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同一轮明月,将两岸彼此的牵挂与祝福紧紧相连”

当落日余晖洒落,星辰便一股脑地将月亮拱上了天,昭告夜晚的来临。这是多么平凡一天的日常!然而,日复一日里,太阳始终是太阳,月亮却在围绕太阳打转的轨道中,瘦身、丰润、丰润再瘦身。就这样,月相在忽胖忽瘦中反复着,年复一年。

 

事实上,无论月亮是胖是瘦,其本质都当为相同的个体,然而形象上,却又让人不得不承认,这胖瘦之间,显然更像是貌合神离的两人:纤细的新月,总笑得像把打磨锐利的弯刀,为新循环的开始蓄势待发;肥润的满月,则屡屡揽不住自身丰盈满溢而出的月光,只能任其流泻大街小巷,因此经常招来世人的惊呼诧异。于是,千年前的古人和千里外的你我他,便也如潮汐般,常随月相的变化,心情起伏消长,又哭又笑,又喜又悲,一世一生。

 

“同一轮明月,将两岸彼此的牵挂与祝福紧紧相连”_fororder_中秋11

 

张婉柔(张婉柔供图)

 

正因为月亮幻变的样貌,以及随盈亏转换流溢出霄壤之别的气质,因此总为古今的人们所痴迷,为其留下诸多创作。上古时期,民间便流传着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这类充满无限想象的神话:终觉漆黑夜里,能点亮大地的,定是仙人的宫阙居所,而她周期性缺失的轮廓,系源自于手持玉杵的玉兔正在捣制长生不老仙药晃动的身影。又如千百年前的诗词歌赋中,不乏关于月亮的优美句子:“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月相在文人的笔下,既是娇娥用螺黛描画的眉毛,亦是银波荡漾的长空中,一只皎洁无瑕的美器;更多有甚者,进一步藉由月亮的意象抒发着个人内心无尽的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亮既承载着人们思乡情怀的寄托,又富有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尽管这些文字早已历经岁月再三沉淀,然而书中的月光,却仍能穿透时空的限制,精准地击在千百年后我们的心头。毕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今中国人遥望的,从来是同一片月光。

 

当然,月亮赋予生命里的角色,并非都是如此充满幻想性、飘渺遥远的存在。在历史的流沙中,她还以各种具象化的形态,被揉进人们深层的记忆里。

 

据史料记载,月饼很早就有了。相传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率军征讨突厥,打了大胜仗。这时,有一个来唐朝经商的吐鲁番人向皇帝献上了他们家乡的特产——一种很好吃的饼,表示祝贺。唐高祖看着漂亮的圆饼,觉得跟空中明月有点相似,就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又把饼赏赐给群臣分食,都说这饼好吃。从此以后,胡饼就流传开了,每到八月十五,就边吃胡饼边赏月 。后来,到了唐玄宗时,其与杨贵妃共同赏月的时候,杨贵妃望着又大又圆的月亮,顺口说:“这饼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饼怎么样?”唐玄宗说:“好。”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时至今日,月饼仍是每年中秋节,家家户户必尝的糕点。月饼不仅带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祝愿的意义,更延伸成了阖家团圆共度佳节的象征。

 

守护着这份文化的传承,打从有印象以来,每逢中秋时,家中长辈总会在晚饭后吆喝我们一同搬挪茶具、小板凳上楼顶,找到赏月的绝佳位置之处。等待全员坐定后,沏上一壶清茶,再切开甜甜糯糯、茶盘大小的月饼,共同分食着这来自节日的美好寓意。此刻高挂深邃夜空中清朗明亮的月亮也没能闲着,像极了舞台上的聚光灯,开始调动起家人们轮番开讲。就这样,大家忙碌的嘴,在吃吃喝喝的间隙中,不忘插播陈年旧事,甚至形成一套标准流程,年年岁岁间乐此不疲。

 

“同一轮明月,将两岸彼此的牵挂与祝福紧紧相连”_fororder_中秋3.JPG

 

花好月圆夜  新华社发

 

这几年,我来到大陆工作,中秋节常与家人分隔两地,不再年年与之相伴共度佳节,然而,经年累月与家人积存下来的中秋习惯,早已默契地成为节日这天各自待办事项中的置顶清单。在不能和台湾家人一起过节的日子里,我们改以屏幕视讯的方式共同赏月、闲话家常,茶盘大小的月饼亦替换成手心即能托捧的蛋黄酥,尽可能在一切的变动中寻求不变。这份在变动中坚守不变的传统文化执着,或许正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道尽的深情——即便相隔千里,无法朝夕相伴,但可借同一轮明月,将两岸彼此的牵挂与祝福紧紧相连,让这份团圆的心意从未缺席。(作者:张婉柔)

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

2025-10-04

250余名两岸同胞4日晚在福建省福州市共同参加“福聚中秋月 ‘船’承两岸情”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当500架无人机在天空中排列出“两岸一家亲 闽台亲上亲”等图案时,现场欢呼阵阵,抒发出两岸同胞共迎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喜悦。

