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程师”入列 工业发酵行业有了“智能大脑”
|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5-05-13 11:00:26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
发酵是生物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发酵时,时间是个极其关键的因素,因为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变化非常大,它们的生长状态直接决定了整个发酵过程的成败。

以前,为了保证发酵质量,工程师需要三班倒24小时监控生产线,手动调控。而在智能化的发酵车间,记者看到,在发酵罐等关键设备上,数百个传感器如同“电子哨兵”,正实时监测罐内微生物生长状态、氧气浓度等几百项关键参数。这些数据经过智能模型的深度分析,能实现对生物发酵这一复杂动态过程的实时预测与调控,让发酵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不仅如此,这个“AI工程师”还能提前规划。比如,抗生素发酵7天一个周期,在发酵进行到第20小时的时候,它就能生成从第21小时,一直到最后的第150小时的完整发酵操作方案,精准“预测”整个发酵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微结构实验室主任 李金金:这就像给生产过程装上了“智能大脑”和“时间望远镜”,能够实时给出最佳的工艺调控方案,提前“看到”未来生产过程,实时生成最优的工艺方案,大幅提升产量。
标签:
相关新闻
- 2025-05-09智能健身设备+虚拟体育赛事 科技赋能全民健身
- 2025-04-27动力电池、超级快充、智慧化“大脑”……在这里看中国汽车创新引擎有多“燃”?
- 2025-03-31以“智”赋能 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综述
新闻推荐
- 受权发布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2025-10-24
- “找回真正的历史”,岛内呼吁堂堂正正纪念光复80周年2025-10-24
- 两岸出版界携手合作,共促文化交流与民族复兴2025-10-24
- 港珠澳大桥开通7周年 客流量超9300万人次2025-10-23
- 韧性、活力、信心——海外人士解读中国经济“三季报”2025-10-23
- 共同铭记历史 共襄民族复兴——写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2025-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