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越是挑战重重 越要坚守联合国理想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第80届联大高级别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日益显著的资金缺口限制了联合国的行动力”“联合国能否避免沦为摆设?”……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有舆论对80岁的联合国未来表示担忧。但同时,有很多人表达了对联合国的支持——“联合国仍能在全球发挥关键作用”“联合国存在的重要意义不可撼动”……

 

是的,联合国并不完美,但它为什么不可替代?特别是在80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更需要坚守联合国理想?

 

国际锐评丨越是挑战重重 越要坚守联合国理想

 

中国人常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80年前,国际社会在深刻反思两次世界大战惨痛教训的基础上,决定成立联合国,开启了全球治理新的一页。80年来,正是因为建立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人类社会才实现总体和平,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说,联合国是全球治理的主导力量。在过去一周的联合国大会上,超八成会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就凸显了联合国的重要作用。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冷战思维卷土重来,战后建立的国际规则秩序和国际体系遭到严重冲击和破坏,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被不断削弱。与此同时,某些西方国家拒绝履行国际责任、拖欠联合国会费、藐视多边主义规则,导致联合国运转和发展陷入困境,对联合国作用的质疑也随之上升。

 

事实上,在“联合国何去何从”的争论背后,折射的是两种全球治理观的差异。一种是坚持主权平等、相互尊重,践行多边主义、国际法治,开展共商共建共享的多边合作。一种是迷信实力地位、本国优先,大搞单边主义和丛林法则。哪一种代表着时代发展潮流和国际公平正义?无疑是前者,它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基于这一治理观,越是挑战重重,越需要坚守联合国理想,对其进行合理改革,使其更好履行使命。

 

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国始终坚定支持联合国的全球治理努力。自9月以来,中国又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和行动方案。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指引了正确方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习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内涵丰富,其核心理念与联合国坚守的信念高度契合,有力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强烈呼声。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联大期间表示,这一倡议旨在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正能量,更好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愿望。

 

在上周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习主席发表视频致辞,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一揽子目标。法新社评价说,中国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纽约时报》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

 

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中国愿同各方一道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权威,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通过改革提高效率和履职能力,呼吁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并宣布建立中国—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等。在此之前,中方就联合国改革提出五点建议,强调坚持初心使命、倡导务实高效、注重行动导向、加强调查研究、平衡三大支柱。联合国方面认为,中国是联合国及多边主义的坚强支柱。

 

国际锐评丨越是挑战重重 越要坚守联合国理想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联大期间,中国专门主办了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呼吁“营造稳定开放的国际发展环境”“构建均衡普惠的发展伙伴关系”“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动能”,加快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值得关注的是,中方还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这一决定体现了对更加平衡和公平的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世贸组织发表声明,对中方决定表示欢迎和赞赏。有学者指出,这意味着中国将在当前和未来的谈判中承担更大的开放义务,以实际行动展现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担当,有助于更好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对历史的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历史节点,本届联大以“携手共进:促和平、发展、人权八十载,继往开来,再谱新篇”为主题,折射出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期盼、对公平与正义的渴望。前进道路上,中国将继续坚守联合国理想,弘扬多边主义精神,践行四大全球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国一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和谐美好。

 

(国际锐评评论员)

标签:国际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