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习近平考察平潭 鼓励发展两岸区域合作新模式
编辑: 关远芳 | 时间: 2014-11-05 | 来源: 海峡飞虹专稿 |
习近平在宸鸿科技(平潭)有限公司会见部分台资企业负责人,并同他们座谈。
习近平在宸鸿科技(平潭)有限公司5.5代面板玻璃切割车间察看生产工艺。
习近平在平潭海峡高速客运码头旅检大楼向赴台的两岸旅客问好。
习近平在平潭海峡高速客运码头登上“海峡号”客轮与赴台的两岸旅客握手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于11月1日考察了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到台资企业宸鸿科技考察并与台商代表座谈,在平潭口岸二线卡口了解监管和人、货进出情况,并到平潭海峡高速客运码头旅检大楼、登上“海峡号”客轮与与台湾旅客交流。
习近平表示,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没有任何理由不携手发展、融合发展。他说,大陆改革开放,两岸合作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台资企业助推了大陆改革和发展;现在和将来,两岸经贸合作仍然十分重要,希望台湾企业家一如既往,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多作贡献。
香港《大公报》发表评论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大陆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决心不变。而作为对台最前沿的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则担负探索两岸区域合作新模式的重要任务。习近平称赞和肯定台企台商为推动大陆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向两岸各界透露了一个重要讯息:两岸经济合作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旋律。尤其在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岛内搁置近一年半仍未能生效、两岸经济合作出现新问题的情况下,习近平的讲话犹如一颗定心丸,显示不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大陆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决心不变。而作为对台最前沿的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则担负探索两岸区域合作新模式的重要任务。
福建台商们纷纷表示,习总书记此行释放出对海西的重视,相信会有更好的政策支持,这让他们在此奋斗充满信心。
台湾岛内各大主流媒体对于习近平此行都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报道。台湾《联合报》指出,习近平以接近台湾基层民众方式,语气放缓、身段放软,传达大陆对台湾的关心。台湾《工商时报》引述相关报道后,分析说在岛内发生“太阳花学运”和服贸协议在“立法院”搁置后,外界一度担心两岸经贸往来会受到影响而趋缓,而习近平罕见地向台商温情喊话,将有助解除外界的忧虑。台湾“中央社”的报道,也提到习近平是在向台商温情喊话。台湾《经济日报》分析报道指出,习近平访台商,缓和两岸气氛意味浓厚。台湾《旺报》也发表题为《面向台商开放 两岸优势互补》的文章,并刊发短评《政治硬经济软》,指出习近平专程到福建视察,意义重大。两岸经济已经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而福建自贸区为台商量身打造,开放能互补优势,将有利创造出新的合作机会。习此行有继续巩固与推动平潭发展的宣示意味。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台合作窗口,习近平曾在福建工作了17年,期间20次到平潭调研,有很深的“平潭情结”。2009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后,习近平于2010年亲赴平潭调研。以其曾在福建工作过程积累的对台事务经验,习近平深知平潭在两岸经合中所处的战略位置。
俗话说“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习近平此次特别叮嘱平潭实验区负责人要把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居住环境搞好,才能吸引包括台企在内的更多企业和人员前往打拼。平潭实验区是大陆方面首次赋予一个地区独有的对台优惠政策,台商应把握机会寻找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