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用好“一带一路”平台 改善中日关系

王蔚:用好“一带一路”平台 改善中日关系

上海政法学院“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院长王蔚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林昶摄)

 

中国领导人外交战略思想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16日在京召开。上海政法学院“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院长王蔚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科学研判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倡议提出之后,在国际上得到了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但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日本的态度却颇为矛盾。如何利用“一带一路”重要平台,实现中日两国的合作与交流,改善两国关系,是重要课题。

 

在如何对待中国的“一带一路”问题上,日本国内各界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争论之中,日本政府逐渐形成了一个既融涵着各种复杂心态,同时又思路非常清晰的应对措施:以一个竞争者的姿态出现在中国面前。这种应对措施,既有岛国心理作用下的历史文化情结,也有现实利益上的考虑;既有对失去市场机会而引发的焦虑,也有来自现实国际关系方面的制约;既有对地缘政治变化和市场环境的恐惧,也有为将来的政策转变留有余地。

 

一方面,日本学界、商界、政界等人士对该倡议作出了积极评价,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富士通总研发表文章认为“一带一路”是“与世界接轨的”加速与升级,“与世界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江源规由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是以对外投资为轴,在比当年“郑和下西洋”更为广阔的地域促进区域合作、寻求共同发展,而不是日本主导时期其他亚洲国家按序追随其后,有阶段的、有差别的发展。此外,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欧美国家相继爆发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发达国家经济已见停滞,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成长支撑了世界经济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如今对现有世界经济秩序质疑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表达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秩序的质疑。

 

另一方面,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日本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担忧与警惕:(1)微观上看,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投资,势必与早已开始海外投资的日本企业产生竞争;(2)宏观上看,日本警惕中方日渐扩大的在东亚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影响力;(3)从政治层面上看,日本学界认为中国联合陆上与海上两重力量,改变地缘政治格局,有牵制日本的实际效果。甚至有日本学者作出了这样的预言:现在仍然是美国处于优势地位,但二三十年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力量会更上一层,世界上会形成鲜明的“美元经济圈”和“人民币经济圈”,此种局面正是对日本不利的。

 

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王蔚认为,在“愿景与行动”提出的六大经济走廊中,只有中蒙俄经济走廊与日本相关。但是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均没有被列入“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范围,使得与其他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可以看到,由中国和东亚地区国家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与平台并没有更多的出现在“愿景与行动”中,但是中国和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却非常多,包括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东北亚地方政府首脑会议等。

 

王蔚认为,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对中日关系发展有重要作用。中日无论在地缘、经济,还是文化等各方面均具有高度依赖性。中日关系越紧密,越有利于两国利益,也越有利于东亚乃至亚洲的发展。因此,在目前中日关系处于相对紧张和低潮的时期,如何利用“一带一路”重要平台,实现中日两国的合作与交流,改善两国关系,是重要课题。(人民网电 记者常红、李警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