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一脉问茶——两岸青年走茶乡活动圆满收官
编辑: 李邵鹏 | 时间: 2016-10-28 15:57:35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位居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留下走茶乡的两岸青年的足迹
在安溪县国心绿谷茶庄园,两岸的采茶姑娘采茶忙
秋茶正飘香,兄弟采茶去
青春笑脸映红墙
“我好想他们,好想哭。不过好在我们约好了,11月我会去台湾找Emma,他们也约好元旦再来大陆一起迎新。”10月23日傍晚,首都机场T3航站楼安检口外,看着台湾的小伙伴远去的身影,中国地质大学志愿者赵甜潸然泪下。
10月17日-23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人民政协报社协办的“文化寻根一脉问茶———两岸青年走茶乡”活动如期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各9名大学生组成“一对一”的小团队,以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为载体,开展了一次既普通又不凡的茶乡之旅,开展了一次既普通又不凡的交流活动。7天的时间,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侨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两岸青年以“一对一”结对的方式,分别走进了泉州、杭州、北京三座城市,深度接触了中华茶文化、体验了乌龙茶、绿茶的采摘、制作工艺,学习了从品茶到泡茶、敬茶的中华茶礼。
主办方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是茶的故乡,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在两岸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以茶为载体,组织两岸大学生交流互动,一来可以有助于大家加深了解,二来可以携手一道寻访中化茶文化的脉络,找到两岸间共同的文化之根。
正如志愿者赵甜所说,一路走来,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人朝夕相处、共同学茶。“每天睡前,我们会聊聊彼此的心事儿,白天又可以一起走进美丽的茶园、体验精彩纷呈的茶文化。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分别时,都依依不舍约定再见。”赵甜说。
台湾亚洲大学李佳真,正是赵甜此次活动中结下的“闺蜜”Emma。她笑着补充说,“不仅如此,旅途中我们一起学习工艺、体验操作,茶叶的来之不易让我们为之惊叹。回去后,我一定珍惜和爱护茶叶,还要和台湾的家人朋友分享茶知识,未来也要把如此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传递给外国朋友。”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高悦则欣喜地用一杯茶讲述他们的友情之路。“我们从互不相识,到为台湾朋友接机,再到与华侨大学学生惜别,我们的感情就像是茶的前三泡一样,由淡到浓。”他自己将旅程这样概括:品一壶好茶,交一群益友。
作为此行台湾团团长、国际扶轮3460地区RYE委员会主委的林石清,不仅借此机会还父遗愿、寻根问祖,更是对此次茶旅感慨良多。
“通过实地走入这些地方,以茶这一传统文化作为载体,两岸青年走进茶乡,共同交流。不仅收获了友谊,结交了朋友。更通过认识茶,了解茶,促进了交流与沟通。”林石清说,茶乡行活动结束了,但他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来自台湾的孩子和大陆的志愿者,通过‘一对一’交流都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未来,他们肯定还会亲密沟通,来大陆或者去台湾,也许还会有下一次的访茶之旅。”
“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华侨大学对泉州站活动以及杭州市政协对杭州站活动的鼎力支持,一路上有他们的积极参与,行程才会如此顺利。”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中,两岸青年也由不喝茶不懂茶,到变为好奇、会泡茶,并主动向长辈奉茶,变化很大,令人感到欣慰。更值得开心的是,通过一脉相承的茶文化,他们已经成为了真正的茶友。两岸青年收获友谊,也了解了中华茶文化‘茶和天下’、‘客来敬茶’等深刻内涵。愿茶牵起的情谊,能够跨越海峡,香浓持久、回甘绵长。”
炒茶不容易,火候难掌握。华侨大学就读的台湾学生聂耀庭试着炒茶。
泉州制茶:采摘制作两不误
“没想到,来安溪还当起了采茶姑娘。”台湾亚洲大学的李佳真,背着一个窄口宽肚的竹篓,在一排排高到腰身的茶树前,正有模有样地采着茶叶。
旁边男生的动作明显不如李佳真娴熟,只见他“揪”着茶叶不放,可怎么也拽不下来。“茶农可真不容易啊。”他颇有感触地说。
在安溪县国心绿谷茶庄园内,暑热褪去,秋茶飘香,两岸青年大学生们人生中第一次采茶体验,幸运地赶上了安溪铁观音秋茶采制的尾巴。
“春茶‘五一’采,秋茶‘十一’采。”北京理工大学刘阳现学现卖地说,“老师要求采摘一芽三叶,看似简单的选取原则,其实需要采茶工既保证采茶效率,又要保证茶叶质量,真不简单。”
现场的“老师”,正是福建省人大代表、高级农艺师、安溪茶果局茶叶站站长杨文俪。她与茶打交道30多年,与在安溪投资茶产业的台商结缘也已有20多年,曾多次为茶赴台湾交流。
“台湾的木栅铁观音,就是安溪农民张乃妙带过去的,他将茶苗带到台湾,种在木栅,因此得名。乌龙茶的制作技艺也同样是从安溪传到闽北,再到台湾。”杨文俪说,安溪与台湾的茶缘由来已久,“安溪的茶机械设备,则是从台湾引进,极大地带动了当地茶叶生产,现在不少台商在这儿投资,这儿也种植了一些台湾培育的茶树品种。”
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安溪作为台胞重要的原乡地,两地茶缘也是如此深厚啊!
