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荆楚风韵 叙同胞亲情——台湾同胞相约春天赏樱活动侧记
中国台湾网3月27日讯 春风送暖,樱花绽放。3月17日至24日,来自台湾中华两岸观光旅游协会的台湾同胞如约来到湖北,参加“钟情湖北‘樱’你而来”——台湾同胞相约春天赏樱活动,感受荆楚文化底蕴,共叙同胞亲情。
台胞参访团在武汉大学合影。(中国台湾网发)
以花为媒 鄂台共赏荆楚韵
武汉东湖樱花园里,早樱竞相盛开,粉白相间,如云似霞,引得游人驻足拍照,用镜头定格春日浪漫。
3月18日上午,作为特邀嘉宾,台胞参访交流团参加由湖北省文旅厅主办的2025“相约春天赏樱花”知音湖北赏花游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舞蹈《阿里山的姑娘》精彩上演,演员们身着高山族服饰,打着节拍、哼唱旋律,让台胞们倍感亲切。
“早就听说武汉樱花很美,这次有幸过来观赏,感觉十分惊艳。”台胞李子豪说,他要多拍些照片和视频,回台湾后把美景展示给大家,动员更多的朋友来湖北游玩。
花海中,台胞们拍摄视频、取景留存,感受春日浪漫。湖北以花为媒,诚邀台胞共赴“知音之约”。台胞参访交流团先后前往武汉、襄阳、十堰,游古迹、赏美景、品美食,感受湖北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巨变。
台胞参访交流团登黄鹤楼,望长江之险;坐长江游轮,赏两岸风光;览襄阳古城,感受市井烟火;游古隆中,品三国文化;登武当之巅,观奇峰险谷……
“我尝了热干面、三鲜豆皮、襄阳牛肉面、红糖饼,味道确实不错,吃起来很香!”台胞钟清菊表示,以后有机会还会来湖北转一转、看一看。
台胞冯万明品尝粉蒸肉、酒酿汤圆时,泪水夺眶而出:“我祖籍荆州,父亲在世时经常做家乡菜给我吃。这次来到湖北,我很激动!”
台胞们纷纷感叹,荆楚大地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人间烟火气足,值得台湾地区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台胞参访团在古隆中景区合影。(中国台湾网发)
以诗为引 两岸共叙中华情
台胞钟兆奇特别喜欢中华传统文化,尤其爱背诵古诗。在武汉黄鹤楼景点,他凭栏远眺,高声吟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小时候我就学过这首诗,一直想到黄鹤楼看看,今天终于圆梦了!”看着浩荡的长江,钟兆奇又念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很多台湾同胞喜欢古诗,我觉得他们应该多来大陆。在千年古迹背诵名诗名句,别有一番意境。”钟兆奇说。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记忆与传承,是共同的“根”与“魂”,是共同的“传家宝”。
襄阳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唐诗三百首》中与襄阳相关的诗歌有27首,占比近十分之一。导游向台胞们提问,请他们说出与襄阳有关的名人名诗。“孟浩然是襄阳人。”“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台胞们纷纷抢答道。
在襄阳的游览结束时,台胞们站在夫人城楼下,竖起大拇指,一起吟诵:“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两岸观光旅游交流座谈会上,襄阳文旅产业代表和台湾地区旅游行业协会代表深入交流。(中国台湾网发)
以旅为介 两地共绘交流卷
荆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台胞参访交流团还前往湖北省博物馆,观览珍贵文物,感受荆楚文化魅力,了解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历程。
武汉红楼,全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建立在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上的纪念性博物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台胞参访交流团来到此地,追寻历史记忆,感悟首义精神。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武汉长江大桥旁,台胞们详细了解大桥建设过程,为中国人民勇担重任、艰苦奋斗创造奇迹感到骄傲自豪。
“我20世纪90年代来过湖北,那时的武汉路很窄,房子很矮,到处都是红瓦房。30多年过去了,湖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交通便捷、科技发达、产业兴旺。”台胞张雅涵感慨道,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是最具有创造力的民族,两岸应齐心协力,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在两岸观光旅游交流座谈会上,襄阳文旅产业代表和台湾地区旅游行业协会代表深入交流。襄阳积极推介旅游和文化资源,诚邀更多的台湾同胞前来旅游、投资兴业。
“回台湾后,我会把在湖北的所见所闻写进旅游文章中,多方位展示湖北之美,让台湾同胞更深入地了解湖北。”中华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副理事长黄瑞光说,鄂台两地应继续扩大交流合作,让更多的台湾同胞尤其是台湾地区的年轻人来到大陆、做客湖北,看看湖北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感受祖国发展巨变。(中国台湾网、湖北省台办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