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风暴:推动台湾餐饮高质化

黑心油冲击台湾。(图片来自台媒)

 

台湾过去拥有美食天堂的美名,岛内民众也都以台湾美食自傲,尤其岛内的夜市美食文化也扬名全球,跟许多地区走高价美食文化,是完全不同的策略。不过,近来连续传出食安风暴,对于岛内的食品产业来说,是危机也是转机,透过食安法的重新修正,能让全民重拾对台湾食品安全的信心,更有机会把台湾的餐饮推动成为高质化。

 

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发生过食安问题,以日本知名品牌“雪印乳业”为例,2000年的奶粉污染事件发生后,当时日本就非常积极修法,来防范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现在日本对于食品的产品溯源管理,就做的非常好;欧洲的意大利,对于食品的溯源管理更讲究到由“种子到餐桌”。

 

企业加强“诚信”思维

 

台湾《联合晚报》21日采访台湾瑞展产经董事长陈忠瑞,陈忠瑞表示 ,岛内目前虽然遭遇食安问题的考验,然而危机也是转机,只要岛内政策能积极修法,将溯源管理做到最好,产、官、学都有共识,并且积极推动改变,相信台湾很快可以重新建立美食之都的美誉。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什么是企业经营的目的?简单地讲,企业要永续经营,“诚信”非常重要。相信这次的顶新集团食安事件,也会让岛内所有企业经营者出现一些新的思维,未来企业的社会责任一定要凌驾在绩效前面。

 

虽然抵制行动还在进行当中,不过,食安事件已经逐渐在平息;随着相关的食品股近来股价急速下跌,反应食安事件的影响,其中,有些个股甚至还出现超跌情况,如统一、卜蜂、联华食等,随着事件逐渐厘清,食品股股价走势也会回归基本面。

 

食安事件对于民心的影响很大,但对于台股的影响则较小,随着食安法推动修法,长期可以建立台湾美食的优质文化,还可以挽回全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度。

 

专家支招沼气技术 化解油祸

 

同时,《联合报》同天发表的学者石家兴的文章指出,一年之内,台湾三起“油祸”,食安灾害既深且广,其中馊水油来自于都市厨房垃圾。台湾由于人口密度高,都市垃圾、厨余、污水污泥,总量相常可观,必须要有长久解决之道。

 

旧的思维,是将废水废料加以处理,达到环安标准后排放或掩埋;新的思维,是将废料视为资源,加以转化利用,近年来,技术上有很大的改进,可以做到全面性的获利受惠。

 

这个方法就是“厌氧消化(AnaerobicDigestion)”,同时生产“沼气能源”,所以又称“沼气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废弃物,转化为沼气,纯化后就是天然煤气,除了降解废弃物、生产能源、回收有机肥料、保护环境卫生多项功能之外,因为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还可以由碳交易增加收益。沼气技术在台湾并不陌生,也使用了30多年,可惜一直停留在老旧技术,错过了改进的机会。

 

馊水油,就是由厨余抽取油源、回收、加工后食用,因为都市厨余没有妥善处理,因此成为馊水油的漏洞。目前厨房垃圾处理方法是,大部分(约70%)在沸煮后用于养猪饲料,其余30%做堆肥,这都是“老祖宗”的方法,台北和新北二市的厨余,每天就有四、五百吨!试想要养多少头猪来消化利用?这样的养猪方式,除了勉强自用,是卖不出境外的,如果观光客知道台湾用厨房垃圾养猪,恐怕面对美食也难以下咽了。同时,大型堆肥工厂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与卫安,也是尾大不掉的难题,谁会喜欢堆肥厂做邻居呢?要彻底解决厨房垃圾,便是沼气技术!

 

沼气技术日趋成熟,市场也正在扩大之中。今日最有成绩的是德国,大型沼气厂由139座(1992)增加到的7772座(2013),沼气发电量达3500兆瓦,政策目标是,2030年沼气将取代30%的天然气(俄国进口)。中国大陆是沼气大国,农村地区广泛使用小型户用沼气池,大约有将近1000万个,大型沼气厂有200多座。美国沼气原本落后,可能后来居上。今年8月,农业部、环保署、能源部联合公告,合力推动沼气,目前现有2000沼气厂将发展为13000座。能源部上周宣布支持5项大型生质能源计划,其中两项属沼气,农业部也承诺支持相关农业的沼气技术开发。“沼气狂风”即将来临,技术上,台弯是有准备的,可惜未受重视,资源少,格局小。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成功大学郑幸雄教授所领导的跨校合作团队,研发厨房垃圾厌氧消化10年,由实验室到模厂,经验丰富。台湾“中央研究院”近6年推动厌氧生技,由吴世雄研究员领军与台大成立合作团队,研究沼气发酵的微生物及生物化学,成果将有利关键技术:沼气生物调控。台湾这方面的作为,国际上不落人后,眼前遇上食油风暴,正是亮剑时刻,一举贯通厨房垃圾治理之道,不仅化解油祸造福台湾社会,也将成为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