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嘉林:不容228主权分离论述灾难重演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5-03-02 16:34:51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香港3月1日发表《祖国文摘》社长戚嘉林的评论文章说,台湾历史上曾发生许多远较228更重大的事件,但只有228事件成为今天岛内唯一被大肆纪念的台湾重大历史事件。因为事件发生的时空背景,是日本殖民统治结束与台湾光复开始的历史转折之际,其因素复杂。60年来,不同政治力量,在不同历史阶段,有各种不同诠释。但就整体而言,228事件本质是“国府”治理失灵,人民群起抗争的“起义事件”。文章摘编如下:
惟随着档案解密与研究深入,发现228时也有个别人公开或私下提出过事涉对台湾主权的分离论述,使事件火上加油,催化悲剧的发生。今天我们回视这段历史,应以史为镜,不容类此228主权分离论述,催化突发事件引爆灾难的历史悲剧重演。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台湾光复。斯时,台湾人民是全岛狂欢庆祝台湾回归祖国。长官陈仪也是抱着使台湾平稳过渡重返祖国的使命,精心甄选执政团队,选派省籍精英出任台北市、台北县、新竹县、高雄县的县市首长、全台唯一报纸的社长、与唯一电台的总台长,实施完全民主选举,这是台湾同胞50年殖民统治下不可能的政治待遇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仪抵台仅1年4个月的1947年2月28日,台湾就发生228事件。就常识而言,不可能仅因部分外省公务员严重贪污腐败的因素,就爆发出现个别人主张台湾分离的228事件。例如,大溪档案中保密局呈给蒋介石主席的报告称,(事发前一个月的)1月12日台湾省参议员郭国基在三青团高雄分团,举行分团部成立典礼向800余名群众演讲时,就公开提及“台湾独立”。事发时的3月1日下午2点,台湾“中央社”发出参考密电,称台北出现“台湾独立”的标语,2日反政府的示威群众中也出现支持“台湾独立”的标语。
换言之,从光复初时台湾社会浑然忘我的热烈庆祝台湾光复,到台北市出现“台湾独立”的标语,政治上国族认同的反差为何会如此之大?要知,台湾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夺自中国,如今战败还给中国,是天经地义的政治常识。但那时台湾社会为何会有个别精英出现“托管台湾”或“台湾独立”的想法?当时,我们无法理解,60年后相关文件解密,相关研究深入,我们赫然发现美、日运作的强烈国际因素。
历史真相是,日本投降后最早抵台的盟军人员,实际是美国“战略情报处”(OfficeofStrategicServices,简称OSS、1945年10月遭解散改组为中央情报组、1947年9月18日改为中央情报局CIA)派遣的黄莺小组,他们要求成立专责机构收集情报。前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同意,故日本陆军派出军官,化装成平民,随同黄莺小组前往各地侦察。当时,美国战略情报处的台湾站站长摩根(WilliamMorgan)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博士。
1945年12月至次(1946)年4月间,全岛仍沉醉于台湾回归祖国的氛围,但“战略情报处”黄莺小组居然逆势操作,暗中在台湾进行具分离倾向的“民意调查”(apublicopinionsurvey)。是时,摩根由日人通译陪同,访问苏新、谢雪红、许丙等三百多名各阶层各政治派系代表人物的台湾人,问出生、问学历、问经历,问对中国政府及台湾将来的看法。美国驻台北副领事葛超智(GeorgeH.Kerr)在访问战前曾为日本贵族院议员的许丙时,就问道:
一、台湾应当以目前正在回归的方式归返中国吗?
二、台湾应该独立吗?
三、假定独立可能发生,台湾应否置于一个保护国-诸如美国-之下,具有与菲律宾相似的地位?
