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台湾经济患上了“台湾病”

近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发文章指出,台湾因深层的、结构性的经济功能失调,患上了“台湾病”。文章认为,“台湾病”是一种“由政策诱导的营养不良”,造成台湾经济正被“四大失衡”所困:一是极度低估的汇率;二是因劳工薪资增长滞后带来的社会层面的失衡;三是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四是潜在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除了文中所提到的“四大失衡”,笔者认为,台湾经济还面临至少“三大忧患”:其一,从需求方面看,消费持续低迷,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其二,从产业结构看,尽管台湾高科技产业发达,但传统产业不断萎缩,经济过度依赖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半导体产业;其三,从支撑条件看,不仅传统上的“五缺”难题未能得到解决,还因民进党当局的错误政策及倒行逆施出现了更多的“缺”。

 

台湾经济患上了“台湾病”_fororder_台湾经济1.JPG

 

2025年以来,拉动台湾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两驾已近于熄火,主要靠出口的相对强势增长拉动,经济出现剧烈波动的风险加大。根据台湾地区统计部门10月底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净出口对台湾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三分之二,投资的贡献率约为四分之一,消费的贡献率则不足一成,第三季度净出口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九成。这意味着,台湾经济面临的内需不足问题愈加突出,对出口的依赖进一步加深,缺乏内在的稳定性。台湾内需不足的背后,是收入分配的失衡,贫富差距持续加大,普通民众缺乏购买力,民间消费难有起色。

 

台湾产业发展的两极分化问题正日益严重,导致其脆弱性不断提升。一方面,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据日前台湾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统计处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台湾方面称为资讯电子工业)的产值同比增长25.84%,占台湾制造业产值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47.52%。其中,集成电路产业的产值同比增长27.79%,占台湾制造业产值的比例高达24.11%。另一方面,包括化学工业、金属机电工业、民生工业等在内的传统产业均出现负增长,前三季度的产值同比分别下滑8.24%、1.78%和0.08%,特别是化学材料及肥料业、基本金属业和汽车及其零件业3个主要行业,产值下滑幅度分别为13.98%、12.51%和9.46%。台湾制造业发展高度依赖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问题更为突出,难免会陷入“成也电子信息,败也电子信息”的境地。

 

制约台湾经济发展的各种缺失问题也日趋加剧。民进党上台以来,不仅长期面临的“五缺”(缺电、缺水、缺工、缺地、缺人才)问题未能解决,还出现诸多新的缺失,特别是“缺安定”,使得岛内的资本外流问题愈演愈烈。当前,台湾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不确定性上升,高科技产业受美国等西方国家胁迫导致技术和人才流失,传统产业受关税与汇率“双杀”举步维艰,贫富差距持续加大。在美国祭出所谓的“对等关税”背景下,赖清德当局一味任美予取予求,甚至不惜将台积电逐渐变成“美积电”,使得岛内半导体产业“空心化”的风险进一步升高,台湾经济正加快被边缘化。

 

台湾经济患上了“台湾病”_fororder_台湾经济22

 

面临上述严峻的问题,民进党当局无意也无力改善现状,只是一味推动与大陆“脱钩断链”,无异于自断活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客观事实表明,两岸遵循市场规律和合作共赢原则,所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关系,拓展了台商台企的竞争力,促进了台湾的产业升级,提升了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大陆资源和市场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民进党当局违背经济规律,强推两岸经济“脱钩断链”,正令台湾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加快集聚,经济体系将更加脆弱,经济前景更加黯淡,真是祸及当下,贻害子孙。(作者:周小柯)

经济数据“猛如虎” 老百姓在叫苦!赖清德吹嘘“政绩”被唾弃

2025-09-18

深陷“执政”困境的赖清德,近来狂打“政绩牌”,日前在彰化拜庙时,称台湾蔡英文和他的带领下,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经济比大陆还强”。此言一出,外界一片嘘声。赖清德因为说谎成性,被嘲讽为“莱尔校长”(liar,说谎者)。他列举的那些“政绩”,究竟有几分真实性?

 

下乡吹嘘“经济成就”

 

在“7·26”“8·23”两场“大罢免”完败后,赖清德把败因归结为“政绩未宣导到位”,因此启动“下乡巡回访视”,亲自上阵欲跑遍全台22个县市。本月14日,赖清德在彰化溪湖福安宫参香时,大肆吹嘘民进党2016年以来的“政绩”,包括经济增长率是“亚洲四小龙”之冠、基础工业转型升级成功、对大陆经济依赖减少,云云。总之一句话,就是“台湾经济比大陆还强”。

 

值得关注的是,岛内主要媒体近来纷纷转发“台湾经济增长率是韩国5倍”这条稿件,称台湾地区今年GDP增长预计达4.5%,远超韩国的0.9%,人均GDP已超越日韩,相关报道还取了“韩媒震惊”“我台湾我骄傲”等标题,“洗脑”意味非常浓厚。此外,台媒、网军侧翼近来炒作的“经济成就”,还包括台湾地区8月份出口大增34%、台股突破25500点,均创下历史纪录。

 

单从数据看,台湾经济确实很猛,赖清德若真的“英明神武”,应该“万民拥戴”才对,但近来公布的民调却显示其支持度近乎崩盘。像是“台湾民意基金会”16日发表的最新民调称,赖清德支持度32.7% ,创历史新低;其“感情温度”仅为43度,甚至比不上关押一年的台北市前市长柯文哲。“台湾民意基金会”亲绿色彩浓厚,它所做出的民调尚且如此,赖清德的真实民望可见一斑。

 

最擅长“丧事喜办”

 

经济数据“猛如虎”,老百姓却在叫苦,如何看待这种反差?

