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媒体共探西安“文旅+科技”新魅力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5-07-30 16:32:01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中国台湾网7月30日讯 7月24日至29日,来自海峡两岸的媒体记者、台湾自媒体人、台湾文创专家等20多人齐聚西安,参与“文旅+科技 古都十三潮”两岸媒体新体验活动。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文化,古今对话未来”为主题,通过参访XR技术应用、文物数字化展示、AI沉浸式体验等场景,深度感受西安如何以科技创新激活传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活”起来
媒体团在西影电影园区合影。(中国台湾网发)
活动首日,媒体团走进西影电影园区,体验XR技术对电影产业的革新。通过虚拟拍摄和实时渲染技术,唐代长安街景跃然眼前,两岸媒体人直呼“仿佛穿越时空”。在西安地铁8号线寒窑站,融合唐代曲江文化元素的“最美地下车站”引发关注,站内壁画通过动态投影技术再现盛唐风貌,台湾媒体记者感叹:“科技让历史不再是静态的展陈。”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则成为互动体验的高潮。AI换装、虚拟角色互动等数字化场景,让媒体人化身“唐朝百姓”,沉浸式感受市井烟火。晚间的大唐不夜城,在灯光与全息技术的映衬下,再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景,两岸媒体人共同完成唐风妆造合影,留下难忘瞬间。
古今融合:文化遗产“潮”出圈
媒体团在西安城墙前合影。(中国台湾网发)
次日,媒体团登上西安城墙,触摸着历经风霜的城砖,耳畔是智能终端传来的蜂鸣声。古老与现代,在此融为一体。西安城墙依托数字化技术构建起独具特色的预防性保护体系,通过传感器监测墙体病害,数字化平台实时管理游客流量,展现了文化遗产的智能化保护理念。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陈相如表示:“古老城墙用科技‘说话’,这种保护理念值得借鉴。”
碑林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展陈,则让石刻艺术通过3D扫描“走出”玻璃展柜,观众可360度观赏细节。在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博物馆,3D打印技术精准复原破损俑像的案例,引发两岸媒体对科技助力文物修复的热议。晚间,非遗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舞台秀《无界·长安》以全息投影、机械臂等技术,演绎丝路传奇,现场掌声不断。
自然与人文:山水之间见精神
行程尾声,媒体团登临华山,感受“奇险天下第一山”的雄浑,随后返程观看实景演出《赳赳大秦》。激昂的鼓点、恢弘的战场再现,传递出秦人开拓奋进的精神,台湾文创专家候贯中表示:“科技让历史精神有了更年轻的表达方式。”
五天行程中,两岸媒体通过镜头与笔触记录西安的古今交汇,见证科技如何让千年古都“常新”。大家纷纷表示:“这不是简单的参访,而是一场关于文明延续的对话。”活动结束后,台湾媒体人计划制作专题报道,向岛内民众分享此行见闻,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成就。(中国台湾网、西安市台办联合报道)
相关新闻
- 2025-07-29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2025-07-29保姆机器人来了!越来越“机”智,应用新空间打开
- 2025-07-28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2025-07-28拥抱+递可乐!“具身智能大脑”让机器人更懂生活
新闻推荐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 外交部介绍有关情况2025-08-01
- 政策“不松劲”、消费“有新招”、市场“反内卷”——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2025-08-01
- 2024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2025-08-01
-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2025-08-01
- 把地道的台湾美食带到福州2025-08-01
- “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在长沙启动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