故这次“民意调查”的严重性,是美方官员在台湾对岛内精英暗中从事等同国族认同的政治调查、时间长达4、5个月、人数多达300余人,规模之大,令人震惊。其次,它的谈话内容等同是以诱导方式向300名台藉精英提出或介绍“托管台湾”和“台湾独立”的主权分离论述思维,挑拨离间受访者对中国的国族认同。第三,它的结论,不但导向台湾人希望的统治者“第一选择是日本,其次是美国”,甚至更主观地“预期在短期几年的中国占领之后,福尔摩沙(台湾)人会要求自治”,此一结论证明这次“民意调查”的预设立场就是设法分离台湾。第四,它还有配套作业,就是以台湾人欢迎美国统治作为结论,于国际媒体上大肆宣传,为美国“托管”台湾铺路。是时,美国《纽约时报》与上海美国人办的《密勒氏评论报》(ChinaWeeklyReview)就刊出评论称“假如台湾实行公民投票,台湾人首先选择美国,其次选择日本,绝没有人选择中国”。这句“绝没有人选择中国”的评论,可说太过份了。
此外,在民意调查期间,美国报纸《TheNews》于3月21日刊登独家内幕报道称,中国人剥削台湾甚于日本人所为,《TheWashingtonDailyNews》接着于3月28日报道,中国拙劣统治导致台湾工厂停滞。两媒体蓄意抹黑中国治理台湾,却不报道仅仅是9个月前,台湾的城市、工厂、电力设施、铁公路交通等遭美军大肆轰炸200天,战后满目疮痍,及美军战火摧残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影响,当然更不会报道当时中国正在台湾举办公开的选举,台湾社会热情投入,心向中国的一面。
当时,副领事葛超智也在暗中在台纠集台湾士绅从事“台湾独立”的活动。例如1946年7月2日,葛超智就与战前相识的七名台湾友人餐叙,席间谈论解决台湾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由美国托管台湾10年或50年;228事件之前一个月的1月15日,葛超智更唆使141名台湾人签署(代表807人)向美方陈请的《请愿书》,要求联合国托管台湾,切断与中国的政治经济连带关系,直至福尔摩沙(台湾)独立。
关于日本,终战前台湾物资匮乏得各地商店的货架上都空了,也要动用国家暴力实施包括粮食在内的严酷物资配给与物价管制,防止社会信心崩溃。日本8月投降,台湾殖民当局9月就下令解散各种统制(管制)机构,废止各项配给管理法规(但日本本土仍持续执行严厉的粮食配给),蓄意破坏台湾经济;与此同时,经美方特许,日本从东京运来一架堆满整架飞机的钞票,于9月秘密向在台日本官吏与一般公司员工发给薪水,释出巨额货币,使在台日人大肆采购本已极度匮乏的米粮等物资,与前述的撤销物价物资管制,二者迅速导致台湾爆发经济崩溃的超级通货膨涨。
以1941年1月时台湾趸售物价指数为基期(=100.0),即使在美军大轰炸下,1945年7月时该指数仍仅174,但9月时遽涨至1,858、增加18倍(长官陈仪是10月24日率员抵台接收),11月时增至2,251、增加22倍,次(1946)年4月跃升至至7,499,增加75倍。也就是光复后仅8个月,物价飞涨75倍,这是任何社会都无法承受的。
回首历史真相,可知当时台湾当时是承受美、日两大强权的运作。在经济上,日本是险恶用心发动惨烈的经济战,使台湾陷于空前的经济绝境;在政治上,美国是炮制台湾的《民意调查报告》和《请愿书》,唆使或影响一小撮精英从心理上改变认同,藉歪曲新闻抹黑中国执政,挑拨台湾社会仇视中国,为“托管台湾”“台湾独立”提供政治正当性。是时,台湾落后,治理能力不足,无法理解警愓美国在意识型态上,异化一小撮精英国族认同的可怕之处,因为无论是“托管”或“独立”,都是在中国对台湾主权上,从根拔除一小撮精英对祖国的国族认同。
因此,一旦治理失灵,任何突发事件,均会陷社会于高度动荡。美式分离主义思想介入,不但提供“托管台湾”“台湾独立”等分离论述的养分,且其强大国力,容易使受蛊惑的一小撮精英误判形势,火上浇油;相对地,“国府”所搜集的前述相关情报,使陈仪判断形势已演变成台人“怀有台湾独立国际共管的谬想”,陈仪绝不允许台湾由联合国托管的问题浮出台面国际化。最后,动乱迅猛恶化,终致酿成228悲剧。
今天,岛内政坛精英众所周知,美、日对台湾政治影响巨大。今年,适逢“总统”大选年,尤其是值此蔡英文在两岸关系上,抛出名为“主权巩固”,实为主权分离的论述,此一论述势必催化本已存在高涨的“台独”意识,致未来两岸关系大有山雨欲来之势。此时,228事件对我们具有极为现实的政治意义,也就是228事件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教训,是我们应百倍警惕“主权巩固”此一分离论述所可能引发的灾难,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天佑两岸。(作者戚嘉林,《祖国文摘》社长,应邀于“中国统一联盟”在台大校友会馆举办的“二二八事件68周年纪念研讨会”演讲稿/2015年2月28日)
新闻推荐
-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2025-05-08
- 两岸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福建一季度利用台资6.4亿美元2025-05-09
- 欧盟将对美国关税准备反制措施并向世贸组织提出诉讼2025-05-09
- 多项指标刷新纪录 广交会彰显中国外贸底气2025-05-09
- 2025两岸(庐山)青年交流发展大会开幕2025-05-09
-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部省际工作会议在福州举行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