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永杰:撕下蔡当局两岸政策“善意”伪装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11日在华广网刊文,在蔡英文执政5月,民调走低的局势下,分析蔡英文两岸的两岸政策及其伪装。倪永杰指出,慑于大陆压力、谋求美方信任,蔡英文持续包装、修饰其两岸政策,一系列策略调整、口头“善意”,难以掩盖其内心的“反中对抗”本质,更被其赤裸裸的“台独”行径洗刷得七零八落。

 

全文内容如下:

 

蔡英文执政5个多月,荒腔走板,民调陷于死亡交叉,执政根基遭到动摇。彷徨无助中转向深绿取暖,在资源分配、政策路线上向“独派”靠拢,撕下“善意”伪装,口出“力抗中国压力”诳语,损及原先两岸规划,引发岛内“非独”势力、大陆强烈不满,美方高度警惕。

 

一、两岸策略

 

蔡英文上台伊始,执政目标在于顺利执政,巩固权力,谋求稳定执政及长期执政。其执政策略有三。

 

一是“内政优先”。亟需控制台湾全岛,分配政治资源,理顺体制运作,全面掌控党、政、军、警、特等各系统,平衡民进党各派系,利诱绿营各路诸侯,掌控媒体及舆论市场,全面清算国民党。政策上搞新经济、新军事工业,重点在于“转型正义”,打趴政治对手。

 

二是“外交突破”。标榜“踏实外交”,增进与美、日实质关系,巩固现有“邦交”,扩大国际参与,扩大区域经济整合。深化与欧盟、东南亚、印度等的关系,结成所谓的“利益、安全、价值同盟”。重点推动“新南向”,意图结合美、日抗衡大陆,其扮演美国棋子的心态昭然若揭。

 

三是冷却两岸。蔡英文两岸政策请求稳定的两岸环境,并对两岸关系实施降温。其内涵只求稳定、不谋发展;只求“脱中”,没想“联中”;只管风险,不增动力;只有紧缩,没有开放;非使两岸愈走愈近,而是愈走愈远,日趋疏离、隔阂甚至怨恨。如果两岸关系有所发展,也只让台湾独享成果,有利于台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际参与扩大等领域。

 

蔡英文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策略有四。

 

一是冷处理。蔡英文故意忽略两岸议题对于台湾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极端重要性,置全台湾、两岸及国际社会对于发展两岸关系的万般期待于不顾,反而对两岸关系强制降温,不但泼冷水,还泼脏水。

 

二是缓处理。蔡英文优先处理“内政”、“外交”议题,两岸议题并没有成为她最关注、最投入的议题,并不急于处理,一切都是暂缓处理。蔡本身没有意愿处理,现阶段也没有能力处理,只好缓处理。

 

三是逆处理。围绕执政目标,蔡英文的两岸手法就是人们越期待她顺应潮流、重视两岸、优先处理,她越是逆向操作、逆潮流、逆期待。选前蔡有各种承诺“维持两岸现状”,选后特别是上台后,她率性作为、心迹暴露,大搞“去中国化”、“文化台独”,没有对一系列意外事件如“雄三误射”、陆客火烧车事件认真善后,任凭其漫延扩散,甚至火上浇油、推波助澜,反而暴露其内心“反中”、“台独”、甘当外人棋子的本质,如何培养两岸之间的互信与善意氛围?

 

四是稳处理。蔡英文求稳怕乱,奢求享受和平发展成果,担心大陆经济“制裁”、“外交”打压、军事威慑等。于是,她发挥谈判专家特色,挤牙膏、兜圈子,试图以最小妥协谋求大陆最大让步。蔡今后将持续与大陆如此周旋。2015年4月抛出“维持两岸现状”与“520”抛出“宪法论”、“对话论”、“区域合作论”,都是如此操作。

 

为了稳定、管控两岸关系,蔡英文在政策、人事及管理方面采取三项措施加以因应。

 

政策上持续释放口头“善意”。如“遵循现行宪政体制”,承认两岸两会达成“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秉持“求同存异相互谅解”的精神等,维持“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等,自认向大陆释放了很多“善意”。与此同时,不断作出承诺,“不挑衅、没有意外”,建立“一致性、可预测性且可持续性”的两岸关系,而且她会“说到做到”。

 

人事安排上求稳。在“国安”、“外交”、军事、两岸事务人事显现“老、蓝、男、外(涉外)、守(保守)”特色,缓和两岸对立气氛。但同时安排深绿把守文化、教育部门,推动“文化台独”,田弘茂出任海基会也是如此考虑。