来到正在赶制秋茶的庄园加工厂,尚未进门,香气扑鼻。“真香啊,是桂花香吗?”
“铁观音茶香主要是桂花香、兰花香,你们的鼻子可真灵!”国心绿谷茶庄园工作人员李进和笑着说。
在加工厂的展示厅,大家一眼就看到了又圆又大的簸箕悬挂半空,上面铺着一层茶叶。“在机械加工制造之前,制茶师傅就会用这个工具进行手工摇青,摇青是让茶青之间相互摩擦碰撞,细胞壁破碎,是香高味醇的关键步骤。”李进和说。
几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试着摇起来,几分钟后都纷纷笑着喊“腰酸背痛”。
“小时候,我父亲冲泡乌龙茶时,我常在身边观察,还曾把茶叶作为礼物送给法国的朋友,但我从没这么近距离地了解过它的加工技艺。”台中科技大学蔡吟谦说。
“这趟茶文化交流之旅,让我渐渐爱上茶了,我想茶会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东海大学林佩萱说。
中国地质大学志愿者赵甜更是边听老师讲解边录音边提问,不停地感叹:“茶叶真是一门大学问!”
龙井村的茶园,美丽而多情。
龙井问茶:从博物馆到村庄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20日的杭州,烟雨蒙蒙,诗意盎然。两岸青年茶乡行的队伍,就在此时叩响了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大门。作为茶文化专题博物馆,这里在G20峰会期间接待过不少国外元首,中国茶的风采在各细微处彰显,同学们也备受感染。
当上百种的茶样同时呈现,一一打开,观形、闻香、对比,每个人都向前凑着,俨然一个个小“专家”。而中国茶对世界的影响,更是让学生们感到自豪和震撼。中国地质大学志愿者冯田蕤颇有心得:“中国茶历史悠久,我们身为青年人,有义务和责任,去了解茶文化、传播茶文化。”
到杭州,自然不能少了品龙井。一次龙井茶的茶艺表演,几个小场景,吸引了大家。
注满水的盖碗旁,荷叶形的赏茶器中,意外地放着几枚1分钱的硬币。“你们可以将硬币贴着盖碗边横放入水中,会有神奇的现象发生。”
同学们纷纷动手一试,随后惊叹一片——硬币竟然都漂浮在水上,不会沉入杯底。“这是杭州有名的虎跑泉水,水密度高。水为茶之母,有好茶,少不了好水。”
茶艺师随后优雅地泡起了今年的新龙井、并一一奉茶给学生。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被奉茶。”接过盖碗的台湾国际扶轮3460地区ROTEX会长陈柏元品完茶汤,还饶有兴味地将茶叶放在嘴里嚼起来。“一吃起来有些许苦味,到后来有清香和回甘,就像现泡的一样。”
穿梭在龙井村内,学生们都感慨万千。“几乎家家户户都卖茶啊!”
