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忆红线女:是个爱美的人 总用很长时间化妆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12-09 11:03:22 | 来源: 南方日报 |
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图片来自网络)
我和王昆这一辈子都在文艺圈里工作,结交了很多艺术家朋友,而红线女无疑是我和王昆在艺术界最好的朋友之一。
认识红线女是在1954年,新中国成立5周年的时候,周总理邀请一批爱国人士回国观礼,其中就有红线女。当时的红线女在香港可谓闻名遐迩,名噪一时,而且还曾经参加抗美援朝粤剧大集会义演,筹款10万元为志愿军买枪炮。周总理对红线女、马师曾的回归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而且非常关心。当时我在文化部艺术局工作,周总理专门指示我,要好好接待她。
王昆是通过广东省委书记陶铸介绍认识的红线女。他说,红线女的观众有很多啊(那时候还没有“粉丝”一词),跟她上街,广州街上的老百姓争相围观,挤得掉了一地的鞋,我这个省委书记反而没人理会。王昆,你看,红线女和马师曾回来,对我们国家文化建设、团结东南亚的华侨及群众是有很大好处的。
1955年,红线女正式回到祖国大陆,于是,我的任务也继续下去,按照总理的要求,切实关照好红线女的生活和工作。
慢慢地,我们不只是工作上的来往,生活里,也成了私交极好的朋友,可以信赖,可以托付。由于红线女在广州工作繁忙,她的两个孩子马鼎盛和马淑明先后都在北京念书,住在我们家里。开家长会的时候,常常是我们这两个代理家长出席。两个孩子也把我和王昆当成他们的至亲,有时候反而跟我们的关系还更亲密些。所以,红线女也一直跟着孩子一起叫我们周叔叔、王阿姨。
马淑明跟我和王昆早夭的女儿同年,我的大儿子周七月比红虹小一点,两个孩子曾经为了砸开核桃的不同方法拌嘴,一会儿又和好如初,特别有意思。马鼎盛到北京读书时才8岁,和周七月是北京育才小学的同学。我们还去给他开过家长会。“文化大革命”时期,马鼎盛上山下乡当知青,后到广东韶关当工人,1974年放探亲假回北京照例住在我们家。马鼎盛常常一钻到我们的书房里就不肯出来,翻看的几乎都是《朱可夫回忆录》和《第三帝国兴亡史》这些关于历史和军事的书籍。那个时候我们就说,这孩子将来一定在这方面有所成就。我带他去绒线胡同甲号内部书店买书,他选购了《红楼梦》脂批甲辰本和《第四次中东战争》。我们是经历抗日战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人,欣慰地看到马鼎盛现在成为有名的军事评论家,今天我们都喜欢看鼎盛的军事评论节目,我送他一套《年方九十——周巍峙文集》。鼎盛回赠我们《居安思危》的著作,他常来北京探望我们,还是喜欢吃北方的家常面食。我们见了面常常打趣地说:“你可是从我们家书房里走出去的军事评论家哟!”每每这时,马鼎盛总是笑着点头称:“是的,是的!我买《红楼梦》影印本还借了您10块钱呢。”这孩子,他仿佛又回到了在我们家住的那些时光。
红线女也是我二儿子周八月的干妈,当时八月有两个干妈,一个叫胖干妈,还有一个瘦干妈就是红线女。红线女每次到北京开会,常常是她在广州人马未动,北京这里已经粮草先行,阵仗很大——她用不惯酒店的床单被褥,在我家专门另留有一套生活行头。每每她要来开会,一个电话过来,家里的阿姨就知道把红阿姨的专用被褥洗净晾晒好,让司机提前送到酒店。她在广州生活习惯了每天喝汤,北京干燥,汤更是不能少的。我家里的阿姨都知道,红阿姨的汤是必须小火煮五六个小时的。那时候家里还是用煤气罐,几乎是两天换一罐煤气,有时候一天一罐,因此,阿姨总会提前备好备用的煤气罐。红线女还有一个习惯,每次到北京来开会,不管住的酒店多么高级,条件多么好,她一定要自己带上两个冲凉的塑料桶,因此,“麻烦阿姨”在我家成为红线女的昵称,她自己也称自己是“麻烦阿姨”。
其实这个麻烦阿姨还真有不怕麻烦的时候。2006年,我因为生病住院了很久,一度身体很不好,红线女千里迢迢从广州飞来,别的什么也没有,连行李都没带,就坐着飞机两手捧着一罐汤来京,在病房里小坐了一会儿又飞回广州去了。当时她也八十出头了,飞来飞去就送来了一罐汤,她说这是“千里送鹅毛”,我们全家都特别感动。
红线女曾经说:“我历来坚信,戏剧创作离不开真善美。凡是观众喝彩、拥护的戏,必然是演员所演的角色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是爱是憎,都会给观众有力的感动。角色没有生命,单凭唱功与做手来获致共鸣是不可能的。”
的确,她是一个爱美的人,每次演出前,她总是用很长时间化妆,生活里穿戴也很讲究。认识她这么多年,似乎没有见过她不盛装的时候,她呈现给人的,总是美的。2000年夏天,她住的华侨新村遭到打劫,被歹徒所伤,住院治疗。我到广州看望她,病榻旁看到的居然是她的大幅剧照,映得整个病房流光溢彩的样子。那次王昆因为别的事情没有去广州,便亲笔写了一封信让我带到病房念给她听,我念完了,她很高兴,示意工作人员拿来一本刚拍的剧照小样,从中选了一张让我带给王昆,表示她很好,请王阿姨放心。
她是一个特别求真的人,在艺术上的追求一直让人感佩。她和王昆同年,又都是表演艺术家,所以两个人十分谈得来,见面就切磋,相互学习,你唱我听,然后分析唱得怎么样,就这样互相交流。
京剧她学程派,1957年,程砚秋先生作为评委和她一起去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那时候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要坐八天的火车,红线女每天起床吃了早餐后,就去程先生的铺位,坐在那里向他学,听他教。而多年以后,她又收程派传人张火丁为徒,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她,并且在张火丁专场表演的时候,专门为她量身定做,将自己粤剧《祥林嫂》里一折改编成《绝路问苍天》,并从广州飞来北京为她助阵。
她在艺术上求真,感情生活也一样。一直以来,她的家庭生活是我和王昆所关心的,她在舞台上风光无限,明艳照人,但家庭生活似乎始终不那么如意。真正熟悉、了解她的朋友都知道,固然她外表看起来好强、清高、不好接近,但私底下是一个感情十分真挚的人,对人是很真诚的。曾经有一段时间,她在一段情感里煎熬得很厉害,无以倾诉,十分苦闷,只好在电话里跟我们倾吐。北京广州相隔千里,大家工作都非常繁忙,没有办法专门跑到广州去开解她,我和王昆只好轮番在电话里做她的思想工作,直到有一天,我们在电话里发现她的情绪不对,十分低落,后来又电话联系不上,最后没有办法,直接联系了广州市的有关同志帮忙找她,最后在珠江边找到了徘徊一晚的她。她对人的真心付出,由此可见一斑。
2014年7月23日于北京
(限于篇幅,发表时有删节)
周巍峙(文化部原党组书记、代部长)口述
王昆 (周巍峙夫人,著名歌唱家,延安时期第一个“白毛女”)执笔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