 

管理上作出区分。如党政分隔、“行政”与“立法”区分、“中央”与地方区隔,“唱双簧”、“扮黑白脸”。

 

二、两岸政策内涵

 

自“520”到“双十”,蔡英文先后6次正式发表其两岸主张,其中包括3次接受外国媒体采访,1 次致信民进党员。每次都是在重弹老调后挤牙膏、兜圈子,回避“九二共识”及其一中内涵,以谈判手法讨价还价,扮“可爱”、装“可怜”、显“无辜”,取悦美方,欺骗不明真相者,有损领导人的格局与高度。

 

1、“善意”谎言包装

 

慑于大陆压力、谋求美方信任,蔡英文持续包装、修饰其两岸政策,涉及五大核心内容。

 

一是抛出“宪法论”,继2015年6月提出遵循“现行宪政体制”说之后,蔡承诺按照“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现行宪政体制”并非蔡英文的发明,而是在当年民进党“华山会议”辩论中,谢长廷“宪法共识”与“新潮流系”相争不下时,最后达成妥协的结论。

 

二是“九二会谈”与“共同认知”。蔡英文选前改变长期公开否认、攻击“九二共识”的立场,不再正面否认“九二共识”,但仅承认两岸之间有“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选后表示当年两岸“达成若干共同认知”,即“在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了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理解和尊重这个历史事实”。蔡所说的“共同认知”是否包括“九二共识”,她不愿说清楚。“九二会谈”与“九二共识”两者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只有过程没有结果,后者有过程,但更重要的是有“九二共识”这个结果。蔡英文只承认会谈过程而不接受会谈结果,根本原因在于她不接受两岸关系的一国性质,仍有“一边一国”、“两国论”妄想。

 

三是“既有政治基础”。2016年1月21日,蔡英文接受“自由时报”采访,提出其处理两岸关系的“既有政治基础”的四项元素:第一是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以及双方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第二是“现行宪政体制”;第三是两岸过去20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的成果;第四是台湾的“民主原则”以及“普遍民意”。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所谓“民主原则”、“普遍民意”,这是蔡英文当选演说中新加进去的内容。

 

四是“什么都可以谈”。蔡英文采取声东击西、以拖待变的缓兵之计,为其稳定台湾内部、挽救难看的民调赢得时间,抛出“什么都可以谈”。侈谈两岸应该尽快坐下来谈,“只要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人民福祉,什么都可以谈”。马当局时期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开展协商谈判,是蔡英文拒绝“九二共识”、摧毁了两岸政治基础,关闭了两岸谈判大门。只要不承认“九二共识”、不说清楚两岸关系是一国内部关系,奢求两岸谈判只是欺人之谈。

 

五是各种虚假“承诺”。为了消除各界不信任,蔡英文还作出一堆承诺,如“建立具一致性、可预测、且可持续的两岸关系,维持台湾民主及台海和平的现状”,希望两岸关系“是一种和平、而且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关系”, 承诺“沟通、诚信,不把两岸议题当选举操作,借机牟取利益”,蔡还保证未来处理两岸关系会“积极沟通,不挑衅,也不会有意外”,等等。

 

2、“反中对抗”本质

 

蔡英文一系列策略调整、口头“善意”,难以掩盖其内心的“反中对抗”本质,更被其赤裸裸的“台独”行径洗刷得七零八落。

 

一是“民主、民意”及“未来选择权”。这是对抗大陆最廉价的工具,蔡英文曾突出两岸政策“三前提”,即“依循普遍民意,遵循民主原则,确保台湾人民对于未来的选择权”,意图以“民主”、“民意”为幌子,保留台湾未来“台独”的自由选择空间。蔡抱怨台湾不应该“因为不接受某些不民主的框架限制,而被剥夺应有的权利”(指参与ICAO)。 “双十”还提出两个“正视”,“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正视台湾人民对于民主制度的坚信”,试图累积对抗大陆筹码。

 

二是“共同责任论”与“打压论”、“分化论”。蔡英文曾称“两岸都有责任尽最大努力,寻求一个对等尊严、彼此都能够接受的互动之道”,诬蔑大陆“打压”,声称台湾的“民主制度、国家认同与国际空间,必须被充分尊重,任何打压,都会破坏两岸关系的稳定” 。“双十”前夕,蔡英文公然责难大陆“打压”,把台湾无缘本届ICAO归咎大陆。指责大陆与蓝营执政县市加强交流合作是“分化”台湾。 在在表明蔡英文早已图谋把两岸停滞、倒退的责任推卸给大陆,争取岛内民众的同情与美国等国际社会的庇护。

