴随楚国的逐渐衰落直至灭亡,北方一直是政治中心,龙变得唯我独尊,成了皇权的象征,凤只能作为龙的从属。于是,便有了我们在历史剧中看到的穿着龙袍、坐着龙椅的皇帝,以及头戴凤冠的皇后。凤从龙的附属,渐变为皇后的指代,又稀里糊涂地成为女性的代名词,让阴阳颠倒几千年。所以,哪家生个男娃,尽管取名“凤儿”、“小凤”之类的,既寓含凤之阳刚,又昭示祥瑞之气。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入境游订单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游双向升温2025-04-25
- 两岸学者在京共话两岸关系:统一大势不可阻挡!2025-04-25
- 中国企业逆势突围底气从何而来?外贸一线见闻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离岸贸易印花税政策顺利扩围 上海一年累计减免印花税1.82亿元2025-04-25
- 美台勾连欲“练兵拒统”?国防部正告:“台独”必将众叛亲离、土崩瓦解!2025-04-25
- 台青赴大陆创业热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