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西藏高原变暖超全球平均速率2倍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赵竹青)中国科学院今日在京举行发布会,发布《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全文。《评估》指出,近50年来,西藏高原变暖加速,超过全球同期平均升温率的2倍,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时段。

 

评估报告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六个方面所涉及的温度、降水、冰川、积雪、湖泊等26项指标,综合评估了西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的环境变化。

 

报告显示,西藏高原整体正在变暖、变湿。过去2000年,西藏高原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气候快速变暖,特别是近50年来的变暖超过全球同期平均升温率的2倍,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时段,并且未来100年还将保持这一趋势。同时,变暖导致冰川后退、积雪减少,河流径流量增加,气候变湿。

 

同时,得益于变暖变湿的气候环境以及我国对西藏地区的长期以来的环境治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总体趋好。

 

然而,西藏高原陆表环境仍存在局部恶化的现象,以冻土退化和沙漠化加剧为主要特征。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强的背景下,西藏高原自然灾害也将趋于活跃,特别是冰湖溃决灾害增多,冰川泥石流趋于活跃,特大灾害频率增加,巨灾发生概率增大,潜在灾害风险进一步增加。

 

西藏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受全球整体的变化影响,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人类活动的影响。报告指出,农牧业发展对生态系统格局与功能的影响、矿产开发和城镇发展对局部地区的环境影响、每辆汽车年平均耗能及相应的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均值、不断加剧的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对西藏高原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同时,由于西藏自治区的能源消费以清洁能源为主、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西藏自治区自196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不断实施的各类环境和生态建设工程,使得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遏制,环境质量呈现逐步改善的趋势。

 

“目前,西藏仍为全球最洁净的地区之一。其污染物环境背景值明显低于人类活动密集区,与北极相当。”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徐柏青表示。

 

徐柏青介绍,“目前,西藏地区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域外,主要是黑碳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两类污染物的主要危害是加剧冰川的消融,对生态带来一定的压力。”

 

综合上述评估结论,该报告认为,对于西藏高原的未来发展,我国应制定科学的规划和措施来应对这些变化。

 

为此,报告提出建议:树立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相融合的科学理念,建立绿色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发展指数;加强国家对西藏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统筹协调作用和转移支付力度;建立羌塘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强科学传播,弘扬环境文化;提高环境变化评估的质量。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世界第三极”,它的环境变化,对亚洲地区的环境、生态系统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而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和核心,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西藏的环境问题也一直为全世界所关注。

 

为此,中国科学院组建了“西藏创新集群”,组织了100多位从事西藏高原一线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历时三年,在五十多年历史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完成了《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

 

兰州大学教授、副校长陈发虎介绍,该评估报告所采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科学论文以及相关机构正式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