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比寻常 上海人早晨的那杯咖啡是刚需

“因为咖啡,所以上海”,上海人有多爱喝咖啡?在永康路上,短短500米的马路上,一共有15家咖啡馆。循着咖啡香,你就可以走到下一个路口。当晨曦漫过黄浦江,上海的9500多家咖啡馆已蒸腾起第一缕醇香。

 

消费“日常化” 撬动咖啡产业

 

如今的咖啡不仅具有饮品属性,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生活方式的象征,一种社交体验的需要。为满足大家逐渐升级的多元消费需求,各类首发店铺,各种新奇口味、创意产品也层出不穷,不断拓展咖啡产业的边界。近几年,众多本土品牌脱颖而出。美团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线上收录的咖啡厅门店数已突破17万家。而在咖啡店最为密集的上海,咖啡与弄堂又会交融出怎样的火花呢?

 

从弄堂到“云”端 一杯咖啡里的加速度

 

“啡”比寻常 上海人早晨的那杯咖啡是刚需

 

总台记者 吴琼:上海人有多爱喝咖啡?在我所在的永康路上,短短500米的小马路,你猜一共有多少家咖啡馆?答案是15家,在整个上海,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5家咖啡馆。循着咖啡香,你就可以走到下一个路口。

 

当晨曦漫过黄浦江,上海的9500多家咖啡馆已蒸腾起第一缕醇香。这座全国咖啡馆最密集的城市,每天要消耗近200万杯咖啡。

 

“啡”比寻常 上海人早晨的那杯咖啡是刚需

 

总台记者 吴琼:菜市场里有咖啡,公园里有咖啡,连弄堂口也有咖啡。上海人把咖啡馆开进了城市里的角角落落,买完葱油饼再来一杯冰拿铁,不要太混搭哦!

 

咖啡,从来不只是一杯咖啡,它是早八人的“续命神器”,是爷叔阿姨们的邻里日常,是年轻人的灵感“伴侣”,是城市里的诗和远方。

 

“啡”比寻常 上海人早晨的那杯咖啡是刚需

 

总台记者 吴琼:你知道吗?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旁边的“一咖啡”,还有一抹红色。咖啡的“苦”,是追忆的味道,是让人忆苦思甜。

 

咖啡在上海有多火?外卖小哥有话说:“我不在咖啡馆取餐,就在送咖啡的路上。”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人均咖啡外卖消费8.5杯,人均消费约320元。而如今,送咖啡的,也有可能是无人机。

 

“啡”比寻常 上海人早晨的那杯咖啡是刚需

 

总台记者 吴琼:天上不能掉馅饼,但可能会掉咖啡,你知道吗?从咖啡馆送到产业园,无人机配送员4.6公里的距离,只需要9分钟的时间,喝一杯咖啡都能点出大片即视感。

 

“啡”比寻常 上海人早晨的那杯咖啡是刚需

 

你知道吗?现在做咖啡的也有可能是机器人,机器人咖啡师,它可以花式整活,我用手机上传了一张蒙娜丽莎的微笑,它可以用50秒的时间复刻出来。有了它,人人都可以是拉花高手。

 

只需要点点手指,来一杯蒙娜丽莎或者哪吒?机器人咖啡师不语,只是默默拉花。在上海,咖啡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快有快的速度,慢有慢的温度。

 

“啡”比寻常 上海人早晨的那杯咖啡是刚需

 

社区咖啡店创业者 娜娜:(咖啡店开了)五年了,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可能是给周边的人服务的,小小的社区店,店虽然小,我们还是向国际看齐的这种标准的。

 

这家开在菜市场隔壁的咖啡店,虽然门店不大,但是布置精心,品种齐全,这里有来自全世界10多个国家的咖啡豆,20多个品种的咖啡。

 

“啡”比寻常 上海人早晨的那杯咖啡是刚需

 

总台记者 吴琼:在上海,很多咖啡豆,都是来自千里之外的云南。沪滇协作,让大山里的人们,把小豆子、变成了小金果。

 

“啡”比寻常 上海人早晨的那杯咖啡是刚需

 

熊爪咖啡店创业者 天天:豆子是自己种的,云南的,我们也在当地聘请了一些残疾人,在那边也种咖啡,他们在那边种了一年,两年以后就可以来我们上海当咖啡师,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位在这边当两年咖啡师了。我们现在从一家店已经开到了海外,现在全世界有14家店。

标签: