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九城联展:海洋文明长廊 "海丝"历史见证
编辑: 刘燕枫 | 时间: 2014-11-29 18:00:21 | 来源: 中新网 |
29日早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待开馆时间一到,空旷的馆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手机、相机快门声,这600多平方米的空间又迎来大批探究海上丝绸之路文明历程的“粉丝们”。
“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进入第八站——海丝起点泉州。据介绍,为配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自2012年5月18日宁波首展以来,福州、扬州、蓬莱、北海、广州、漳州、泉州、南京相继展开聚集九城200多件文物的大型联展。
“在这条文明之路上,陶瓷、钱币、铜镜、沉船模型、碑文记录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代表古船最高水平的船模“带”我们走进这间几乎要与海洋融为一体的展馆。依托多元文明与海上突出交通地位,偏居东南一隅的泉州首先倡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如今,迎来海丝九城联展的海丝起点泉州,吸引了众多游人探索的目光。29日,记者走进这一条由九城文物构成的海丝文化长廊。
从厦门来观展的文老师说,仅从文物已无法推想“海丝”曾经的鼎盛,但从清晰的走向脉络中,还能感受到这条“无形”的道路的中国这片土地上“游走”。
随着展馆内《郑和下西洋特辑》的延伸,记者在廊上看到的郑和七下西洋、鉴真东渡、妈祖信仰等位于海上丝绸之路几个重要“辐射点”,其中妈祖信仰就辐射到了马六甲,马来西亚,锦州,香港、台湾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经历过无数次“劫难”,但幸存的碑文、瓷器、水晶、铜镜等依旧色彩鲜艳、气势磅礴。泉州基督教尖拱四翼天使石刻、北海多面体水晶串珠、广州篮彩描金外文盘……从汉代到唐代,从唐代到宋元,再到明清,就像一条会移动的海上丝绸之路。
文老师说,因为年代久远,以瓷器为主的生活用品出现了破损、脱落、泥污等问题,但是文物不精美,正是由于它们经历过现实生活的洗礼。
2011年12月,北海、广州、漳州、泉州、宁波、扬州、蓬莱等7个城市签署了将“海上丝绸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联合行动纲领。2012年,福州、南京两城市也加入了联合申报行列,正式形成了“海丝九城联合申遗”的局面。
昨日,于此间落幕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学术研讨会”上,海丝九城达成《泉州共识》,共同合作联合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展馆中,每个城市的艺术品自成一体,风格迥异,不论是佛像,还是水晶串珠,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承载着海丝自汉代以来的历史,是海丝从地区扩展到地区一个不可忽略的见证。”
有32年收藏历史的陈香顺说,在这里还有许多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的文物,其中包括泉州“瓷圣”何朝宗建造的佛像观音,它是我心目中“东方女神”,以及几年前才被发现的沉船出土物——宋代钱币、棋子、果壳等。
在他看来,“或许还有许多没有发现的秘密,正埋藏在浩荡的海洋之中,等待人们去发现。”
“海丝文明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做好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是我们的责任。”热爱文物的陈香顺建议,如今,九个城市连同其他省市也要加入到保护海上文明的队伍中来。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早在中国秦汉时代就已经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前副主席郭旃指出,“当前,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的文化路线的保护和发现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在全球历史文化路线当中,‘丝绸之路’是无以伦比的。”
在海交馆里,一对头发花白的70多岁泉州老夫妻对记者说:“这些阿拉伯人,当年在这里也算是极风光的,墓碑上的密密麻麻的碑文,揭开了他们的神秘。”其中的“阿嬷”指着从泉州出土的宋元墓碑畅想当年的场景。
如今,经历过种种“劫难”的石碑、瓷器、水晶等外表看来有些残破,其上的彩画也有一定的脱落,但色泽依旧明艳,文物上有异域文字、图案和造型,透露着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历史。
大半辈子都喜欢来逛博物馆的“阿伯”王金定说,他希望在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看到更多海丝文物重焕光芒。(中新网 泉州 记者 廖静)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