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年饭、反向探亲、旅游过年--中国人的年俗新风尚

 

新华网石家庄1月23日电(记者任丽颖)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全球华人共同的节日。中国人迎接春节的方式尽管在细节上有南、北差异,但总离不开“吃年夜饭”、“游子返乡”、“归家守岁”等主题。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在过年方式上也有了新的变化。

 

“西式”年夜饭

 

年轻的刘月夫妇,这个年夜饭选择了西餐。刘月说:“我们两个放假晚,回家的火车票没买上,今年就要自己在外面过年了,年夜饭不想太麻烦,西式自助餐选择性较大,吃起来随意,所以便在自家小区附近的西餐厅订了年夜饭。”

 

记者在春节前夕走访或电话采访了石家庄二十多家西餐厅,发现除较小规模的西餐厅没有推出年夜饭活动,中高档规模的西餐厅都推出了此项活动。高档西餐厅,除夕夜的包间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订出去一半以上。

 

记者发现,高档西餐厅包间最低消费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大厅自助式西餐每人消费在98元到188元之间。各餐厅还推出了除夕夜大酬宾活动,有的现场制作“水饺”,有的则是赠送特制糖葫芦,虽是西餐,但也很本土化。据餐厅管理人员解释,西餐厅推出的这些活动,使顾客在吃西餐的同时,依旧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年味。

 

从“游子返程”到“反向探亲”

 

春节将近,看着身边的同事们不是为春运火车票发愁、就是为过年荷包吃紧发愁,29岁的石家庄市民赵海燕夫妇显得十分从容。今年春节,夫妻俩的双方父母决定分别从外地赶到石家庄,找他们这对年轻人过年。

 

“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谁都想带着对方去自己的家乡过年,但是往往顾了这一边,那一边的父母就成了‘空巢老人’了。虽然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但谁不想过年的时候看看自己的孩子呢?”赵海燕说。

 

已经推行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发展至今,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如今大多已结婚成家,他们组成的“独生夫妻”改变了中国的家庭结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独生夫妻都为“过年去谁家”发生过争执。对于那些家乡和工作地点不在一个城市的夫妻而言,春节回家更是“苦不堪言”。

 

鲁洁和丈夫小杨工作在北京,他们一个是浙江人,一个是山西人。每年春节他们都是年三十儿在小杨老家浙江过,初二再赶到山西过剩下的几天假期。鲁洁告诉记者,每年来回的机票共6000多,花钱不说还特别疲惫。

 

因此,近几年很多年轻的夫妻都劝说自己的父母从异地过来找自己过年,这样对于两家来说都很“公平”。当然,这样的做法也遇到了不少阻力。

 

“最开始和我爸妈提起这个想法,他们极力反对。理由是春节是团聚的日子,不光要和子女团聚,亲戚朋友也要走动,一旦去了外地,除了子女谁也不认识,过年没意思,年不像年。”赵海燕说,她给父母反复讲道理,总算让他们同意过来过年。

 

腊月二十八,双方的父母都到齐了,赵海燕表示,夫妻俩会在这几天多安排些“节目”,让老人们好好过一个年。

 

“我妈说只要看见了我,不管怎样过年都特别开心!”赵海燕说。

 

从“归家守岁”到“旅游过年”

 

为过一个健康独特的新年,今年春节,在一家石家庄旅游公司当业务经理的朱先生拉上父母,踏上了旅游过年的征程,路线、酒店、吃饭等计划,全由他一人包办,“初一上午先从西安乘飞机去深圳,在深圳停留了一天后到香港”。

 

根据朱先生以往的工作经验,过年期间,去香港游玩的内地游客很多,街上时不时能看到老人、孩子全家一起出行购物的场景。

 

中国自古就有除夕夜在家中“守岁”的传统。在古人的时间观念中,时间转换的节点更多的是危机的关口,需要聚合家庭集体之力共度年关。

 

中国的春节有7天假期,不少人都选择利用这段时间出游,北方人选择去南方气候温暖的地方过年,还有好多人选择去国外过年。

 

石家庄一所外语中学的教师杨丽丽,今年春节准备带着父母去海南旅游过年。她说,举家外出旅游异地团聚与传统居家过年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上也是一种让人高兴的团圆方式。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夏学銮表示,尽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过年新方式冲击着一些曾经彰显亲情的过年习俗,但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亲情、团聚仍然是春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