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舆论质疑当局能源政策转型:成本高昂、更添风险

多家台湾媒体连日就台当局能源政策转型提出质疑,忧心沉重的转型成本将由民众与企业界承担、转型过快或将带来更大安全风险。

 

台湾第四核能发电厂(核四)第一批燃料棒于本月4日运离厂区、将送往美国拆解,舆论认为此一发展等同宣告建设进行一再延宕的核四不再运转。

 

《中国时报》8日社论指出,台当局一意孤行坚持“废核”,送走的不仅是核四燃料棒,也送走了能源供应的最后保险,置台湾于严重的风险之中。

 

文章直言,废除核四的直接、间接损失高达7000亿元(新台币,下同)以上,全面废核的损失更在一万亿元以上;但真正的代价不仅于此,若全面废核,台当局计划以绿能取代核能,而太阳能与离岸风电等绿能的建设成本需要近二万亿元,所有的投入成本最后恐由民众与企业来支付。

 

社论指出,发展绿能还须付出高成本和不稳定这两个“隐形代价”。如此一来,台当局不仅要废核、建设绿能发电,还要大力增建火力发电厂;为此,台湾预估将承受高达三万亿元的代价,民众健康也将受到更大威胁。

 

另外,台湾离岸风电厂商6月22日完成价格竞标,得标价格低于台电每度2.6元(新台币,下同)的平均电价,各界议论纷纷。

 

《工商时报》社论质疑,此次风电价格竞标,结果是“低价者全拿”,不但对得标厂商没有附加条件,开发商也不需要肩负“带动相关产业”的政策任务,似违背了台当局发展再生能源的政策初衷。

 

《联合报》评论指出,“核四”已被销毁,离岸风电的浪费不仅加重民众电价负担,甚至将影响台湾电价的竞争力。台当局不能补足用电缺口,却订下如同“割地赔款”的离岸风电合约,能否落实已是疑问,未来的巨额融资会否引发金融风险更是无法预料。(中新社台北7月9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