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昭:“颠覆”不是历史剧的应有品格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5-13 16:48:31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
张伯昭(资料图)
1954年,正当全国人民热情欢庆新中国成立五周年之时,学术界开展了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问题讨论。随着讨论的迅速深入发展,范围大大超出了《红楼梦》研究领域,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以胡适思想为代表的唯心史观之间的大论战。胡适认为,历史是可以任意涂脂抹粉的“百依百顺的女孩子”,犹如一堆铜钱,历史学家怎么摆弄,它就被摆弄成什么样子。这就不仅是否定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且从根本上否定了历史真实性的客观存在。当时有人把胡适的唯心史观称之为“历史虚无主义”。参加讨论的人普遍认为,通过讨论,“收获很大”,“进一步明确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水平”。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时隔整整半个世纪,历史虚无主义竟然沉渣泛起,死灰复燃了。2004年8月7日,《文艺报》发表了题为《戏剧历史化与历史戏剧化》的文章,公开声称:“所谓惟一的历史真实或历史真理,事实上是不存在的,真实存在的只是创作主体的精神真实或时代精神的真实。”难道1954—1955年的批判还不够深入、不够彻底吗?当然不是。显然,它是随着“后现代主义”这一舶来品而卷土重来了。胡适否认客观真理,认为任何理论都是一种“成见”;只有抛弃“成见”,才是“科学的客观的研究态度”。后现代主义则提倡“深度模式削平”,不相信事物有任何深刻的意义,只相信自己的感觉。于是,后现代主义的“客观真实主义”就和胡适的“实证主义”走到一起来了。
历史虚无主义的浪潮首先席卷了文艺界。以前,历史剧天然地具有一定程度的可信性和庄严性,它的“艺术真实”只是在“历史真实”的框架内的有限夸张。而今天,人们对有据可依的历史产生了怀疑,认为历史不再是绝对真实可信的事实,历史不过是剧作家和导演表达自我的媒介。而历史人物的真实姓名也不过是借用一下而已。此时,一个新颖的词语——“颠覆”应运而生了。“颠覆”,就是否定一切权威,就是要把人们一向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拉下神坛。于是,《赵氏孤儿》首当其冲。《赵氏孤儿》是第一出传到西方并在国际上产生影响的中国戏。它之所以得到西方人的尊重,是因为它是一出真正的悲剧。歌德曾称赞剧中人物是“结了晶的人性”。虽然中国的悲剧和西方的悲剧有很大的不同,但悲剧的价值或效能是一致的,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通过怜悯和恐惧,能将类似的激情净化”。而2003年改编的话剧《赵氏孤儿》,赵武明知屠岸贾杀了他的全家,但为了自己的前途,不仅不报家仇,反而认贼作父。这样改编后的《赵氏孤儿》还能算是悲剧吗?还能“净化”人的心灵吗?一位评论家写道:“此孤儿的精明务实,冷静权衡,实在不像春秋时代的赵氏后人,倒更像是我们的当代兄弟。”难道当代人就个个都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人们喜欢历史剧,正是因为从古人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优良的传统美德。现在,现代化了的“赵武”认贼作父,真是无耻到了极点。这就不仅是往我们祖先的脸上抹黑,也是往今天全体中华儿女的脸上抹黑了。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