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抗战记忆:李庄——抗战时期的文化重镇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5-07-04 17:50:25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 |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 霍建阳):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近日,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两岸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四川省宜宾市李庄古镇,两岸抗战将士后代、抗战史研究学者和媒体人在李庄参观抗战时期重要的文化和教育机构旧址,共寻文化抗战记忆。
李庄古镇(摄影:陈鑫涛)
李庄古镇位于宜宾市东郊19公里的长江南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抗日战争时期,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10所知名高等学府、文化科研机构陆续内迁李庄,构建了以文化为核心的抗战阵地。李济、童第周、傅斯年、董作宾、梁思成、林徽因等一大批大师学者在李庄学术报国、科研报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战时期,高校、科研机构迁往李庄时,在码头搬运行李的老照片。(李庄古镇景区管委会供图)
图为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内绘图室复原场景,这里是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时期学社成员办公的场所,《旋螺殿》《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等对后世古建研究有重要影响的文章在此整理发表。(摄影:霍建阳)
图为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内,梁思成、林徽因卧室复原场景。(摄影:霍建阳)
1940年,同济大学迁驻李庄,为了安置当时迁来李庄的同济大学工学院学生,李庄将东岳庙腾空,以做课堂使用。图为同济大学工学院部分师生在李庄东岳庙前合影。(摄影:霍建阳)
两岸人士在李庄同济大学工学院旧址参观。(摄影:霍建阳)
图为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1940年,同济大学迁驻李庄,在李庄办学的六年间,同济大学受到了李庄的援助,也在用文化、教育、医疗惠百姓、援抗战,扶助当地民众,设立附属中学、小学,允许乡民旁听,传播现代知识,为李庄这个千年古镇注入知识和科技的新风。(摄影:霍建阳)
图为位于李庄镇同济社区顺河街的张家祠。抗战中,“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及数千箱文物迁驻在李庄张家祠。在李庄的五六年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还与“中央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联合举办过多次文物科普展览。(摄影:霍建阳)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迁李庄文物运输木箱。(摄影:霍建阳)
新闻推荐
- 二〇二五两岸青年峰会在京开幕2025-07-04
- “抗战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活动举办2025-07-03
- 首届海峡两岸六月六晒谱日活动在上杭举行2025-07-03
- 交流交友交心,汉台青创城市合伙人在武汉双向奔赴2025-07-03
- “童年想娘,老年想家”——台湾老兵高秉涵的守望与盼望2025-07-03
- 从台湾带来一场美好的茶事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