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很多戏真不记得自己怎么演的了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12-10 12:24:28 | 来源: 东方早报 |
直到戴锦华提醒“你快剧透了”,姜文才放下话筒。
12月7日晚,姜文出席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的“姜文表演回顾专题”开幕活动,在谢飞导演、姜文主演的电影《本命年》放映前,他与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编剧史航、美术师曹久平等进行了40分钟的交流。
《一步之遥》定于12月18日公映,本将于8日举行全球首映,但7日晚间传出首映礼延期举行的消息,有说法称影片并未过终审。但在姜文在电影资料馆的表现看似并未受延期影响。他始终玩笑不断,甚至在现场称:“要不直接放《一步之遥》得了。”
姜文不怕剧透
周日的座谈虽因《本命年》而起,但《一步之遥》却成了重点关注的话题。戴锦华与史航均已看过《一步之遥》,关注到影片中具有的“狂欢性”。而姜文自述,他并非故意狂欢,而恰好与题材有关:“是上海的事,又是殖民地、北洋时期,华洋混杂,不同年代用不同的镜头来反映。给了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你就觉得那个时代特狂欢。”
在谈到姜文又拍了一部北洋时期的电影时,史航问姜文,有没有考虑过拍当下题材、现实生活,姜文反问:“《本命年》算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姜文说:“那当时的现在已经成为过去了,所有的电影都是过去的。我试试吧,能不能拍现实的,我不是拿时间线来拍电影,我可以试试。”
姜文认为,好的艺术作品不是写时代,而是写人,以一个人体现所有的时代所有的历史,“(《一步之遥》的)马走日同志就是这么一个人。”曾经他看“侯孝贤同志”谈拍《戏梦人生》的一个纪录片,里头提到主人公是一个不自觉的艺术家,姜文深受感动:“马走日就是一个不自觉的底线非常高的人。”
姜文在影片中还尝试着探讨了一些自己关心的情境。如他认为,一个人没有生的希望的时候,可以做到大义凛然,“反正要死,那就死呗。”但他设置的情境,则是如果这时候你有一个机会活,但这需要参与到你不认可的、别人对你的描述、归纳中,“这时候为了活你愿不愿意?”
姜文话说到这里,被戴锦华及时打住,“你快剧透了。”姜文这才放下话筒,而戴锦华补充,姜文的描述跟她看电影的体验完全不同,建议先看电影再来看姜文的自述,“保持一步之遥。”而史航更认为,姜文的电影不怕被剧透,“里面有姜文顽固的人性,你什么时候看什么时候高兴,难道别人把故事给你讲了,你就为省几十块钱不去了吗?好电影经得起剧透,反而值得剧透一遍,再看第二遍。”
“你要是老这么提意见自己导戏得了”
《本命年》根据刘恒小说《黑的雪》改编,由谢飞导演,曾获1990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姜文在其中饰演男主角、刑满释放的社会青年李慧泉。当时姜文已拍摄了《芙蓉镇》、《红高粱》等影片,最佳男主角都获了好几个。相对原作中人物的不起眼,姜文的形象太过“明星范”,而那时他对谢飞则老是念叨《红高粱》获奖张艺谋没提到他,“我就知道这个演员个性太强,所以那时候我一天到晚夸奖他。”谢飞曾回忆。
但在姜文看来,自己能走上导演之路,却是因为谢飞老在一旁,“用嘲讽的眼睛看着你”:“你要是老这么提意见自己导戏得了。”
这部电影中几乎每场都是姜文的戏,为了表现人物的无聊,姜文几乎已经技穷,“你也不能愣着,无聊不能表现无聊,有聊才能表现无聊。”以中戏表演系的评判标准,在电影中频繁抽烟是会被看不起的:没什么可表现的了才抽。结果《本命年》中姜文烟不离口,“我这么一个不无聊的人该怎么办啊。”导致到后来,这部电影成为姜文观赏自己后背的最佳案例:“很多戏故意拍后背,不然没得看,我的后背最全了,在这部戏里。”
他找到谢飞说,“我没那么多招演出这么多戏。”谢飞说:“那你就听话,让怎么演怎么演。”
这怎么行。在中戏上学时,老师以人艺的于是之为例:一个演员要是把自己的脸全权交给化妆师,那这演员没法要,演员首先得知道自己会以什么样子出现在舞台。美术师曹久平回忆,当年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干预创作”,电影《菊豆》的名字就是曹久平定的:“美术干预编剧、编剧干预摄影、摄影干预导演,也不叫干预,就是一块聊,一块做,《红高粱》也是这么做出来的。”
而电影《本命年》的片名,就是姜文定的。拍戏的时候他意见更多,李慧泉在酒吧听歌手演唱,姜文问:“有没有柱子,给我找根柱子来。”
柱子找来了,姜文舒服地靠着柱子抽烟,“利落吧唧地看人唱歌”,然后他继续指挥:“哎能不能别直接这么拍我,从柱子后面绕过来拍,把歌也拍上。”
在姜文的描述中,谢飞总是嘲讽地看着他,建议他自己当导演,“省的你一会这一会那,这不行那不行要经过你同意不同意”,乃至在去柏林电影节时还向他提起。而姜文如今虽然当上了导演,但他的控制欲也不减当年。他说自己拍完之后就没看过《本命年》,反而是《一步之遥》最近看了200多遍,“什么电影都不能看了,看了恶心,而且老想动手给它剪。”
已不记得怎么演《芙蓉镇》
曹久平介绍,在《红高粱》期间,他就觉得姜文特别有导演天赋,之前跟姜文的通信中,还建议他做导演。而姜文介绍,自己有心之后,也一直在做剧本:“但有的被人买走了,产生版权纠纷,拍不了。有的故事挺好,但写出来特别难看,能想到有多难看多平庸多普通就变成什么样。”
“有了好故事,变成能演的剧本,差很长时间。”姜文说。他觉得中国电影界一直缺这个,“不是趸点好的想法,学点招,到处扒点,就有办法的。很多人有想法,但没办法。”
姜文介绍,在台词上,他要花相当长的准备时间:“台词不是叙事、不是问候,是最早让你实现逃到内心各个犄角旮旯、内心活动的东西。否则可以拍无声片。但在很多电影里,光‘你喝杯水吧’的台词就推来推去,半天过去了。”
姜文现场表演了一段他欣赏的台词:河两岸有两个聋子,都听不见,但不愿让人觉得自己听不见。
“怎么着,钓鱼去啊?”
“不是,我钓鱼去。”
“嗨,我还以为你钓鱼去了。”
“为什么乐,是因为这个对话是不断掩饰的结果,让你觉得他特别聋。但在我们的电影里,没有这个,都是半成品,拍的是个事,不叫戏。这就是我一直没机会跟戴老师聊的,她所有的批评里加上这点就透彻了。”姜文说。
戴锦华问姜文他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后者立即说:“《本命年》。”
“骗子。”戴锦华说。
“说实在的。”姜文坚持,“不是说我当时年纪小,是很多戏我真不记得我自己怎么演的了。”公司有人在电脑上看电影,他凑过去一看,那个跑来跑去晃来晃去的人,“这不就是我吗?”但他已经不记得怎么演的了——虽然这还是他的成名作《芙蓉镇》。
姜文一个朋友跟他感慨一晃已经五十了,他又是一贯的态度:“那你还亏了怎么?我活很久了,活这么久才五十我还怎么着啊。”但他感慨,很多事情都忘了,演过的电影想不起来怎么演的,看到老照片也记不得怎么回事,而能记得的,除了《本命年》,“还有马走日。”姜文应景地说。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