 

首先,数据会不会有造假的可能性?民进党上台后逐渐掌控一切,连社会正义最后防线司法都能染指,插手经济统计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台湾近年来万物齐涨,但前不久统计的CPI涨幅仅为1.58%,为四年来新低。看到这则新闻,岛内很多网友纷纷痛骂:“我信你个鬼!”

 

其次,也有可能是台湾畸形的经济结构造成的虚幻。台湾的出口、股市非常依赖半导体产业,尤其是台积电。拿股市来说,台积电的市值占到总市值的近三分之一,能买台积电股票或在台积电上班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并没从经济发展中获益。

 

此外,今年新台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台湾经济即便很低迷,但按美元计价,GDP的增长率仍很亮眼。这除了对出境游客有利,对整体经济不见得是利多,但民进党最擅长的就是“丧事喜办”。

 

早已失去民众的信任

 

从现实中看,虽说民进党2016年上台后,基本工资年年涨,但劳工实际薪水却跟30年前差不多,而物价却不知上涨多少倍。尤其是最近几年“最有感”,前一段时间一公斤葱的价格居然飙到500元新台币,“平民水果”香蕉一台斤(600克)也突破100元新台币。

 

台湾民众“用脚投票”,最近来大陆的航班爆满,其中有很多是“首来族”,他们在大陆实现了“水果自由”,到大陆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去蔬果市场,采购水蜜桃、葡萄等,这些水果在台湾要贵5倍以上。至于大陆物美价廉的新能源车,更是不少台网友心仪的对象。

 

民进党当局玩数字游戏来粉饰太平,并通过媒体、网军来强化“洗脑”,但台湾人越来越不吃这一套。国民党推出的“莱尔校长”短片之所以爆红,就是民间对赖清德不满情绪的总爆发。“莱尔校长”刚愎自用、说谎成性,早已失去民众的信任。(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展开全文

关税、汇率双重夹杀 岛内预估逾30万劳工受影响

2025-08-14

中国台湾网8月13日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严重冲击台湾传统制造业,台当局劳动事务主管部门副主管黄玲娜12日声称,目前估计受影响的劳工约三四万人。不过,产业界认为“太低估”。台湾劳工因应关税冲击联盟总顾问毛振飞直言,一旦开放美国汽车零关税进口,受影响的汽车及汽车零件业劳工,至少30万人以上。

 

台南市产业总工会副理事长方子明表示,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公布后全台纺织业受创严重,他服务的公司近两个月已要求员工每月排休10天,还准备收掉1条生产线,百余名55至65岁的劳工可能“被迫”选择离职或退休,全台受影响劳工人数不可能只有区区4万多人。

 

台中市一名不愿具名的业者透露,工具机产业自去年起已出现“做三休四”甚至放无薪假的情况,汇率劣势又让台湾地区出口竞争力落后于日、韩及东南亚,如今再加上“20%+N”关税,形同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忧心,不只工具机与手工具业,劳工人数最多的传统产业都将受波及。

 

台湾机械公会理事长庄大立表示,产业近年受多重不利因素打击,汇率劣势才是根本问题,如今“20%+N”关税更让出口劣势雪上加霜。

 

台中市业者说,台湾地区工具机产业关税为24.5%,较日、韩多了近10%,加上台币近几个月已升值超过10%,在关税、汇率双重夹杀下,业者经营非常辛苦,除盼当局与美谈判能争取更低关税税率,也应出手让台币贬值,帮助出口产业。

 

资深劳工运动代表人物毛振飞强调,一旦当局开放美国汽车进口零关税,不仅汽车制造业会受重创关闭生产线,汽车零件业也会连带遭殃,影响所及至少30万人以上。

展开全文

岛内分析:台湾若对美零关税 税收冲击总额达629亿

2025-07-18

中国台湾网7月18日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所谓“台美关税谈判”正在进行中,外界忧心美进口商品关税降至“零”成谈判筹码,恐冲击岛内税收。据统计,2024年台湾从美国进口货品税收总额达629亿元新台币。民代赖士葆表示,绝不接受美国要求零关税。

 

台立法机构“财政事务委员会”17日举行所谓“台美关税协商公听会”,赖士葆认为,台湾极有可能被零关税,若真这样,对农业、汽车业冲击最大。他质疑,台湾能承受一下子零关税吗?汽车业又有几家能活?

 

台湾如果要降税,都要经过立法机构同意。赖士葆表态,不能接受被零关税,因为台湾已经付出够多,包含购买天然气、替阿拉斯加开发管线、台积电扩大投资美国,一开始就把底牌亮出来、付出去,等于跪着跟美国谈判。

 

据报道,所谓“台美关税谈判”结果尚未出炉,已冲击到台湾车市,消费者预期心理下买气急冻。台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小客车进口金额为33.4亿美元,年减幅度22.2%,创16年来同期最大减幅,抑制消费品进口增长幅度。

 

美国对台湾地区所谓“对等关税”迟未揭晓,让外界不少揣测与台湾“大罢免”有关,认为要等到7月26日后才会揭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