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彭林:我一直都是反对母亲节的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这个源于美国的节日,在当前的中国年轻人心中,影响力正在日益增强。母亲节当天,许多年轻人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祝福,商家也乘此机会,大打亲情牌,此外还有年轻人自发组织各种街头活动,宣传母亲节的意义。

 

然而,在母亲节浓烈气氛之外,也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有网上评论说“那些在朋友圈里秀孝心的人,很多都是把母亲从朋友圈里删除的人”,因此,有网友调侃,“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知道吗?”

 

同时,各种关于母亲节的活动中,也有不少引起了人们的非议和批评,比如有商家打出“您娘好吗”的广告词,这种以粗话做广告语的做法引来了人们的反感。也有年轻少女在街头免费客串单身男子“女友”并与其合影,“以善意谎言送上别样母亲节祝福”,然而这种以欺骗为基础的“祝福”却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赞扬。

 

亲情、孝心、感恩等,原本是人类最基础的情感,然而,当前社会中,种种母亲节的现象,却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不少“作秀”式的、形式化的活动,是否真的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于亲情、家庭、乃至母亲的情怀?

 

对此,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彭林说:“我一直都很反对母亲节这样的节日,中国是一个孝道传承的民族,一方面没有必要在母亲情怀这样的事情中外求,另一方面,母亲节也会给人们带来许多问题,好像只要这一天请她吃顿饭,就算孝敬了,其他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必理她。”

 

彭林: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先秦史等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

 

每天都是母亲节

 

北京晨报:母亲节刚刚过去,网络和现实中的活动非常多,引发的争议也不少,您怎么看?

 

彭林:我一直都是反对母亲节的。众所周知,母亲节是西方舶来的节日,我们原来没有,也是近年来才开始流行。这是不是就说明,西方人比我们还讲孝道呢?显然不是这样的。中国是一个有孝道传统的民族,过去几千年来,孝道是社会最起初的伦理道德,可以说,中国人每天都是母亲节,每天都是父亲节,没有必要学别人,非要某一个特定的日子,必须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情感。

 

北京晨报:每天都是母亲节,再加一个特定的节日,加深情感不好吗?

 

彭林:重视孝道、重视母亲情怀当然很好。问题在于,有这样一个节日,反而会给一些人忽视孝道的借口。好像只要在这一天请父母吃顿饭,只要在这一天和父母团聚,就尽到孝道了,其他的时候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不回家、不看望父母。实际上,这样的情况不少,大打亲情牌的结果,往往会出现以亲情的名义忽视亲情,以母亲的名义忽视母亲。

 

几年前,一部《发现母亲》曾经引起了非常多的思考和争论,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母亲的角色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意义,“由于有了母亲,世界才有了全部骄傲。没有太阳,鲜花就不会盛开;没有爱,就不会有幸福;没有女子,就不会有爱情;没有母亲,就没有诗人和英雄”。母亲的意义当然重大,然而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母亲重要,但并非全部,社会是多元而平衡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真的丢失了对于母亲意义的认知和感悟?

 

彭林说:“近代以来,随着反封建的潮流,随着西化的越来越加深,确实有不少人把孝道当做是封建遗留,存在着否定甚至打倒的意识,以西方的文化代替中国传统的文化。但实际上这是行不通的。一方面,并非所有的传统都是不好的,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另一方面,全盘地否定传统文化,等于掘断了我们的根,最终的结果并不是让我们走得更远,而是让我们的脚步更加蹒跚,让我们的道路更加难行。”

 

孝敬父母不需契约约束

 

北京晨报:母亲节起源于西方,这个洋节在中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您看来,这种情况说明什么?

 

彭林:有一年,我们清华的一位年轻教师,去法国留学,到了法国不久,他打电话给我,跟我说法国人嘲笑他,为什么呢?原来在法国,当父母年老的时候,就会和子女签订一个契约,契约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法国人觉得他们很有契约意识,并且嘲笑中国人不重视契约。这位中国的年轻教师向我求助,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你更应该嘲笑他们啊,赡养父母这样的事情,难道还需要契约的约束才会去做吗?在中国,这就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性也,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北京晨报:所以说,诸如母亲节这样的节日,在我们这里其实没有必要?

 

彭林:是的,如果说赡养父母都需要契约的约束,孝敬父母的意识都需要有一个节日去提醒和加强,那么这样的契约、这样的节日对于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孝道传统的国家,就太可悲了。

 

母亲情怀的特殊性

 

北京晨报:几年前,有一本《发现母亲》引起了很多关注,认为中国人对于母亲角色的认识和重视都出现了问题,这和当前母亲节提倡人们寻找母亲情怀也有类似,是否如此?

 

彭林:确实有这样的情况,近代以来,随着反封建的潮流,很多人把孝道也当做了封建遗毒,加以反对甚至是打倒,比如在文革期间,就有“打倒反动的地主资产阶级孝子贤孙”这样的口号。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这种意识其实是很普遍的,包括现在,很多人意识里也仍旧把孝当做是封建遗留的产物,并不认为应该提倡,甚至应该摒弃和打倒。

 

北京晨报: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母亲这个角色呢?

