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艺术家收藏纸扎人偶 诉说心情日记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4-15 10:59:15 | 来源: 中新网 |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传统丧事使用纸扎人偶“金童玉女”为连结阴阳、代替生者侍奉往生者的角色,虽然背负生者的“期待”,许多人看了纸扎人偶仍感觉恐惧。台湾艺术家陈云家中收藏许多纸扎人偶,她利用52尊这样的人偶诉说心情日记,一举夺得高雄市立美术馆举办的“高美奖”首奖。
这件名为《好久不见》的装置作品现于台北关渡美术馆展出。令人惊讶的是,这件作品竟是陈云的处女作。23岁获奖的她成了高美奖成立以来最年轻的得主。
陈云1990年出生高雄市,父亲木残(陈茂田)是艺术家,也是1990年代台北、高雄阿普画廊创办人。虽然父亲是台湾艺坛的活跃人士,但陈云从未接受父亲的美术指导,也不认为自己与艺术创作会有关连。唯家中堆积父亲收藏的老物,是陈云想象世界的起源。
9岁那年母亲病逝,小时候陈云常一个人住。她说,初中时曾梦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她面前问可不可以在家里借住一晚,她说可以,叫他随便找个容器住。“他跟我说谢谢,然后就不见了”,这段梦境让陈云开始相信“家中每个物品都附有一个灵魂”。
她想象,这些灵魂有各自结束生命的理由,“无论是多么微小的事情,在那当下这些理由、事件都让他们痛苦,甚至永生难以忘怀。”
《好久不见》的人偶各自“寄居”在一座透明植栽温室里,陈云写下他们的姓名、年龄、死亡理由等情节,字句流露锥心之痛。
对于“艺术家”身份,陈云有些难以调适。她在展场写到:“我真的有像你说的这么好吗?”,流露不确信之感。她说创作是自然的出现,“我没当它们是艺术品,只是做自己的心情而已。”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竞争力领跑全球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近万亿元2025-09-26
- 4.8亿元补贴来了!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启动2025-09-26
- 香港再次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2025-09-26
- “精彩青岛我来了”两岸媒体青岛行 从服装智造到高铁装备 见证大陆硬核实力2025-09-26
- 跆拳为媒牵两岸 文脉共情聚同心——2025年海峡两岸青少年跆拳道公开赛侧记2025-09-26
- 四十载艺术积累 非遗传承人杨惠姗琉璃马新作在沪全球首发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