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共研一堂课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5-07-22 12:40:55 | 来源: 福建日报 |
19日,一场特别的课程开发研讨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老师们不约而同地把研学主题投向街头巷尾的美食。
“通过寻找台湾古早味,孩子们在行走中了解了藏在美食背后的中华文化,行程完成后还制作了超棒的台湾美食地图。”来自台湾新北市秀山小学的张老师分享了她主导设计的研学课程,大屏幕上孩子们的作品引得现场阵阵掌声。
同样为福州三坊七巷设计美食研学课程的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老师陈宇欣也分享了自己的计划:“美食是载体,文化才是根。用研学这样有趣的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才是教育的目的。”
当日,由共青团福州市委、福州市青年联合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办的“好年华福州——两岸共研一堂课”两岸研学课程开发研讨活动在福州启动。活动以闽台深厚的历史文化为纽带,汇聚两岸智慧,深挖福州文化资源,旨在共同研发促进两岸青少年心灵契合的特色研学课程,为闽台教育交流合作探索新路。
台北市教育局小学艺术领域辅导员吴慧琳老师对两岸教师合作研学课程颇有感触,她主导设计的“好好玩跨域主题课堂”在福州不少校园开展和推广。“我一直认为大陆老师的专业度是特别棒的,而台湾老师在课程创造方面的灵感也值得点赞。两岸老师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一定能为两岸的孩子们带来更好的课程。”
研讨会后,两岸专家老师接连两日走访了台湾会馆、林则徐纪念馆、闽越水镇等地,并围绕两岸历史联结设计课程,就福船文化、临水陈靖姑信俗等如何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研学课程展开头脑风暴。
“我们此行不只是看风景、听故事,更要和大陆同仁一起‘备课’。”吴慧琳说,“我觉得福州研学课程可做的东西太多了,民间信俗、传统技艺,这些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是设计两岸青少年研学课程的宝贵资源。”
台湾中原大学的连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能为研学课程锦上添花,“以福州的非遗软木画、脱胎漆器为例,我们就可以在走访行程后,通过向AI下指令,将古老的技法电子化生成属于孩子自己的作品”。
据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研讨会结束后,两岸老师将融合福州特色文化,形成适用于两岸青少年的寻根研学课程,为两岸青少年搭建心灵契合的桥梁。
相关新闻
- 2025-07-22江西旅台同乡会到上饶参访交流
- 2025-07-21“龙脉相传·青春中华”全国台联第二十二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黑龙江分营开营
- 2025-07-21同源共响 甬台青少年共谱民乐新章
- 2025-07-21两岸青年走进浙闽:探寻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新闻推荐
- “WAY!来深圳”2025年台湾青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实习活动正式启动2025-07-23
- 两岸媒体人夜市话亲情!2025“品游山西 寻根问祖”两岸新媒体联合采风活动在太原启幕2025-07-23
- 跨海实习,台湾学生发现“新大陆”2025-07-23
- “山河美·两岸青少年诗词大会”在沪举办两岸青年共赴文化研学营2025-07-23
- 以武会友 切磋拳技——两岸青少年相聚天津静海开展跆拳道交流2025-07-23
- 翰墨抒怀纪抗战 丹青寄情融两岸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