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深圳前海“玩”3D打印的香港物理学博士

新华社香港4月26日电(记者谢希语)“不想给人打工,就创业咯!”吴卓光笑言。今年32岁的他是香港大学物理学博士,2013年还在读书时和同为港大博士生的合伙人梁荣杰一起创办了名为Printact的3D打印技术公司。

 

采访当天,吴卓光正代表公司参加在香港亚洲博览馆举办的环球资源电子展。“参展很有收获,有买家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现在正在谈合作。”他说,参加展会是一种很好的推广方法。

 

吴卓光本科在港大主修物理和金融,还辅修了天文学。关于自己“所学之广”,他解释都是兴趣所在,现在做3D打印也是因为兴趣,同时也是“看到了3D打印未来十到十五年的广阔前景”。

 

读物理学博士的时候,吴卓光发现身边同学都来自内地,只有自己一个本地人,不由有些感慨。他认为,香港年轻人倾向于选择金融、法律、商业、医学等作为求学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方向,愿意投身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比较少。“因为搞研究投入的时间较长,在香港也不太容易找到工作。”说到这个,吴卓光感到很无奈。

 

幸运的是,他找到了另一个勇于闯荡的“香港仔”,一起踏上了充满未知的创业之路,并且领风气之先,成为首批入驻深圳前海的港青创业团队之一。

 

吴卓光回忆说,当初偶然知道有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进一步了解后被低税率、低创业成本的政策吸引,加上公司的工厂设在宁波,做产品测试不用每次都运到香港,省去很多资金和麻烦。

 

“深圳的华强北买零件特别方便,在前海还可以和很多创业者一起交流沟通,互相学习经验。那里有一家同样做3D打印的公司,但侧重方向不同,我们经常交流。”吴卓光说。

 

一个CEO(行政总裁)、一个COO(运营总裁)、五个实习生,是目前这家公司的规模。吴卓光主要负责产品的外观设计和硬件,梁荣杰则更多专注于软件开发。

 

虽然员工不多,公司的业绩却不差。吴卓光透露说,过去两年,公司均实现了盈利。在资金方面,公司不仅获得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及香港数码港的资助,还得到了数位天使投资人的青睐。

 

据介绍,产品目前远销日本、泰国、德国以及台湾、澳门等地。“内地的竞争太激烈了,我们还需要较长时间研究如何打开内地市场。”吴卓光说。

 

除了制造和售卖自家的打印机产品,他们的业务还包括数码制造工具教育,即与学校或教育机构合作,教授如何使用数码制造工具(如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等),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打造自己的机器人,激发对科技的兴趣。

 

提到产品,吴卓光非常自豪。他介绍,他们的产品打印速度比市面其他产品要快三分之一,软件方面均为独创。“我们不怕被别人模仿。”吴卓光非常自信,“我们可以随时更新换代。”

 

他还说,普通的3D打印机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碰到停电会终止打印,使用者必须从头开始,而他们自主研发的“断电后恢复打印”功能,可以让机器在断电时自动暂停,不必再重新打印。

 

目前,吴卓光正在研发新产品,准备将3D打印机的技术应用到大学的生物工程实验室里。

 

“很多实验其实是一个很机械、重复的过程,让一个博士生去做实在很浪费,完全可以用机器替代。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机器人,代替人类来进行实验操作。”他表示,希望将来可以跟内地高校合作。

 

他说,现在很多香港年轻人没有出去闯一闯的概念,觉得待在香港就很好。“很多人从来没去过内地,也根本不了解内地,我觉得不要在你没有去了解的情况下就下结论。”

 

吴卓光说:“我觉得香港的年轻人应该多到内地看看,对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多一些了解。”

 

“不能光想不做,要多尝试。”作为一个创业“前辈”,这也是吴卓光给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最重要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