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国两制”蕴含的共享理念为人类实现合作共赢提供中国方案

国际问题观察员 行致远

 

南海之滨,香港、澳门依偎在祖国母亲温暖的臂弯,也连结着世界的脉搏。维多利亚港的巨轮穿梭如织,码头层层叠叠的集装箱装满“中国制造”等待远航,港交所的电子屏上跳动着全球资本的心率,澳门路氹国际会展厅里洽谈声此起彼伏……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实现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和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国两制”守护和发展了港澳的独特优势,让其从祖国内地获得无限的发展机遇,同时成为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通道和桥梁纽带,更成为全球营商环境优选之地,干事创业的机遇之地。各国投资者享受港澳的丰富商机,又通过港澳分享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在“一国两制”港澳实践的热土上,制度差异没有成为隔阂,反而化作互补的契机,各方都是“一国两制”事业的利益攸关者、受益者,共享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共享”,意味着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分享制度红利和发展成果,这是“一国两制”的实践使然,也是中国与各国交往的生动注脚。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当下,“共享”理念的价值更加凸显。中国以有力行动践行这一理念,推动其在国际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面对多边主义遭遇冲击,全球治理赤字扩大,习近平主席创造性地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并站在全人类福祉的高度,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中国坚持将自身利益寓于全球利益之中,以行动践行多边主义的又一鲜明例证,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全球治理倡议反对“大国中心论”、“少数国家例外论”,主张世界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共建、共享一个人人富足安康的世界。

 

面对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坚信“筑墙设垒”最终只会困住自己,开门通路才能互利共赢。中国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积极推进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其中进口占世界比重上升至10.5%,服务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近3万亿美元。中国把“机遇之窗”越开越大,高水平开放红利惠及全球。

 

面对个别大国“撤资断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展严重滞后,中国将“不让任何一个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掉队”的承诺化为具体行动,积极与各国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经验,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主办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宣布携手各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新举措。升级合作,聚焦行动,实现共享,中国努力把全球发展的成果书写在一个个“小而美”民生项目中,更书写在各国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里。

 

面对数字鸿沟、科技“小院高墙”,中国主张科学技术不应成为编织铁幕的工具,而应是普惠共享的财富。联合发展中国家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呼吁加快公平普惠、开放共享的赋能行动,让各国共同分享科技创新成果,一起追逐星辰大海。

 

香江濠江,奔流不息;九州寰宇,风鹏正举。“一国两制”实践蕴含的共享理念为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注入强劲能量。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以共享破隔阂、开新局,共享安全、共享稳定、共享发展、共享繁荣,共同书写人类命运与共的新篇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