 

三是叫嚣“力抗中国”。蔡以公开信的方式致函民进党员,公然煽动民进党人的“反中民粹”,“要力抗中国的压力,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要摆脱对于中国的过度依赖,形塑一个健康的、正常的经济关系”,充分暴露了蔡英文内心真正的两岸关系想象。

 

四是欺骗且不负责任的“四不”。蔡在“力抗中国”叫嚣后,10月初分别向美、日媒体抛出“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屈服压力、不对抗”的所谓新“四不”,还在“双十”讲话中大谈特谈。

 

蔡英文“维持现状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屈服压力”、“不对抗”的“四不”充满了欺骗性与不负责任。上任前信誓旦旦的“维持现状”承诺已成一句空话,两岸和平发展现状早已因其不承认“九二共识”被摧毁。

 

蔡口口声声的“善意”因对陆客罹难者的冷酷无情、毫无同理心,因紧缩陆配权益、紧缩两岸交流而暴露无遗。蔡英文当然不会屈服于大陆压力、两岸和平发展压力,这是她赢得选举、拉拢深绿的法宝。但蔡屈服于外国压力、“台独”压力。蔡逢美、逢日必软必亲,公然屈服于美日的压力,不惜开放美猪、开放日本有害食品进口,坑害台湾消费者、渔民权益、损害台湾食品安全。

 

蔡恶意推动“文化台独”、“内政台独”、“价值台独”“生活台独”、拉拢台商“新南向”、加紧TPP,战略安全上配合美日,这不是对抗,什么才是对抗?就蔡英文两岸政策而言,对抗不是过去式,而是现在进行式,并且无法排除对抗将是未来进行式。

 

三、两岸政策工具

 

蔡英文两岸政策工具核心就是“戒急用忍”的升级版,大肆推动“政治反中、法理拆中、文化去中、经济脱中、战略制中”,推行一条没有“台独”之名、但有“台独”之实的“柔性台独”、“文化台独”路线。“520”后蔡英文在两岸关系的所作所为,证实其善意只是口是心非,心不甘情不愿;但其在实施“文化台独”、“经济脱中”、“战略制中”、“亲美媚日抗中”方面,出尽险招实招、既快且狠。

 

一是全面、全力推动“文化台独”,无比迅猛。“台独”正走在由“文化台独”向“法理台独”的路上。

 

二是加速“新南向”,加快TPP步伐。成立了“新南向政策办公室”,通过“政策纲领”,全方位、综合性、多面向(面向东南亚与南亚)实施,人员、资金、政策部署到位。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TPP,牺牲台湾民众权益。

 

三是掌控军队,图谋对抗。蔡上任后密集视察、掌控军队,实施“国舰国造”、“国机国造”,透过军事工业合作,催生美日台隐形军事同盟。

 

四是推动“踏实外交”。蔡英文高调过境美国出访巴拿马,低调参与WHA,言必称“中华台北”。寻找美日管道,扩大国际参与,维持现有“邦交”。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希望“有意义参与”、“有意义贡献”国际社会。不惜硬闯国际民航组织大会(ICAO)、APEC领袖峰会,制造被大陆“打压”的悲情。

 

五是东海、南海全面配合美日。蔡英文当局对冲之鸟礁不持立场,不护渔,准备“台日海洋事务合作对话机制”。南海仲裁上唯美国马首是瞻,阻挠并处罚渔民、国民党登太平岛,附和美国的南海“航行自由”,欲建太平岛为“人道救援基地”,为美国利用太平岛预作战略准备。试图挤进南海对话机制。对国际仲裁结果抗议软弱无力,却加快部署军事雷达,配合美国。

 

六是紧缩两岸,管控交流。紧缩陆配权益,维持6年入籍时限,还要考试。“国史馆”限制大陆、港澳学者查阅资料档案,对相关大陆学者赴台发出警告,风声鹤唳搞学术恐怖。

 

结语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蔡在两岸关系上曾有历史旧帐未曾清算,她必须想清楚是做过河卒子、李扁第二,还是回应两岸民意,多做善事?蔡英文执政成败,系于两岸关系。为今之计,蔡只须做三件事。一是兑现承诺,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而决不可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二是“冻结台独”,至少在党内通过“维持现状提案”。三是面对“九二共识”,只要在任一天,每天都得面对,这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倪永杰,作者系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台海研究》主编、厦门大学两岸协同创新中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