 

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

10月4日晚,“福聚中秋月 ‘船’承两岸情”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本次活动由福州市和马祖县共同主办,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和民意代表陈雪生、马祖县议会议长张永江及县代表团、在闽台胞代表共约200位台胞参加。活动现场布置中秋花灯及马祖文旅、民俗体验、台企展示等主题展区,宣介赴马祖旅游、展示闽台中秋传统民俗和福州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果。与会两岸同胞载歌载舞,共祝两岸明天更美好。

 

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

联谊活动前,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出席了两岸同胞迎中秋茶话会,看望慰问各界台胞。(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联谊活动前,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出席了两岸同胞迎中秋茶话会,看望慰问各界台胞。他表示,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9月3日,我们在北京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阅兵。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很多在岛内收看纪念大会转播的台胞激动喊出“我是中国人”、“中华民族万岁”。这充分说明两岸同胞对中国人的身份有共同的认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共同的愿景。

 

宋涛表示,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要坚守民族大义,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共同守护“家”的完整;要常来常往、走近走亲,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共同增进“家”的福祉;要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积极参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创造“家”的新辉煌。

 

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

宋涛向出席联谊活动的台湾嘉宾送上中秋祝福。(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连胜文表示,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圆满、和谐。中国国民党将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

联谊活动现场。(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与会台胞表示,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对于祖国大陆日益繁荣强盛与有荣焉。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台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愈发便利,愈加感受到家的温暖。广大台胞要把握机遇、努力打拼,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台湾网福州讯

展开全文

吟诗赏月桂香浓——合肥中秋诗会共话两岸团圆情

2025-10-06

吟诗赏月桂香浓——合肥中秋诗会共话两岸团圆情

 

这是9月29日晚在安徽省合肥市拍摄的“庐州月·家国共团圆”2025合肥中秋诗歌晚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新华社合肥9月30日电(记者郭晨)在安徽合肥的包公园畔、清风阁下,灯影动、桂香浓。29日晚,“庐州月·家国共团圆”2025合肥中秋诗歌晚会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启幕,一些在合肥的台胞与朗诵者、市民同声吟咏,于中秋临近之际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带给两岸同根同源的深情与共鸣。

 

“中秋明月照亮了我们两岸同胞的心连心。”合肥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谢建宝说,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共同的历史与文化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也能让我们明晰要走向哪里”。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晚会大屏幕上,台湾同胞们通过视频连线诵吟经典诗句,寄托对大陆的深切思念;舞台之上,演员们轻快起舞,演绎着台湾高山族舞蹈,赢得满堂喝彩,两岸同胞以文化为媒共话中秋团圆情。

 

作为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和历史名人包拯的故乡,合肥市近年来积极开展对台文化交流,持续举办纪念刘铭传、包公文化节、台湾青年学生徽文化夏令营等活动,促进两岸民间往来。

 

今年中秋,文化连两岸的活动遍及多地。文化为舟,科技为帆。谢建宝等台胞企业家感慨,祖国大陆厚重的文化让他们看见来路,蓬勃的科技发展则让他们洞见未来,“我们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共享大陆产业向新发展带来的机遇”。

展开全文

杭州台胞共庆中秋 携手同心话发展

2025-09-29

中新网杭州9月26日电 (钱晨菲 吴怡欣)9月26日,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下称杭州市台协会)成立27周年庆暨乙巳中秋团圆活动举行。此次活动以“皓月映初心 同心创未来”为主题,在杭台胞台属代表等欢聚一堂,共庆中秋。

 

作为推动杭台经济融合发展的桥梁之一,杭州市台协会围绕“服务会员、创业杭州”的宗旨,在台企健康发展、台青学习就业、台胞创业生活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杭州市台协会会长黄鼎传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协会发挥自身优势,持续组织会员台商参与各地经贸活动,接待台湾工商团组、企业、民间人士来访交流;做好咨询、求助、协调服务,切实保障会员和台商台胞的合法权益;举办培训、参观、联谊等活动,助力台青发展、扩大台胞交流、凝聚协会力量。

 

活动现场,两项便民服务举措的亮相赢得台胞点赞——在杭台胞专属意外险、台胞台企个性化金融服务产品正式发布。杭州市台协会将与合作机构建立专项沟通机制,为在杭台胞台企提供更优惠、更便捷、更高效的定制化服务,切实解决生活与经营中的实际需求。

 

文艺演出环节更添团圆氛围。民革杭州市委会“同心·博爱”文艺服务团和会员代表、台青代表为活动带来精彩的文艺节目。演出在雄壮高亢的《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拉开序幕,越剧《白蛇传·西湖山水》、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等轮番登场。

 

27年来,杭州市台协会历届成员扎根杭州、情系两岸,秉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理念,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下一步,杭州市台协会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思路,为杭台交流交往、两岸融合发展作出新贡献。(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