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凋零”背后是文化传承挑战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4-06-03 16:06:56 | 来源: 重庆晨报 |
每当一些传统节日到来,就有人感叹节日的凋零:“中秋节沦为月饼节,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在传统文化传承日益面临挑战的前提下,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无论是中秋节、端午节或者其他节日,与其相伴的各种习俗,追根溯源,基本都是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体现。随着世易时移,其中的一些部分被保留、发扬了下来。如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赛龙舟包粽子,无论它们是手工制作还是机器生产,都是社会变迁使然。也有一些部分习俗,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产生了变化甚至被替换掉。如近年来,重阳节逐渐变为老人节,各地纷纷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以锻炼身体、交流感情。而古代的中秋迎寒、祭月等仪式,恐怕现在已没有人会想起。
正如吃月饼被保留而迎寒被替换一样,文化习俗的变迁也有其“物竞天择”的法则,一旦不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相适应,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就会将其“淘汰”掉。
客观地说,当前我们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现状确实堪忧,不少极具文化底蕴的仪式、方式逐渐被遗忘。这需要我们的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也仰赖普通公众的坚守。让人遗憾的是,不少地方对于文化的传承变成了肤浅地发展“节日经济”。火热的节日庆典和丰富的节日饮食背后,非但没有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反而使其失去了灵魂和内涵。
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内涵多为亲情、团圆。所以,更应讨论的是,社会的变迁对我们的家庭和亲情产生的影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大量流动等,家庭形式发生变化的同时,亲情也在逐渐疏离。这一点,在“常回家看看”入法、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日渐增多等现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作为社会最基础的组成个体,家庭伦理和亲情的紧密亲疏重要性自然不必赘言。
新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2025-05-14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2025-05-14
- 国台办: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郑重宣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2025-05-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褔祉紧密相连”——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同胞做出明智选择2025-05-14
-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会将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