“西湖龙井按照产地不同,又有狮(狮峰)、龙(龙井)、云(云栖)、虎(虎跑)、梅(梅家坞)五个品牌,我们所在的地方正是狮峰龙井的产地。每户村民几乎都有自己的茶园。”讲解员介绍。
几位同学忍不住在龙井村内寻起茶来:“想买些茶回家,给父母、给老师们尝尝正宗的龙井茶,还想为他们讲讲龙井茶的故事。”
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中,感受径山禅茶文化。
径山寻茶:不遇寺院感受禅茶
到杭州径山,自然是为了径山寺的禅茶而来。创建于唐天宝年间的径山寺,曾是江南五大禅院之首。当年,正是在这里禅修的日本僧人将径山茶具、径山茶宴(暨中国禅院茶礼)以及诸多的中国茶典籍带回日本,才演化出“日本茶道”,并影响到台湾。
只是不巧的是,径山寺在修缮中,交流团无法在寺院中感受真正的茶宴。但在寺院脚下的径山村,一间不大的“心无尘”茶馆,让学生们见识了径山禅茶的深厚魅力,弥补了遗憾。
这家茶馆的主人是余杭区政协委员、径山镇径山村村委会主任俞荣华,他也是径山禅茶传承人,他激动地说,“径山村被称为中国禅茶第一村,你们从海峡彼岸来到径山寻根问茶,真是来对了。”
俞荣华接下来的一段话,则更让在场的两岸青年为之惊叹。
“径山村还和台湾嘉义市梅山乡太兴村是姐妹茶村,我也为此到过台湾4次。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制茶的宝贵经验,还结合径山资源,开发了一款融汇了两岸制茶技艺的径山红茶。”俞荣华还贴心地准备了几包茶叶,让远道来的客人们带回去尝一尝。
另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金信的到来,更是让大家惊讶,他手里举了一个小小的竹刷———这是他的专利产品茶筅,是专门制作抹茶的工具,他介绍,目前这个产品远销日本,是日本抹茶制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也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日本和径山茶文化的深厚渊源。
生活在径山多年的温州前辈、径山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陈宏,为大家讲述了径山禅茶历史后,更是用闽南语唱起了台湾歌曲,现场热络又温馨。
看到学生们的笑脸,余杭区政协秘书长吴忠云欣慰地说,“就是希望海峡两岸青年朋友们能不虚此行,更希望大家能在径山寺修好后再来一探禅茶的神秘。”
北京天福茶文化馆办公室主任指导台湾淡江大学学生童炜婷学习茶道。
北京论茶:对话纳兰学礼天福
22日,两岸青年学生来到了旅途中的最后一座城市———北京。一场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与纳兰词与茶的对话”分享茶会如期举行。“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分享会,我们是主持人———茶叶兄妹二人组,有请我们今日嘉宾——纳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子菲老师为大家讲讲纳兰与茶的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你们知道是谁的词吗,就是纳兰性德。”子菲老师带着大家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我们将要去参观的宋庆龄故居,曾经就是纳兰的家——纳兰明珠府。纳兰是清初第一大词人,他的词中也有茶。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在《采桑子》中,纳兰抒发着对妻子的思念。”
学生们有感于词中的情怀,纷纷举手主动诵词,一首又一首,茶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分享中更浓了。
23日,两岸青年茶乡行活动到了最后一站———北京天福茶文化馆。
天福茶业是由来自台湾的李瑞河先生在大陆创办的茶企,李瑞河也因为这家茶企的成就斐然而被誉为“台湾茶王”。走进天福茶文化馆,来自台湾的茶及茶具让台湾大学生格外亲切。天福北京分公司办公室主任白丽萍向同学们介绍说,多年前,李瑞河在台湾以做茶起家,经营受到重创后,是祖国大陆给了他再次发展的良机———他来到大陆创办的天福茶业取得巨大成功。
承载着两岸茶缘的天福茶文化馆,也自觉承担着向青少年推广中华茶文化的重任。得知两岸大学生将来参访,他们特意安排正在这里学茶的中小学生和大家交流。已是退休之年的白丽萍更是亲自给年轻人演示中国茶礼。