 

彭林: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的夸大和缩小,都要在一定的语境范围内去认识和讨论,母亲是和人们的生命直接有关的,她的特殊在此,伟大也在此,在这个意义上,她是无可替代的,也是母亲情怀产生的重要原因。

 

现代性不排斥传统

 

北京晨报:关于现代性的问题,其实争论也不少,有观点认为传统文化固然有优秀之处,但是要和现代生活相溶并不容易,在您看来,是否如此?

 

彭林:持这样观点的确实不少,但在我看来,如果不是崇洋媚外,那就是糊涂透顶。孝道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怎么到了现在反而不行了呢?传统文化难以融入现代,这是一个伪命题。在日本、韩国,这些同样是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奉行,都做得非常好,在他们那里,孝道怎么就没有阻碍现代化呢?

 

北京晨报:是对传统的认识出了错?

 

彭林:理念不对,老是想把传统和现代脱离开来,这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就好像一棵树,非要把它砍成几段,还希望它能荣华繁茂,这怎么可能?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需要反对的,也不是所有传统的东西都是和现代化相悖的,人类的情感、道德、伦理,很多都是相通的,古今相通,中外相通,我们自有深厚的传统,何必要自断根基,又到别处外求?

 

重建和恢复孝道传统

 

北京晨报:移花接木的观点一直并不少,发源于西方的现代化,匹配西方的文化似乎也有其逻辑,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彭林:一方面,以西方的文化代替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来加强人们最基本的也是最深沉的那些情感,是不可能做到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观念,如果强要用一种代替另外一种,其结果就是丢失了我们的民族传统,丢掉了我们的根,一个没有根的民族,还会有未来吗?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当前对于孝道,对于家庭亲情的断裂现象,应该怎么样改变呢?

 

彭林:最重要的,就是要重建和恢复我们的孝道传统。尽管说我们近代以来对孝道、对很多传统的伦理的破坏都很厉害,但数千年的根基之下,重建和恢复并不难,而且也更加自然,更加符合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道德价值。相反的,假如要以外来的文化去改变我们的现实,去增强人们对于亲情、对于母亲的重视,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得孝敬成为形式。

 

花样翻新的形式主义

 

北京晨报:母亲节的很多形式和活动其实都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认可,比如说我爱你,送一些礼物表达爱意等,这些形式难道不好吗?

 

彭林:表达对母亲的情感,当然很好。但是这些东西它其实还有另外一面,它会让人们觉得,只有这一天才去孝敬父母,才去表达孝心。中国是一个孝道传统非常浓厚的民族,君子有终身之孝,孝道是每一天的事情,不是只有一天之孝。倘若连回家看望父母都要拿法律去强制性地加以规定,那我们的人伦孝道在哪里呢?

 

北京晨报:也就是说,孝其实是一言一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无形的意识和行为之中,而不是仪式化的,或者说形式化的?

 

彭林:花样翻新的形式其实没有必要,还有人弄出什么现代的新二十四孝,这些形式如果不能融入到人们的意识当中,成为不必强调就自然奉行的规范,它的意义就堪忧。比如说母亲节,很多年轻人请母亲去吃顿饭,看一场电影,看一场戏,这样形式化的东西没有意义,都是城市中的人们弄出来的。要知道,中国十三亿人,九亿人在农村,那些在农村的母亲们,他们去哪里看戏?去哪里看电影?

 

孝道论心不论事

 

北京晨报:现实中,很多年轻人们异地工作,难以回家的情况也确实普遍,重建孝道,究竟要怎么做才有效呢?

 

彭林:首先,孝道,关键是一颗心,有心就有孝道,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即便是在传统时代,也有太多的游子在外的情况,他们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思念和孝敬并不因此而变淡。比如徽商,他们四海经商,在外面省吃俭用,每一分汗水,每一点收获,都要带回家,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再如国家动荡之时,多少仁人志士移孝作忠,慷慨赴死,难道他们就不孝了吗?所以漂泊异乡也好,异地工作也好,最重要的是要有心,只要有机会,就回家团聚,并不影响孝心。

 

北京晨报:那么就不需要有现实的一些措施去帮助人们更好地尽孝,更好地享受亲情吗?

 

彭林:当然也需要。一方面,要从教育做起,在过去,我们对于传统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孝道忽视和反对的太多了,要重建孝道,必然要从教育开始,从小孩子开始,让他们懂得家庭、亲情、孝重要性,懂得它的意义。其次,政府、社会在孝道的鼓励上有许多可以做的工作,比如房子,在新加坡,如果一家三代同住,买房子的时候会便宜很多,中国是一个有三代、四代同堂这样的悠久而深厚情怀的国家,但是现在,这样的情怀很少了,特别是年轻人,很多人讲二人世界,四个人非要两套房子,其实就是自私,所谓小家庭,就是不想孝敬。再如不同城市之间的迁徙,现在还有很多困难,假如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会面对很多问题,社会保障的问题,包括还有暂住证的问题等,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改善,那么我想对于家庭的团聚,对于人们享受亲情,会有很好的帮助。再次,假期的问题也很重要,不论是政府机关也好,还是私人企业公司也好,如果能够有弹性的假期,让年轻人回家团聚,总要比只有春节才回家要好得多。对于重建孝道,可能也会有很好的作用。

 

晨报记者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