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必须更加开放

编辑:王瑞颖|2018-12-21 09:34:03|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积累的九条宝贵经验时,有一条就是:中国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经验,对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40年前,中国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货物贸易只排在世界第29位。1978年12月,当中共决定把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后,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让新鲜空气进来,成为推进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40年间,中国从兴办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设立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全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因如此,中国才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对外直接投资国;2017年中国GDP比1978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远高于同期全球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创下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一大奇迹。对此,习近平用“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来启示和告诫人们,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并非只有经济增长这一指标,还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量。以居民家电消费品为例,上世纪80年代,普通中国人以家庭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为荣,但到了今天,人们更乐于添置反映消费质量的东西,如洗碗机、净水器、扫地机器人……它们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去年中共十九大有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要论断,即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消费在不断升级,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这是中国历经40年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结果。如何实现?习近平主席对此给予非常坚定的回答: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开放”成为中国领导人提及的一个高频词。在多个国际场合、大大小小的双边场合,习近平主席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清晰、准确、坚定的信息,就是“中国开放永不停步”。几个月来,中国关税总水平降至7.5%,金融、汽车、飞机、船舶等领域进一步对外资开放,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交额达578亿美元,中国在世界银行报告中的营商环境排名一年提升了30多位……中国对全球开放市场,不仅有决心,更有超强行动力。澳大利亚著名经济学教授、澳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局局长彼得·德赖斯代尔评价说,中国一定会沿着开放之路继续走下去。

 

当然,中国在这条不断开放的道路前进,肯定会有鲜花,也有荆棘。对中国而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加速演进,催生的大量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无疑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重要动力。这是迎接中国的鲜花。另一方面,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和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也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更多挑战、更多不确定性。这就是中国躲不过去的荆棘之道。面对“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这个时代之问,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的答案是明确坚定的,这就是:绝不走回头路!开放的大门不仅不会关闭,还会越开越大。

 

在习近平的讲话中,“一带一路”建设无疑将是中国对内对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不会强迫他国做别人不喜欢做的事,但乐意按照这一原则,与有关各方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一起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彼此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5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是双赢的,不仅顺应了各国的发展需求,契合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长远规划,也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今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一带一路”要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带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显然,以“一带一路”为平台,用对内对外高水平的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为世界作出新贡献的着力点。人们会看到,未来的中国正如习近平所描述的那样:“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