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尺"曾指代法律 因法律条文刻在三尺竹简上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11-03 15:17:59 | 来源: 沈阳日报 |
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有“三尺”这个数量词,含义却各不相同。最有名的是 “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三尺”好理解,就是指距离。而平民出身的天子刘邦总喜欢吹嘘自己凭“三尺剑”得天下,这个“三尺”有讲究。原来,周朝规定:佩剑分为上制、中制和下制,其中最高级别的上制,佩剑长三尺,所以又用“三尺”来指定剑。当时刘邦不过区区亭长,有没有资格佩三尺剑,就不得而知了。
唐朝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则提到“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大家千万别误会这“三尺”是王勃的身高。这个三尺指的是系在腰间的绅带。《礼记·玉藻》载:“绅长制,士三尺。”郑玄解释说,“绅,带之垂者”,即下垂的那部分。官爵高低,就看腰带垂下来的长度,越长的官爵越高,士这个级别的,垂下来的长度为三尺。王勃自况为“士”,所以自称“三尺”。顺便说“微命”,不是说命不值钱,而是指周朝的官爵等级,《礼记·王制》规定,官爵等级分为九个层次,最高的是“九命”,例如伯为九命,公、侯、伯手下的士,等级为“一命”,最低等级的士没有“命”。所以王勃说自己“微命”,就是说自己等级低微。
纸发明以前,法律条文刻在三尺竹简上,故而“三尺”又指代法律。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2025-05-14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2025-05-14
- 国台办: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郑重宣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2025-05-14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褔祉紧密相连”——两岸专家学者呼吁台湾同胞做出明智选择2025-05-14
- 促进闽台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会将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