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观察|Observe
成都世运会: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
编辑: 马晓叶 | 时间: 2025-08-18 17:18:36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
8月17日晚,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在成都世园会国际友谊馆落下帷幕。过去11天里,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运动员挥洒汗水、追逐梦想,在成都共同谱写了“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的精彩篇章。这届成都世运会向世界展现了自信从容的中国姿态,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
我是一位在大陆工作多年的台湾青年。这些天,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世运会。作为一名资深体育爱好者,我被这届世运会的文化元素深深打动。这不仅是一次体育的盛事,更是中华文明向世界敞开的窗口。这些场景让我深刻领悟到,运动不仅仅是竞技,更是各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正如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所说:“成都世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文化盛宴。”
2025年8月7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式在成都举行。图为演员在开幕式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于2024年5月17日揭晓的成都世运会的会徽设计灵感融合了三大中国文化符号:大熊猫、芙蓉花与中国结。大熊猫象征着成都作为“生态之城”的国际形象;芙蓉花作为成都市花,承载着美丽与吉祥富贵;中国结这种古老的手工编织工艺品简洁而优美,象征着团结、繁荣和幸运,是文化与情感的编织者。本届大会的吉祥物“蜀宝”与“锦仔”,以大熊猫和川金丝猴为蓝本,令人耳目一新。在展现成都生态宜居、热情友好城市形象的同时,呼吁大家关爱珍稀动物、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世运会注重环保与可持续的理念相契合。
2025年成都世运会开幕式表演的每一处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当篆书“成都”字样在空中绽放时,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这不仅是古蜀文明的回响,更是现代科技对古老文明的深情致敬;引人注目的“芙蓉花意”引导牌引领着各国运动员入场。这个引导牌不仅以崇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工艺为制作基础,更巧妙地融入了国家级非遗蜀锦,以及成都的非遗银花丝、蜀绣和漆艺,彰显了传统工艺的非凡魅力;穿着蜀锦旗袍的引导员形象也格外引人注目——这些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展现,更是中华文化血脉的流动。它们向世界传递出这样的信号:我们的文化不仅存在于博物馆中,更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成都世运会期间,精彩不断的各类传统文化展演令人动容。8月6日,软式曲棍球项目开赛。正式比赛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率先上演。循着鼓点、琴声,演员们身着唐装球衣竞逐竹编彩球,一场成都金堂非遗步打球表演将现场观众带回到盛唐场景。步打球由唐代马球发展而来,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曲棍球”。因以步代马、以仗击球,故称步打。非遗步打球代表性传承人王振芳表示,“除了复原古代场景,表演还融入四川扬琴、唐代叉手礼等元素。”像这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还有很多。表演《执镜俑》灵感来自四川郫县宋家林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特色陶俑,小朋友们以灵动俏皮的舞姿还原陶俑之姿,再现蜀地人民安逸富足的生活美学;川剧《戏韵流芳》让悟空与哪吒联袂出场,经典IP形象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2025年8月7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式在成都举行。这是8月7日拍摄的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这届世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事,更是一场全球人民感知中华文化的狂欢。来自世界各国的选手们观看川剧的水袖表演,体验中医拔罐,学习八段锦,穿上汉服走秀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具中国特色的武术和龙舟也亮相了本次世运会。使得全球观众在欣赏运动项目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2025年成都世运会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体育不仅仅是胜负的较量,更是文化传播与情感连接的纽带。成都通过这场盛会,让全世界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式的浪漫”。(作者:金目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