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非遗传承人都去旅游景点卖艺了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3-10 15:18:09 | 来源: 新京报 |
“我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忧大于喜。”在昨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吐槽中国的非遗保护。
《非遗法》
“公布3年,就是一纸空文”
冯骥才谈到,“《非遗法》公布起码3年了,谁见过媒体公布一例执行非遗法的案例?没有,没有人执行。这么多文化处于濒危状态,却没有执行的案例。坦率说,就是一纸空文。”
冯骥才坦言,他最反对对文化用“开发”这个词,这是个“野蛮的词汇”,联合国对文化遗产用的是“利用”,香港和台湾用的是“活化”。对比日本、韩国对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定义为“人间国宝”并受到一批专家保护,冯骥才说,我国虽已确定了121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80%以上的非遗没有专家保护。”
同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监督机制,“中央有决心,没有人落实不行”。
传承人保护
“都去旅游景点卖艺了”
“现在虽然有了艺人保护制度,一个传承艺人政府给1万元,但很多没有给到手,让相关部门消化掉了”,冯骥才说,中国非遗传承人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这些艺人已经离开文化原生地,都到旅游景点卖艺去了。所以,我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人卖艺’。”
紧接着,冯骥才又开始吐槽中国传统村落的“空巢化”、“空心化”,“传统村落就像围城一样,外部的人恨不得打进去在里面开发,里面的人受不了,条件太差了。”
冯骥才介绍,现在传统村落仅剩200个,“我们十年间丢失了90万个村落”。根据全面的调查,又找到1万多个有历史信息的村落,从中初评出1516个民族典型村落。“这些村落评下来,还是放在那儿,没有人管,没有经费,没有监督的标准,没有保护的标准”,冯骥才说,中央领导说村落保护要记得住乡愁,“但是,这些村落的保护没有经费,也没有监督机制,就等着它消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2025-05-14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2025-05-14
- 国台办: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郑重宣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2025-05-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褔祉紧密相连”——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同胞做出明智选择2025-05-14
-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会将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