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际法学者:所谓南海仲裁成为了国际法制实践中不好的示例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6-07-14 16:31:51 | 来源: 海峡飞虹 |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江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
海峡飞虹报道(驻新加坡记者 孙牧宁):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公布所谓裁决,这一非法无效仲裁结果遭到国际社会普遍质疑,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法学界的热烈讨论。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江雨表示,他对仲裁结果感到震惊,因为仲裁结果不公正,中国有权利拒绝这样的结果。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江雨一直对菲律宾提出的所谓南海仲裁案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南海仲裁庭所作出的所谓裁决对法律的解释存在问题,这个结果并不公正,“实际上我对这个裁决整体的适用法律上的准确性持很大怀疑,这个裁决从本身实体内容上看,我个人认为是相当不公正的。它完全支持了菲律宾的所有主张,菲律宾拿到了它想要的,甚至得到了它不该要的。”他说。
王教授表示,在仲裁结果中,仲裁庭全盘采信了菲律宾方面的诉求,忽视了其他方面提出的和菲律宾观点不同的证据。王教授批评说,“仲裁庭对相关法律的解释,比如说对什么是岛,什么是礁石,什么是不能够支持人类居住,对这些法律条例进行了一些比较极端、比较狭隘、比较机械化的解释。那么这个也是不符合公正解释国际法的规则的。”
作为一名资深法学家,王江雨教授除了对仲裁结果的不公正感到惊讶以外,也认为,这次结果对国际仲裁这种受到部分国家推崇的争端解决机制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就仲裁案的实体部分而言,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先例。这是一个质量不过关的先例,因为我认为,所谓仲裁结果对法律的解释和适用都是有很大的问题的。他采取了一种非常机械的、对文本的解读采取了极端的一边倒的态度。会有很多在学术品格上比较正直的学者去撰文批驳这个仲裁结果的。”他表示。
除了本身的不公正,裁决也对国际法制建设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让很多人对国际法治这一理念充满信心的人感到失望。“仲裁庭这种比较激烈的,比较极端的做法,让很多有相似争端的国家会很警惕,因为假如把争端交给一个这样的仲裁庭,谁也拿不准会得到什么样的判决。所以在这个角度上讲,他不是让很多国家和人对国际法制更有信心,而是更怀疑了。”他说。
无法忽视的是,所谓仲裁庭这样的态度,以及不公正的仲裁结果,也让国际社会对于如何解决好双边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有很多国家会对仲裁这种方式变得很谨慎的,因为有这样争端的国家不是一个。你碰到一个这样的仲裁庭,采取这样的方式解读法律,你的利益可能一下就被说没了。我想这个仲裁案的影响之一就是有可能很多国家开始倾向采取政治谈判的手段去解决争端。这是因为这个裁决没有产生一个使人信任的结果。”他说。
所谓仲裁结果使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化,也让本地区国家相向而行的难度加大,增加了产生政治、军事摩擦的风险。王教授认为,仲裁结果公正性的欠缺,使得双边谈判的重要意义得到凸显,而化解目前矛盾最好的办法正是进行双边谈判,“要化解这个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声索国,尤其是中国、越南、菲律宾应该加快双边谈判,通过友好谈判得出一些安排,拿出一些措施来共同开发,让大家都受益。否则的话仅仅依靠这样一个法律上的裁决就想息事宁人是做不到的,而且说实话这个裁决是加剧了矛盾而不是平息了矛盾。”
所谓仲裁结果公布后,新加坡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惊讶”是很多学者对这一结果的第一反应,相信越来越多具有公正学术品格和见识的学者会通过严肃的学术讨论来批驳本次的所谓仲裁结果。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