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陆发展台湾人:要给台商关爱,也要立规矩

编者按:“茫”,这是“台湾2017代表字大选”排名第一的汉字。“两岸关系、台湾未来的发展是‘茫然’。在茫然当中,还看不清方向。”该代表字的推荐者如是陈述推荐理由。有岛内网民评论说,“民进党执政以来,全民被搅和得跟着忙忙忙,接着当然是茫茫茫了”。“茫然”之中,新的趋势应运而生。台湾远见民调中心今年一项民调显示,51.5%的岛内受访者表示想去大陆工作、求学或投资。“想去大陆”,不少人已将此付诸于行动。《环球时报》年终报道采访了3名到大陆发展的台湾人,听他们讲述各自的“大陆故事”。

“当你关心这里的好坏时,你已经融入了”

“转变之年”,这是俞佳宁对自己的2017年的定义。当这名来自台湾的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轻车熟路地带着《环球时报》记者在午饭时间的校园食堂穿梭时,很难想象,仅仅一年多前,戴着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他还在台军军营内服役。

2016年底,刚退伍的俞佳宁开始思考未来,他发现自己还没准备好工作。“我学的是生物科技,一个在台湾就业市场很饱和的专业。”俞佳宁说,于是他决定继续读书,并选择到北京,“我大学是在中山大学读的,对大陆相对熟悉”。

俞佳宁表示,抛开什么民族大义之类的不谈,“大陆的机会也确实比台湾多很多”。他明显感到,民进党上台后,有点想法的年轻人都出来了,留在岛内的也有不少开始犹豫。“我表哥是电子行业的设计师,现在岛内订单不景气,他很想成为被派到大陆的台干,因为可以预见的是,薪水肯定能增加。我的学弟前段时间在问我考大陆研究生的事情,我给他的建议很明确:考吧!”俞佳宁拿自己做例子:“台湾毕业生的每月薪水相当于四五千元人民币。以现在的岛内状况来看,经济在未来几年都不会有大起色。”

北京是长期被台当局“妖魔化”的城市,来到这里,俞佳宁希望真正认识大陆。“这算是第一个转变吧。以前,北京对我来说是一个政治符号,而现在是真真切切的身边事。”

俞佳宁意识到已融入北京是在今年冬天。最近,北京发生了一系列引发各界关注的社会事件,带给他一些思考、困惑,甚至焦虑。“有些事情之所以会发生,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找到问题在哪,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这是我们学法律的应该做的。”俞佳宁说。

“以前读本科时,我只会去关注数据是否精确,实验是否成功,现在不一样了。有老师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只想着挣一口饭,要更多地思考和承担社会责任!”俞佳宁停下手中的筷子,认真地跟记者说。

会不会被一些台湾朋友说:“这是大陆的事情,关你什么事?”对于记者的提问,俞佳宁说:“你肯定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好。当你开始关心这个地方的好坏时,你已经融入它了。”俞佳宁告诉记者,这个感悟,是他今年收获的第二个转变。

“帮人创业,也帮人树正确的两岸观”

“共筑中国百年梦,点赞两岸一家亲”,这是郑博宇的台湾青年创业驿站门前张贴的一副对联,在科技感满满的中关村,对联上传统的中国红很是醒目。

由于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5分钟,一脸疲惫的郑博宇边开门边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歉意:“实在抱歉!刚从台湾赶回来,昨天晚上到3点才睡。”作为台湾青年创业驿站的负责人,这是郑博宇在大陆工作的常态。从去年10月台湾青年创业驿站进驻创业公社以来,这里为入驻的台湾创业团队提供资讯普及、金融扶持、企业对接、创业咨询等各项服务。“可以说,这里是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的‘敲门砖’。”

这是一个设计简约的空间,目测有三四十平方米,各式各样的奖杯、牌匾印证了这里开张一年多以来的成果。郑博宇告诉记者,今年从1月到11月,已有1500名台湾青年来这里交流参访。“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台湾青年来大陆的趋势真的越来越明显。帮合适的人来大陆创业就业,帮不合适的人树立正确的两岸观,就是我正在做的事。”

