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乡村 澎湃新动能

山村戏乡绽放非遗光彩,一针一线绣出小康生活……初冬时节,走进乡野山村,非遗传承了古色古香的历史风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吕梁山腹地,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三元村村民段柱仙刚忙完秋收,就全身心投入到刺绣的制作当中。靠着娄烦刺绣手艺,段柱仙一年增收上万元。段柱仙是一位脱贫户,现在她制作的新娘盖头、手工鞋垫等刺绣作品,卖到了北上广等大城市。

 

娄烦刺绣是山西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19年3月,娄烦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尹艾风成立娄烦县雪梅刺绣坊,在县里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展绣娘免费培训,参与培训的妇女通过销售刺绣作品,月收入平均超过1500元。

 

非遗在乡村 澎湃新动能

 

11月10日,尹艾风的刺绣作品在2023黄河非遗大展上展示。(李艾明 摄)

 

“飞针走线”的精美刺绣,也帮东北农妇们“绣”出了小康生活。

 

这几天,黑龙江省北安市乌鱼绣传承展示馆内,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春艳正和绣娘们绣制人物肖像作品,只见人物面容惟妙惟肖,头发纤毫毕现。王春艳说,乌鱼绣在绣制人物皮肤、五官、毛发时,要用比头发还细的桑蚕丝线。

 

非遗在乡村 澎湃新动能

 

王春艳在创作乌鱼绣作品。(受访者供图)

 

自2006年开始,王春艳陆续在北安市通北镇等地建立培训孵化基地,培训各类人才近5000人。北安市石华村村民张焕说,在家里绣制乌鱼绣作品,完成一件可以获得几十元到上百元的收入。

 

非遗,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不少地方利用非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走进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武安市楼上村,一户农家乐小院,62岁的王芹如一边削着柿子皮,一边哼着武安平调落子,“这些天一直有游客来俺村,来我这小院尝尝地道武安拽面。”

 

武安平调落子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武安平调落子主要传承地,当地近年来投资1000多万元,村里成了戏曲小镇,游人如织。“上山观景,下山听戏,吃住有特色,特产有销路。”楼上村党支部书记王为科说。

 

非遗在乡村 澎湃新动能

 

11月2日,河北省武安市楼上村平调落子博物馆的戏曲演出现场。(万斌 摄)

 

在武安市平调落子博物馆,32岁的王美芳正在为慕名而来的游客讲解。王为科说,非遗吸引了不少像王美芳一样的年轻人返乡,为乡村建设带来年轻力量。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是“村超”足球比赛发源地。“‘村超’火了之后,到我们村里的游客比往年多了一倍,不少人也会来体验一下蜡染和刺绣制作。”榕江县摆贝村村民姜老本说,游客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和喜爱,让她倍感自豪。

 

非遗在乡村 澎湃新动能

 

9月1日,苗族妇女姜老本(中)展示她和村民用蜡笔在T恤上画的“村超”足球。(李长华 摄)

 

摆贝村驻村第一书记罗丽萍说,因为“村超”,更多人关注乡村、聚在乡村、回到乡村。“我们村今年开发了蜡染T恤、围巾等‘村超’周边产品,非常受欢迎。”

 

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非遗创新与发展,越来越“火”起来。

 

田间地头是舞台,唢呐小曲吹起来……河南省柘城县马庄村村民马春风在抖音注册账号“唢呐村的事”,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演奏唢呐,麦子熟了吹一段,家人团聚吹一段,吹奏出和谐生活的美好乐章,引得村民和网民们不断“追更”。

 

随着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非遗继承与发展,更加“活”起来。

 

夜幕降临,锣鼓声起,一条8米长的鱼灯跟随灯引起身游走,随后,二十多条大小不同的鱼灯鱼贯而出,宛若游龙……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汪满田鱼灯是徽州地区传承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传统民俗之一。

 

非遗在乡村 澎湃新动能

 

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汪满田鱼灯参加了苏州石湖景区的手作艺术节。(张小君 摄)

 

汪满田村党总支书记汪军华介绍,“村里共有6个鱼会,每个鱼会每年都会选出一名‘鱼头’,负责筹集资金,组织鱼灯扎制修缮。以前‘鱼头’都是由有威望的年长者担任,现在更多传给年轻人担当,非遗文化和精神正代代相传。”

 

(魏飚、孙晓宇、罗羽、水金辰、刘美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