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汉字是中国人提供给全世界的厚礼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3-10 15:01:57 | 来源: 光明日报 |
86岁的欧阳中石委员戴上眼镜,一笔一画地写下一个“德”字,这也是他心目中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质,“德,‘直’‘心’为德,就是一个人、一个国家要正直向上,追求美好的理想。从思想上要这样,行动上也要这样。”
8日,欧阳中石委员应邀与“老乡”——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代表对话。面对张志勇代表关于“今天,我们该传承哪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提问,欧阳中石委员首推的便是这个“德”字,“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发出中国声音,‘崇德弘文’是第一步。要努力做到正直向上,绝不旁骛,凝聚在一起向前发展。”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多年,欧阳中石委员每年两会带来什么样的提案,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一次,他坦言:“我是搞文化的,我最关心的始终都是文化和教育问题。”而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理解、研读传统文化的方式也与众不同——拆字。
“汉字是文化的开始,是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提供给全世界的厚礼。”提起笔,欧阳中石又凝神写下一个“和”字,“‘和’太了不起了。要在字典里查这个‘和’,不是在禾部,在口部。为什么?这个字念‘hé’念‘hè’也念‘hú’。口是发声,它讲究的是内容可以不一样,但可以汇成一致,这就是‘不同而和(hé)’;如果你有一种声音,我发出另一种声音来应和,这就是‘hè’;‘hú’,比如打牌赢了就是‘hú’,都协调在一起了。所以,从文化上说,中国发展追求的从来都不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是可以有很多声音,但要协调、汇集成一种心愿来实现共同的理想。”
“还有‘信’,‘人’‘言’为‘信’。人说了话,一定是真实的、可信的、符合事实的。人若无信,何以立足?所以说,‘信’也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传统美德。”
不到一个小时的对话,在一个个汉字的拆解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呼之欲出。
而在欧阳中石委员看来,要理解、弘扬这些传统美德,学好汉字正是必要的功夫,“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所以说,我一直在呼吁书法教育进课堂,孩子们不光要练书法,而且还一定要重视书法文化,把文化放在首位,把认字、写字和用字结合在一起。”
(本报记者 邓晖 靳晓燕)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2025-05-14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2025-05-14
- 国台办: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郑重宣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2025-05-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褔祉紧密相连”——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同胞做出明智选择2025-05-14
-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会将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