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亚: 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伟大实践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07-30 10:14:07 | 来源: 新华网 |
今年是协调推进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之年,也是香港基本法颁布25周年、香港回归18周年。正确认识香港回归以来的实践,准确把握中央对港方针政策,抢抓机遇谋发展,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实践,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意义。
正确认识“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已走过了18个年头。总体来看,这18年的实践是成功的。2014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指出,“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这个结论是有充分事实依据的:一是“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实施并日益深入人心,宪法和基本法规定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在香港得到确立。二是中央政府认真履行宪制责任,不干预特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树立了良好形象,得到香港同胞的普遍认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三是香港顺利实现了政权的平稳顺利交接,依法实行高度自治,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四是在中央和内地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冲击,总体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大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并一直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五是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局面。即使是用最挑剔的眼光,也难以否认这些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特区政府团结带领香港各界人士努力拼搏的结果,与中央和内地的大力支持也密不可分,更是“一国两制”生命力的体现。
当然,“一国两制”是新生事物,其实践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有个发展、完善的过程。香港回归18年来经历了不少风雨,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此,我们要客观看待,冷静面对。一方面,“一国两制”无先例可循,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香港与内地民众长期生活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下,相互了解和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一些不同看法实属正常,不能因为出现一点问题和分歧就“上纲上线”、否定“一国两制”。另一方面,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妥善解决。比如说,“水货客”问题、内地游客在香港购买奶粉等,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加强管理加以解决。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人片面强调“两制”,忽视“一国”,把“高度自治”当成“完全自治”,抵制甚至否认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等,既有一些港人对国家实行的基本制度、发展历程缺乏认识,不能适应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转折等方面的原因,也是因为“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宣传不够到位。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极少数激进、“本土”势力,特别是所谓“港独”分子,极力炒作两地之间的摩擦,甚至公然鼓吹“城邦自决”、“香港独立”等歪理邪说,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这是绝对不容许的,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
总之,我们要全面、历史、客观地看待“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妥善解决各种问题,把“一国两制”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中央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不会改变
最近两年,香港一些媒体和人士担心中央会改变对香港的方针政策。去年香港白皮书发表以及今年6月18日香港立法会表决普选法案后,香港社会出现了各种言论和情绪,有人对“一国两制”和香港未来发展感到困惑,还担心中央收紧对港方针政策。事实上,这些担心和揣测没有根据,也是毫无必要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港社会就曾出现过将来中央改变对港方针政策的担心。对此,邓小平先生1984年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指出:我们讲五十年不变,不是随随便便、感情冲动而讲的,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他后来还进一步指出:对香港的政策,我们承诺了1997年以后五十年不变,这个承诺是郑重的,不只是为了安定香港的人心,而是考虑到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同中国的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关联,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是符合中国的切身利益的。为了进一步增强港人对“一国两制”的信心,中央政府主动提出制定一部法律,把中央对香港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基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给香港市民一颗“定心丸”。从回归18年的实践来看,“一国两制”已由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回归前中央承诺的“三个不变”,即经济社会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实实在在地都做到了。一句话,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没变,并继续保持繁荣发展。香港以及国际社会都对中央政府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中央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依法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发展;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繁荣稳定。中央的这个立场是一贯的,坚定的,始终不会动摇。基本法这颗“定心丸”不仅过去有效,今天有效,未来也长期有效。这不仅是为了坚守承诺,也是国家实现新时期宏伟蓝图的需要。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继续发挥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央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完全没有必要改变。
抢抓机遇谋发展是香港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课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复杂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各地区都在拼经济、拼发展,力争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和地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地位。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是由其经济地位和实力决定的。近些年,香港与周边地区和同类竞争对手相比,发展相对迟缓,经济社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日益感受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巨大压力。面对严峻挑战,香港要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继续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强不息,保持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竞争力。
当然,香港总体发展形势依然是好的,特别是未来发展仍有许多有利条件,前景光明美好。
一是有“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保障。“一国两制”是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作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法律化、制度化、具体化,基本法明确了香港的法律地位,并保留了香港以往的成功要素和行之有效的政策做法,如香港仍是单独关税区,保持自由港地位,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这些规定使得香港的既有优势得到延续和巩固,为香港保持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
二是有独特的优势。香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如高度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低税制、国际投资者熟悉的普通法制度、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广泛的国际联系、自由流通的资讯以及众多的高素质人才等等。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更加紧密,已成为联系国家和世界的重要通道和内地“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服务平台。对内地来说,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广泛的国际联系,可以通过香港扩大开放,走向国际;对国际投资者来说,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于其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香港分享内地经济发展成果。这些独特优势是其他地区和城市无法替代的。
三是有祖国坚强后盾为支撑。“大树底下好乘凉”。背靠祖国是香港的最大优势,祖国内地一直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强大依托和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是香港抵御外来风险的坚强后盾。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香港发展的政策举措,为香港拓宽发展空间、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说“个人游”,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离岸人民币业务,服务业对港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建设前海、南沙、横琴三个粤港澳合作平台,“沪港通”,两地基金互认等,都是着眼于香港发展和两地互补互利需要“量身订造”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涉港澳内容专设一章,体现了中央对支持港澳发展和加强合作的重视。“十三五”规划也会充分考虑香港因素和发展需要,发挥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总之,中央对香港的关心支持是不遗余力的,因为香港不仅是700万港人的香港,也是13亿中国人的香港。中央对香港的各项方针政策、作出的决策决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香港好,为了香港同胞好。只要是有利于增进香港同胞福祉,有利于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有利于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事,中央都会积极去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央始终关心、爱护香港青年一代的教育、成长和发展,并将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的青年交流,为香港青年成长、成才、成功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有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就是国家在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和平崛起,而香港有幸处于其中,并且处于有利地位。我国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艰苦奋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去年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3.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7.8%,高居全球首位。我国还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23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多项装备制造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最近我国宣导的“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战略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世界各国和地区反响热烈,都想积极抢搭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作为背靠祖国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香港在分享国家发展机遇和成果方面处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有利地位,更有条件、更有机会、也更应该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助力国家战略的过程中拓宽服务市场、谋求新的更大发展。比如说,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香港可以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和资产管理服务;还可以发挥香港法律、会计、管理、谘询等服务专长,打造“一带一路”专业服务中心等。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要把上述有利条件转化为发展成果,香港必须抓住历史机遇,把自身优势发挥好,从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自身定位,继续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与内地同发展、共进步。当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香港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和主流民意。普选法案被反对派捆绑否决后,行政长官梁振英和特区政府及时把施政重点转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来,得到了香港市民的广泛支持。中央高度认同并将给予全力支持。希望香港社会各界在特区政府领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把经济民生问题解决好,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坚实基础,谱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作者: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王光亚)原载紫荆杂志2015第八期
新闻推荐
- 连续发行21年 生肖邮票成为法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2025-01-21
- 福建省台联“乡亲相爱一家人”2025年台胞迎新春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2025-01-21
- 两岸观光有望恢复 岛内旅游业者:已准备好,只待岛内主管部门放行2025-01-21
- 事关就业、社保、工资,看2024新成效、2025新动向2025-01-21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