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应加强在地方的长期蹲点布局

国民党昨天召开了由吴敦义代理党主席的第一场中常会,内外关注焦点,仍围绕在国民党主席选举及王金平党籍案等议题上。台湾《联合报》11日社论指出:这些其实只是短期事件,也只是内部问题;长期而言,国民党如何呼应社会的期待实现转型,如何部署2016大选,并为未来数年倘若失去政权预备粮草和兵马,这才是蓝军生存命脉之所系。

 

少了马英九督军的国民党,并未陷入什么混乱状况。然而,眼前看到的景象,“轿夫”急切争锋者多,而“乘轿者”勇于挺身站上改革前线者少,包括高层从政者到地方基层党员皆无太多表达意见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历经“九合一”的空前挫败后,国民党最后会不会演成检讨之声喑哑消沉、改革行动无疾而终,令人担忧。

 

从外在形势看,国民党目前在台当局与地方县市都呈现战斗力不足的现象,必须尽速设法补充。马英九担任国民主席期间,几将全副心力皆放在台当局的施政,对于国民党的地方布局──尤其南部县市,始终疏于经营,甚至形同弃守。例如,点兵“政务委员”杨秋兴、简太郎出战高屏,临时请出黄秀霜征讨台南,“国健署长”邱淑媞在宜兰的带职参选,乃至谢立功在基隆的临危上阵,不仅选战打得十分艰难,也无法让民众看见其雄心壮志。更令人扼腕的是,这种“打完仗就走人”的短期经营模式,根本无法抓住地方民心,遑论协助蓝军在基层累积及传承战力。

 

要弥补这种“基层空虚”的现象,首先必须加强的就是中长程布局;这点,国民党立即可做的事至少有三:第一,此次败选的蓝军县市首长候选人,应该将目标投向2016“立委”选战,继续保持选区的经营,以免人气散失;第二,新任国民党主席应着手在各地选定人才善加培植,目标从“立委”一直到乡镇区里层级皆备,让每一行政层级都有蓝军长期经营的储备人才。第三,打开大门,欢迎年轻世代加入;打开心胸,降低国民党内的繁文缛节与阶层意识;要有民主及自由的形象和作为,才能吸引新世代的认同。

 

地方县市政治需要长期、持续的耐心经营,这点,从民进党在这次选举中的斩获即可窥知。林佳龙在台中市蹲点10年,透过送杯水、包子等点点滴滴的日常耕耘,终于把蓝色基本盘稳固的台中凿穿;陈光复在澎湖深耕14年,屡败屡战,成功夺回绿营暌违20年的县长宝座;40多岁的林右昌默默在基隆蹲了6年,最后在蓝军内乱的天空下,以过半的高得票率摘下市长。相形之下,那些蓝军的空降战士们,选举在即才突然驾临,选完立刻挥别,这如何能累积战果?又如何抓住人心?

 

这次选举,相对于柯文哲的素人魅力四射,连胜文则是“权贵”阴影缠身,而终致惨败。其中,有些网军的攻击对连胜文未必公允,但整体而言,连营的选战手法太过老套,包括形象塑造及议题攻防都相当僵化,无法吸引年轻选民青睐,这和国民党整体的败战因素如出一辙。选后连胜文的下一步将怎么走,是沉潜耕耘打拼呢,还是从此收山退出江湖,外界关注颇多。近日,连营传出他不排除到“艰困选区”打天下,如若属实,倒是个令人乐观的讯息。这至少显示,连胜文知道自己输掉蓝军的台北之役是一项极其沉重的责任,他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将留下“缺乏承担”的印记;为因此,他必须设法在下一个战场赢回一城,才能对自己和国民党有所交代,同时洗清身上“权贵”的污名。

 

无论如何,到“艰困选区”去蹲点深耕,进行长期的基层埋桩工程,是国民党目前最缺乏、也最迫切需要的部署。若再不从根救起,却每天只见国民党中央高层在那里进行你争我夺、你推我拒的权斗,国民党换了谁来担任主席,都不可能博得民众支持,遑论赢得年轻世代的认同。也因此,那些在这次选战中败阵的“连胜文们”,包括那些心存改革却有志未伸的党员,都应该加入这个“到艰困选区去”的行动;那样,国民党的改造才有希望。

 

在大败的苦闷中,蓝军必然出现两种景象:一种是忙于高层领导权力的争夺,另一种是有人丧志想要离开。但在此之际,更有益于社会及政治的其实是第三种力量:愿意走向各地去蹲点驻兵的人越多,越能防止政党的衰败和民主的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