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应该将两岸和平的种子放在年轻一辈人的心中”

马英九基金会原计划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这5所高校共50名大学生于7月访台,但是遭到台湾陆委会的拒绝,说这个方案没有“重要性、迫切性、不可替代性”。陆委会此举与其之前公开表示的对两岸青年交流“乐观其成”的说法大相径庭,遭到台湾众多团体和民众的强烈谴责。舆论普遍认为,民进党不应以一党偏狭之利益而剥夺青年世代求和平求发展的权利。

 

“应该将两岸和平的种子放在年轻一辈人的心中”

 

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李孔智说,从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提到“和平是两岸唯一的选项”,到台湾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建仁说两岸关系要“永续健康、完全不脱序”,再到台湾陆委会主委邱太三一直在说“两岸关系要早日春暖花开,互访增进了解是最好的开始”,他们没有一个人敢于公开说两岸青年不能交流。但是,实际上他们又以种种方式阻扰两岸青年交流。这实在是说一套做一套。李孔智说,民进党当局大张旗鼓地强调“备战不避战”,按理说最应该让青年一代增进交流、累积共识,将两岸和平的种子放在年轻一辈人的心中,这才是最有意义的“避战”。

 

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分析说,两岸青年交流与其像民进党当局说的是否具有“重要性、迫切性”,不如说应该就是自然而然、历史向前发展大潮面前的必然结果。现在的全球化进程中虽然出现了逆全球化的倾向,但青年一代终归希望有更大的行动和发展空间。尤其是两岸同文同种,在文化和市场上的互补性相对于欧美地区更高,所以,不应该人为阻隔两岸青年之间的互动。黄清贤还说:“其实台湾民众本身也不希望两岸因为隔绝而产生越来越多的不了解甚至冲突。民进党这样的做法会有饮鸩止渴的风险。”

 

本月中旬,即将在福建举办的第十五届海峡论坛也遭到了民进党当局的污名化和无理阻挠。据台媒报道,民进党当局禁止在岛内举办海峡论坛的分支活动,禁止当局的官员参与海峡论坛,禁止岛内的政党参与推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相关活动。台陆委会还警告和恐吓岛内民众要“审慎考量”是否参加海峡论坛、要注意“人身安全”,等等。

 

“应该将两岸和平的种子放在年轻一辈人的心中”

 

劳动党日前发表声明说,在历届海峡论坛上,两岸同胞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的情怀热络欢欣地参与,这充分展现出两岸交流不仅是推进台海和平之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更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绝非任何污名化所能阻挡。劳动党呼吁民进党当局不要再逆民意而为,若真心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便应全面支持两岸交流。新党主席吴成典日前率团访问北京。他在返台后表示,统一是历史大势。只有统一,台湾才有出路。两岸同胞应携手促进和平统一。新党还发布了包括推动“两岸共同市场”在内的十点两岸政策建议,力主两岸各界在多层面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本月14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痛斥民进党当局阻挠两岸交流的做法。她说,对于海峡论坛这一举办多年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民进党当局究竟在怕什么、挡什么?一面口口声声宣称要“让两岸恢复交流”,一面又公然威胁恐吓参与筹办和参加海峡论坛的台湾民间团体和台湾民众,完全是说一套做一套。如此公然侵害台湾民众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可见“绿色恐怖”何其嚣张!朱凤莲还说,试问:台湾民众参加两岸交流何罪之有?陆委会指称海峡论坛“反独、促融、促统”,这三点哪一点在台湾地区现行规定禁止之列?通过两岸各界民主协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沟通解决两岸之间的问题,陆委会有什么理由反对?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理应常来常往、走近走亲。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两岸加强沟通与交流顺民意、得民心,无论民进党当局如何阻挠打压都是徒劳的。(作者:常滨)

“这是我们的音乐,我们彼此都懂”

2023-05-25

“年少不知词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和青春永远不说再见……”前几天,我的一位北京好友专程坐高铁去上海观看刘若英的演唱会,对我发出这样的感慨。

 

