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岩画的神秘面纱 中国岩画研究保护百年纪念活动在京开幕

海峡飞虹报道(记者 徐婷):岩画,被世界通称为岩石艺术,是出现在文字产生之前的一种图形语言。中国是发现岩画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国人对于岩画的认识仍并不普遍。7月5日,由中国岩画学会主办的“亘古天书——中国岩画展”和中国岩画研究保护10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在北京开幕,也向外界揭开了岩画的神秘面纱。

 

岩画,是古代先民凿磨或彩绘于山崖岩壁上的图形语言,是一种从石器时代就开始出现的原始艺术,被称为“无墨天书”、“史前文明中人类的共同母语”。其分布遍及世界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岩画学会会长王建平表示,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不但是最早发现并记载岩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王建平说:“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并记载有岩画,(中国岩画)东起大海之滨,西达昆仑山口,北至大兴安岭,南到珠江流域,包括28个省、自治区和港澳台的100多个县1228个岩画遗存地,其分布广泛,数量之多,已成为世界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岩画创造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当时人类的情感与主观意识,对当时人类的生活是一种艺术再现。今天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研究岩画,希望破解那些留在石头上的历史,以及它们的文化内涵。

 

100年前的1915年,中国岭南大学黄仲琴教授率队在福建省漳州的仙字潭实地调查、勘测、记录岩画,被国内岩画学者普遍认定为中国岩画现代研究保护的开端。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岩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陈兆复强调,研究保护岩画具有还远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到的重要意义。陈兆复说:“中国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3000多年,就是从甲骨文开始,可3000多年以前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当然我们也有一些陶器、石器这些(历史)遗物,可是没有文字,能够代替文字来表现当时社会生活情况的就是图画,那就是岩画。”

 

近百年来,中国的岩画研究和保护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随着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的变化,自然灾害和工业文明的侵袭,中国岩画遗存的保护现状也令人担忧。

 

为了推动中国岩画保护与研究事业的发展,加快中国岩画走出去的步伐,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岩画,中国岩画学会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了首次全国性的《亘古天书·2015中国岩画展》,展出了包括岩画文物本体、岩画文物复制品、摄影作品等数十类展品。

 

此外,纪念中国岩画现代研究保护100周年活动,还包括出版《中国岩画研究保护百年论文集》、开展《纪念中国岩画研究保护100周年有突出贡献人物》评选、举行中国岩画剧目《阴山·古歌》专场演出、为岩画遗存地举行首批认证命名仪式、创办《中国岩画》期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