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失传近百年的名剧《嫦娥奔月》重现舞台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9-10 15:09:33 | 来源: 北京晨报 |
9月7日晚,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失传近百年的大型梅氏经典神话名剧《嫦娥奔月》重现京剧舞台,在国家大剧院首演。本剧由梅派艺术第三代传人、沈阳师范大学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所长、辽宁实验京剧团团长肖迪教授担纲主演。梅派京剧艺术传人、梅兰芳之子梅葆玖也特意观看了演出。
恰逢中秋佳节,神话京剧《嫦娥奔月》作为时令戏上演,该剧取材于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古典民间神话故事“嫦娥奔月”。1915年,梅兰芳先生首次以古装歌舞剧的形式将《嫦娥奔月》搬上京剧舞台,将中国古典神话内容与京剧艺术表现形式完美统一。
作为梅兰芳先生创作的第一部古装神话歌舞剧,梅兰芳在《嫦娥奔月》中的扮相及身段极具特色,并首次在京剧曲调中移植了南梆子,开创了京剧旦角历史上新的里程碑,也奠定了中国京剧艺术改革发展过程中梅派的京剧艺术风格基础。自1915年梅兰芳先生演出之后,《嫦娥奔月》成为绝响,在京剧舞台上已失传近百年。
2012年,沈阳师范大学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成立。梅葆玖先生将挖掘和传承梅兰芳经典剧目《嫦娥奔月》作为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成立后的首要课题。梅葆玖先生还正式授权沈阳师范大学梅派京剧艺术传人肖迪担纲本剧主演。经过两年的努力,在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嫦娥奔月》终于重返京剧舞台,《嫦娥奔月》的新剧本于2014年4月最终定稿。在剧本改编、创作过程中,沈阳师范大学梅兰芳艺术研究所组织国内专家认真挖掘、参考了一些宝贵的图片资料,并适当还原了梅兰芳先生演出《嫦娥奔月》时的一些剧情细节。梅葆玖提供了当年梅兰芳先生演出的剧本、珍贵的图片资料和录音片段,为《嫦娥奔月》尽量保持梅兰芳先生当年演出的风貌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参考。
《嫦娥奔月》重返京剧舞台,对扩大沈阳师范大学京剧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挖掘恢复并展示这一极具梅派特色及艺术价值的传统剧目,对梅派艺术的传承、京剧艺术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记者和璐璐)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