多少年来,两岸数不清的流行音乐留存在人们的脑海中,回荡在人们的心中,因为那是许多人的青春记忆。三年疫情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随着大陆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线下演唱会陆续恢复,五月天、任贤齐、伍佰、张信哲等台湾歌手会陆续登“陆”举办演唱会。有消息报道说,五月天将于5月底至6月初在北京鸟巢举办的6场演唱会近30万张门票开票数秒便售罄,附近酒店的预订数量也增加了九成。

 

“这是我们的音乐,我们彼此都懂”

 

今年一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宣布自2月16日起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对此,台北演艺经纪文化交流协会创会理事长王祥基认为,大陆恢复受理营业性演出,对于港澳台演艺相关从业人员“绝对是一大利多”。台湾歌手张惠妹的经纪人也对大陆开放营业性演出抱持正面看法,同时透露已经收到大陆主办单位的邀约参加巡演,下半年有望赴大陆举办演唱会。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和精神纽带。音乐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好的音乐作品深受两岸同胞的喜爱。深化两岸的音乐文化交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愿。随着大陆经济和社会生活快速全面恢复正常,两岸同胞相互交流交往的热情高涨,来大陆参加线下交流活动的台胞越来越多,来举办演出的台湾艺人也会越来越多。

 

《牵手》《没那么简单》《梦醒时分》《让我欢喜让我忧》《不能说的秘密》《当爱已成往事》《言不由衷》《天黑黑》《水手》……一首首让大陆同胞耳熟能详的宝岛金曲在两岸音乐文化交流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上呈现时,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和感动。“爱音乐的人都是自己人”,主持人何炅这句开场白表达了无数观众的心声。有网友说:“节目用心讲台湾音乐故事,歌手们用情唱宝岛金曲。即使隔着千山万水,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是我们的音乐,我们彼此都懂” “再次感受华语乐坛曾经的模样让人泪目,(这)是在真正地促进两岸音乐文化的交流”。该节目深入人心,在海内外的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52亿。

 

“这是我们的音乐,我们彼此都懂”

 

台湾记者叶君远在《联合报》上撰文称,台湾歌曲因版权问题早已出现断层,在台湾综艺节目上几乎不会再听到那些过去传唱多年的好歌。自己听12岁的侄女哼《张三的歌》(1986年发行)感到非常吃惊,询问了才知道小侄女熟悉的《天天想你》《橄榄树》等不同年代的好歌,竟然来自大陆的综艺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

 

文化“共振”现象无时不在提醒着同胞们:两岸同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大陆方面一直以此为努力的方向,积极搭建形式多样的两岸文化交流平台,致力推动两岸同胞携手弘扬中华文化。这些努力在两岸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岸文化交流出现了音乐强音,但绝不止于音乐。两岸歌手之间的音乐交流令两岸同胞产生的音乐共鸣,也不仅是怀旧,更是望向未来。正如台湾音乐人胡德夫所说:“桥面会越来越宽的,浪声会越来越大的。我们就是汹涌的海洋,生生不息。”(作者:左镇)

展开全文

妈祖信仰敦睦两岸和平 中华文化连接同胞根脉

2023-05-16

5月12日,是妈祖诞辰1063周年纪念日,海内外各地举行了众多隆重的纪念活动。在福建省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来自世界各地近万人参加了纪念妈祖诞辰的大会和春祭大典;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漕运文化广场,隆重举办了“妈祖大爱·两岸情缘”的文化交流暨纪念妈祖诞辰的活动;在台湾,从台中大甲镇澜宫启程的妈祖9天8夜绕境巡安活动,仅在嘉义县就吸引了超过10万名信众参与。

 

“台湾与大陆,人同根、神同源,文化一脉相承。我深刻感受到了海峡两岸源远流长、割舍不断的妈祖情缘。”新党主席吴成典在湄洲妈祖祖庙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大会暨春祭大典致辞中表示,妈祖信仰早已深深根植于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中。千百年来,妈祖文化日益成为联结两岸同胞、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精神纽带。

 

妈祖信仰敦睦两岸和平 中华文化连接同胞根脉

 

“妈祖故里”湄洲岛举行春祭大典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图片来源:央视网)

 