“在茶面前,人人平等,但奉茶时要以左为尊,所以从左边开始依次奉茶。”白丽萍边给大家讲解边走到大家面前,一一奉茶,“茶杯要放在客人方便拿的位置,用语言说出‘请喝茶’三个字,或者用动作,比如鞠躬、将右掌心翻转,都是表示请喝茶。”
台湾淡江大学学生童炜婷跃跃欲试,她走上前去,在白丽萍的指导下,冲泡茉莉花茶,并端着冲泡好的茶走到团长林石清面前,恭敬地将茶奉上,说,“主委,请喝茶。”
已是有些疲惫之意的林石清有点意外,但马上脸上泛起笑,接过盖碗,说,“谢谢你亲手为我泡的茶。”
花絮
泉州方志委主任张惠评(右一)陪着林石清团长(右三)一起翻看林氏宗谱,寻找祖先的印记。
在宗亲的带领下,林石清带领夫人向祖先牌位敬香。
团长寻根
“我父亲临终时还嘱咐我,一定要回大陆来寻找宗亲,要告诉后代我们从哪里来的。”此行,林石清团长也是带着父亲的遗愿,到大陆寻根问祖。
林石清说,自己是台湾鹿港日茂行的后代,家谱早年在火灾中尽毁,只知道祖上来自福建泉州永宁,祖先牌位上写有“鳌西”。“我的孩子都已经上大学,我父亲的遗愿我还没有实现,想想就难过。”
当林石清的寻亲请求发过来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人民政协报社福建记者站立即开始行动,委托泉州市有关部门寻找林氏宗亲。“找到了!”泉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张惠评很快传回捷讯,“泉州永宁古有鳌城之称,鳌西肯定是指永宁之西,我们一经寻访,果然当地聚集有上百户的林氏家族。而在他们那儿,正有日茂行旧址!”
交流团到达泉州的当日下午,来自两岸的青年学生跟随林团长一起,在永宁古镇的林家祖祠见证了血脉寻亲的感人一幕。“当我踏进祖祠的时候,胳膊上的毛孔都有种感应,我知道,我回家了。”当层层包裹的祖谱被拿出来,几位耄耋宗亲围过来,交流团全体成员都在深深的震撼中。
亲缘几世,寻亲几时。告别时,林团长一再向亲人们鞠躬致意:“我下次带三个儿子一起回来!”
告别华侨大学前,与华侨大学的就读的台湾同学依依惜别。
华侨大学的不舍情缘
在泉州的3天,交流团一直有几位东道主的热心陪伴———那就是华侨大学5位在读的台湾学生。他们来自台湾,就读于祖国大陆,对台湾的小伙伴有乡情,对大陆的小伙伴有友情。一路走来,他们作为志愿者,热情周到地介绍着泉州、服务着全团。
离开泉州前的分享茶会上,海峡两岸的青春激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一边是华大5位志愿者组织的游戏,这是他们几日来精心筹备的“告别演出”,另一边则是大陆与台湾团的18位学生,悄悄为东道主准备的惊喜。“华大同学这几天一直为我们服务,马上分开了,要对他们表达感谢!”
当这些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人,在华侨大学校园里共同唱起歌曲《朋友》时,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难舍难分。
在杭州富阳黄公望纪念馆前,富阳区政协常委、黄公望研究会副会长蒋金乐(右前)为大家现场解读《富春山居图》,左前为杭州市富阳区政协副主席蒋建民。
富春山居的怀古
“富阳本有好茶,但茶乡行我们却带学生们到黄公望纪念馆以及他的隐居地参观,正是希望他们知道海峡两岸之间关于这幅画的渊源。”富阳区政协副主席蒋建民说,自成立以来,黄公望纪念馆已接待了大量的台湾同胞,并进行了多次文化交流。“正因此,富阳还在黄公望纪念馆处成立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对于学生的疑惑,富阳区政协常委、黄公望研究会副会长蒋金乐循循道来:“古稀之年的黄公望,来到了富阳隐居,以此为背景,为无用师绘制了中国十大传世名作之一的《富春山居图》。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不幸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2011年,在两岸各界人士推动下,双画终于得以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轰动了世界。”
“其实,不只是黄公望,据我查阅的诸多文献,历史上还有5位富阳名人,和台湾有很深厚的渊源。”蒋金乐说,此次两岸青年茶乡行的来访,让两地的缘分愈加深厚了。
文/图 李寅峰 纪娟丽 徐金玉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