  为什么要做这些?郑博宇认为,岛内恶劣的政治环境,以及这种环境下的年轻人很容易滋生不思进取的情绪。“台湾是海岛型的地缘位置,传统上,这样的地缘都是积极往外发展的。以前的台湾人都是拎着一个皮箱闯天下,来大陆做生意,但现在很多台湾年轻人已没有这种冲劲儿。”

  “我这次回台湾一共4天,一条‘何守正和小娴’的八卦新闻竟然播了3天,真是有够无聊!”郑博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去中国化”搞了这么多年,“同心圆史观”让台湾人产生自我意识的同时也丧失了积极向上的意识,变得自以为是。“台湾的电视节目总爱喊什么‘台湾之光’,他们认为台湾的什么都是第一。”郑博宇拿台湾的PTT论坛为例,“界面太老旧了,很难用,为什么不改版?就是贪图安逸,不想改变。”

  “有朋友问我,去大陆发展好还是欧美好?我说,都比在台湾好,走出来才知道外边的世界不一样。”郑博宇的一个朋友去澳大利亚,结果东北话和闽南话变强了,英语却没进展。“所以,无论在哪都要融入当地人的圈子。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态度、通盘分析的视野更重要。”

  在采访中,郑博宇不时带记者跟驿站里的台湾创业者打招呼,“这里就是个服务据点,水是康师傅赞助的,零食是旺旺赞助的,冰箱是创业者赞助的,我们就是要为创业团队尽可能压低成本”。

  “他们需要‘敲门砖’,我就是把敲门砖做好。”郑博宇说,平均每个月都有一到两拨同学自费买机票来找他,他们很想知道该怎样来大陆发展。“所有的创业都是试图解决某个痛点,我就是要尽量解决台湾创业者的痛点。如果说这一年台湾青年在慢慢转向大陆,我这一年所做的就是促成更多台湾青年的改变,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想法。”

  “要给台商关爱,也要立规矩”

  上世纪90年代,刘序浩曾以男主角身份出现在众多歌手的MV里。他还参演过《黑金》《天国的嫁衣》等影视剧。但其实,刘序浩的主业是格斗术,多次夺得散打冠军的他是台湾最顶尖的动作演员和武术指导。“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拳赛的事儿。”刘序浩说。

  2017年,刘序浩感到更多台湾年轻人把目光投向大陆,“跟岛内的局势有直接关系,这可以说是‘推力’;跟祖国大陆的发展有间接关系,这是‘拉力’。一推一拉,就成趋势了。”

  刘序浩的首次北京之行在1993年,当时他下决心,“以后再也不要来”。“我那时候在读书,但感觉自己在这里成了大款,一百块钱能请一桌子人吃大餐。但我不想留在这,因为一切都很不方便。”

  直到2007年,一次两个月的出差机会让刘序浩再次来到北京。“当时这里给我一种‘大’的感觉,心很大,思维很大。那时岛内氛围已经很‘小确幸’,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出现这样的词来形容。我感到,北京‘有搞头’。”

  2009年,刘序浩到北京寻找机会,“比起事业,这半年最大的收获是,走街串巷中,我完全了解了大陆、融入了大陆”。刘序浩对记者说,台湾人来大陆要停、看、听,最好先在大陆就业,而不是创业。

  刘序浩随身总带着两包烟,一包“阿里山”,一包“大前门”。“北方人喜欢‘散烟’(递烟给别人),对大陆人来说,‘阿里山’算新鲜玩意儿,能迅速拉近距离,这就是我融入大陆社会的方式之一。至于‘大前门’,是跟台湾人打交道时用的。”刘序浩对记者说。

  “台湾人给别人的感觉常常是工作能力强,文化素养好,认真负责,不吹牛,这些都是第一印象。但一做事,全是抱怨!他们常常会讲‘我们台湾会怎样怎样’‘你们怎么能够这样’。”刘序浩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一部分台胞,尤其是来创业的台商容易抱着一种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关爱。

  在刘序浩看来,大陆给来创业的台商“行便利”时,不能忘了“立规矩”,不能给来大陆发展的台湾人“过度期待”。“大陆给的关爱应是一种奖励机制。不然会有很多台湾人来大陆不踏实做事。党和国家分享的发展成果对每一位同胞都是公平的,不能让一些目的不纯的人获取不当利益,而窃取了其他同胞应该分享的果实。”(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