台中大甲镇澜宫董事长颜清标在妈祖福寿大典仪式结束时致词表示,妈祖是和平的使者,也是台湾的海神、女侠,“希望妈祖来帮我们两岸和平”。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妈祖原名林默,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岛,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在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因救助渔民不幸遇难。当地人对她的精神非常敬仰,创作和加工了她的生平事迹口耳相传,最终塑造了“海上女神”的妈祖形象,形成了一系列妈祖信俗,并逐步发展成为内涵与外延都非常丰富的“妈祖文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湄洲妈祖祖庙也入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首批文物点。

 

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目前,全世界的妈祖信众有3亿多人,遍布45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宫庙”的独特文化现象。在台湾,有数千座妈祖宫庙,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信仰妈祖,信众多达1600多万人。

 

妈祖信仰敦睦两岸和平 中华文化连接同胞根脉

 

湄洲妈祖祖庙新殿依山临海,气势恢宏。(图片来源:新华社)

 

台湾高雄的妈祖信众苏庆和经常赴大陆参加妈祖信俗文化活动。他说,随着今年春节前夕两岸“小三通”航线的逐步复航,台湾的信众前往湄洲妈祖祖庙拜谒妈祖更加方便和快捷,相信两岸民间交流活动也会持续热络起来。

 

“希望台湾年轻的妈祖信众都能来大陆看看。”台湾信众孙福祥说,天下妈祖,祖在湄州。妈祖信众到湄州妈祖祖庙拜谒妈祖就是“回家”。台湾的年轻人应该多多参与和观摩这类庆典活动,在增进两岸民间交流的同时,也能促进妈祖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两岸同胞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生命源泉与集体记忆,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宿。信仰妈祖,因为她是和平与美好的化身。期待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因为这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美好愿望。(作者:常滨)

展开全文

两岸交流“春暖花开”需要更多的行动

2023-03-21

经过近一个月的试运营,福建省为台胞提供服务的数字化平台“台陆通“正式上线了。今后从台湾邮寄个人小包裹到大陆,或者从大陆寄到台湾,都可以通过“台陆通”来实现,而且两岸之间的快递往来就像在大陆内部寄快递一样便捷。

 

据报道,自去年7月起,“台陆通”平台就开通了大陆至台湾的专线快递业务,大陆近4万个快递服务点可以实时接单,然后经过统一的海运或者空运寄送至台湾,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以前需要近一个月的邮寄时间,在“台陆通”平台上最快可以缩短到5天内完成,为寄件人节省了至少三分之一的费用。近期实现的台湾至大陆快递专线,打通了两岸电商平台便捷的购物通道,为两岸同胞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两岸交流“春暖花开”需要更多的行动

 

恢复和加强两岸正常的交流往来是两岸共同的民意,大陆始终坚持“两岸一家亲”,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中央领导人及有关负责人在多个场合分别就两岸关系问题表态,他们提到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就是“两岸交流”。可见,“两岸交流”不仅是今年两会期间的热搜词,更是大陆对台工作的重点。比如,大陆采取常态化防范新冠病毒的措施后,取消了进口冷链食品在口岸环节的核酸检测,国台办随即宣布,大陆正式恢复对台湾地区冰鲜白带鱼和冻竹荚鱼的输入。马英九先生将于清明节前后赴大陆祭祖,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公开表示,大陆方面欢迎马英九先生来大陆祭祖、参访,我们愿意为马英九先生来访提供必要协助,祝他此行一切顺利。大陆的一系列实际行动都是在积极、正向地推动两岸交流尽早实现“春暖花开”。

 

两岸交流“春暖花开”需要更多的行动

 

 

近日,台湾中时新闻网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两岸合作发展才是硬道理》。文章说,从台湾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本月初公布的资料来看,今年2月份,台湾地区的进口额为287亿美元,年减9.4%;出口额为310.5亿美元,年减17.1%。文章又说,但是在此期间两岸贸易却逆势成长,其中台湾地区2月份对大陆出口额157.6亿美元,同比增长39.9%,显示两岸经贸密切联结共生。文章还说,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低潮,两岸应该携手合作,共同争取扩大发展的机会,才能创造双赢。本着人民对生活稳定、乐利安康的要求,我们认为两岸合作发展才是硬道理,期待大家共同珍惜,携手并进。

 

两岸交流合作是大趋势,也是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心愿。台北市长蒋万安在谈到“上海-台北城市论坛”时表示,这个论坛应该持续办下去。他说,民众看得很清楚,现在的两岸关系与去年不一样了,即便还会经历波折,但是两岸城市之间、两岸民间的交流还是要持续下去。

 

两岸交流“春暖花开”需要更多的行动

 

前年2月份,台湾陆委会主委邱太三上任时就说“期待两岸春暖花开”。本月21日,“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有七成七的受访民众乐见恢复两岸交流。想要“春暖花开“,除了善意的表态,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希望民进党当局能够顺应民意,拿出诚意,用实际行动推动两岸恢复正常的交流往来。(作者:左镇)

展开全文

“双向奔赴”的两岸交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

2023-03-14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日前,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交流参访团成员和大陆同胞手拉手歌唱《我的祖国》,热烈的场面感人至深。来自台湾新竹县、花莲县、嘉义县、苗栗县、新北市、台东县、台北市等县市的少数民族交流团一行38人近日到云南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访交流活动。这是疫情常态化管理后首个赴云南的台湾地区交流参访团。团长孔文吉对记者说,很荣幸率队到云南开展“破冰”之旅。大陆的发展变化很大,唯一没有变的是把台胞当成同胞和家人的那颗善良的心。孔文吉表示希望两岸关系真正能“破冰”,能实现和平发展。

 

“双向奔赴”的两岸交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

 

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交流参访团成员在云南民族村合影留念(中国台湾网 叶春禄 摄)

 

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今年2月1日,大陆航空主管部门通过《海峡两岸空运协议》联系渠道,促请台湾方面优先恢复16个台胞反映较为集中的两岸直航航点,这16个航点是广州、深圳、南京、无锡、杭州、宁波、武汉、福州、合肥、重庆、长沙、郑州、海口、西安、沈阳、哈尔滨。3月9日,台湾陆委会公布“恢复两岸空运客运航点之规划”,宣布自10日起开放两岸10个航点定期航班直航、另在清明假期前开放“小三通”的“客运中转”。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这符合全面恢复两岸空运客运直航的需要。马晓光说,两岸直航航点复航有利于两岸人员往来、促进交流交往。希望台湾方面顺应民意,尽快推动两岸空中直航、海上直航及“小三通”全面正常化,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恢复开放两岸10个航点定期航班直航的消息在台湾社会引起积极反响。台湾工商时报的报道说《两岸直航捎喜讯 航空股先涨》。文章说,在陆委会的消息发布会后,台湾的华航、长荣航等公司股价应声上涨了3.21%、1.59%。两家公司还宣布要增加航班数量:华航自本月26日起增加两岸航线大约73%的航班,达到每周45个航班;长荣航董事长林宝水说,恢复两岸直飞,长荣航今年的营运目标可以大幅提升了。

 

“双向奔赴”的两岸交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

 

由此可见,两岸经济、文化和社会全方位的交流是两岸社会经济发展、民众感情联络的客观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对媒体说,我们能感受到疫情常态化管理后,两岸双向交流的春天在临近。郑平还表示相信在符合两岸民意的前提下,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往来的正常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常态化一定会实现,这样的“双向奔赴”值得期待。

 

有台媒报道说,根据台湾陆委会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有82.9%的民众支持台湾当局在考虑两岸情势发展及兼顾经济与防疫的情况下,逐步调整两岸交流与人员往来数量。另有台媒报道说,台湾当局已经明确表示,未来会在航点开放、申请包机和“小三通”客运中转的基础上,继续提出更好且方便民众交流的管道,同时也希望两岸关系能透过这样的路径,达到健康、有效的交流。

 

“双向奔赴”的两岸交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

 

本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在回答台湾记者关于推动两岸交流的提问时,李强总理深情地说,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我们常说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将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要让更多的台胞、台企到大陆来,不仅是让他们愿意来,还要融得进,有更好的发展。李强总理还说,早日实现两岸的正常往来、恢复常态化的合作是我们的共同期盼,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笔者衷心祝愿两岸同胞能够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作者:常滨)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